孙晓;张平;华卫红
医药产业虽然是朝阳产业,但辽宁的医药产业发展却较缓慢,如何提升辽宁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是摆在医药工作者面前的大事.文章提出应根据医药产业所处的企业生命周期、市场需求前景、竞争激烈程度、综合能力等因素,制定适合辽宁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而提高辽宁医药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使医药产业引入战略性管理思路,使医药产业为辽宁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朱民田;覃芳;巩晓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任何科研都必须坚持其研究的主体性和选题的科学性原则,这是保证科研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同样如此.在现今情势下,坚守中医药研究的主体性尤其重要.
作者:王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新形势下加强对医院成本核算作用和意义的再认识,处理好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各种关系,是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关键.
作者:王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案例反复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严格的剖析,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思维锻炼过程.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中医临床治病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归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是中医药高等教育重要环节,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加强临床实习监督,注重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医德的培养和临床技能的提高,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积极性,使实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作者:尹新中;王舒;陈晓玉;李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家庭煎煮中药越来越少;同时,对于煎煮方法也缺乏了解,这些都导致难以达到中医师的医嘱要求和预期效果.而代煎好的中药具有真空包装、剂量准确、浓度适宜、易于保存和携带,且服用方便的优点.但如果代煎中药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临床疗效.文章对影响代煎中药质量的原因做了分析.
作者:姜建伟;王奇;章红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与自身利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的实施,都显示出法律与护理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护理工作由于其不同于一般性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既是病人权益的保护者,又有可能在无意中践踏病人权益,伤害到病人利益.因此,有必要让所有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所拥有的权利,工作中易发生的侵权行为,如何对病人实施佳护理,充分保护病人权益
作者:吴莉蓉;朱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文章对江西省社区中医药人员进行调查并作简单分析.指出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但由于多种原因,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药人员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人才短缺、设备单一、传统中医医疗技术的遗失等多种因素致使中医药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陷入困境,宜尽快解决.
作者:王新奎;黄文贤;龚玉秀;张国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提高医院防治疾病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文章通过对医院记录、统计、文件等文献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医院存在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医院发展资金不足,工资制度不合理,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注重内涵,内外兼修;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树立品牌;改变策略,追求双赢.
作者:王锦乾;许瑞标;邢惠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药制剂具有历经临床长期反复实践、疗效确切的特点,是中医的特色优势所在.随着国家对医院制剂监管日趋严格、医院制剂准入门槛日益提高,不少医院因对医院制剂认识不足,出现暂时的困难,就压缩甚至全面取消医院的自制制剂,使医院中药制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文章对医院中药制剂开发的意义、研发方向及应注重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
作者:梅全喜;范文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建立系统严格的急救重症绿色通道对提高医院的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大意义,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以丽水市人民医院急救重症绿色通道的建设和管理为着眼点,从急救重症绿色通道流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以及急救医疗体系信息化入手,探讨具体的实施和完善措施,达到提升急救效率、提高医院的急救和重症抢救水平的目的.
作者:张日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多元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案例教学-临床案例讨论-案例作业-临床案例考核等多元应用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练习、考核等教学环节中全程贯穿案例教学.这一模式是强化学生中医基本功,提高医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颖;罗颂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产科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积极制定和落实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制度及其标准,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本科及其他科室显在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病人出院调查表等,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制定产科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措施,后对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产科进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之后,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融洽.健康覆盖率达到了100%,产妇的不良习惯基本消除,并发症减少.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管理对于产科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何幼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国外和台湾地区许多医疗组织越来越多地引入和使用了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和组织沟通工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医院改革的深入,平衡计分卡也逐渐进入了国内各种类型医院的视野.文章以真实案例为基础,探讨了平衡计分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作者:于国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会诊一直是诊断复杂疾病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信息化社会为背景,阐述了新时代会诊模式的具体内容以及医院加强临床会诊管理的必要性,并强调了医院会诊过程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作者:虞新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广西钦州市辖区内中医院人才现况与未来五年的人才需求情况,为今后中医院人才培养进行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钦州市辖区内中医院的人才结构进行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钦州市辖区内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在岗职工数的83.8%,执业医师276人,中医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54.4%,中药人员占药学专业的30.7%;学历以中专为主,研究生较少;高级职称只有33人,而初级职称人数是高级的9倍;中医药高级职称人数只占中医药卫技人员的5.7%.结论:钦州市辖区内中医医院的中医药人才力量较薄弱,人员职称、学历结构偏低,应把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年轻中医药人才放到战略位置来抓.
作者:卢栋;罗欣;张玉;张好平;杜玉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留学生教育已在国内中医药院校广泛开展,文章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教学资源准备、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等环节,系统地阐述了形象教学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解剖学学习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和欣;孙红梅;王媛媛;张毅;许红;高誉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药国际化日益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从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加强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发展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开办中医药国际培训等五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国际化的措施,为加快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建言献策.
作者:赵琼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员工援助计划(EAP)对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EAP的有效模式,方法:通过设置援助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的测评,将全部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EAP采用内部EAP与外部EAP相结合,团体辅导培训和个别咨询辅导相结合.结果:将援助组135例医学实习生实习初期、后期检出阳性症状者比较,pearson卡方为7.162(P=0.007),SCL-90各因子分比较,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各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或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采用EAP,对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杜兰芳;邵敏;孙杭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直管附属医院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的教学评价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本科、大专、中专的127名护生在实习中期进行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老师教学评价总得分为62.33(83.8%)分,评价高的前3个条目:教学意识强、态度热诚;准确熟练示范护理操作技术;为人师表、仪表端庄.评价低的前3个条目: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常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能结合临床病例及学科新进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本科护生、专科护生、中专护生三组间对老师的教学评价,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护理临床带教;重视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重视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三个方面来提高附属医院的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徐英娣;周央环;金技丽;江爱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