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伟;王奇;章红燕
中医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是中医药高等教育重要环节,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加强临床实习监督,注重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医德的培养和临床技能的提高,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积极性,使实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作者:尹新中;王舒;陈晓玉;李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会诊一直是诊断复杂疾病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信息化社会为背景,阐述了新时代会诊模式的具体内容以及医院加强临床会诊管理的必要性,并强调了医院会诊过程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作者:虞新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资源网络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医院档案管理向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文章针对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的意义、内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的相应对策,以适应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发展需要.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方剂学作为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意象创造.其意象包括如结构秩序之美、刚柔动静之美、齐整之美等方面.研究方剂学的美学意象,对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方剂,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传浩;曹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广西钦州市辖区内中医院人才现况与未来五年的人才需求情况,为今后中医院人才培养进行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钦州市辖区内中医院的人才结构进行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钦州市辖区内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在岗职工数的83.8%,执业医师276人,中医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54.4%,中药人员占药学专业的30.7%;学历以中专为主,研究生较少;高级职称只有33人,而初级职称人数是高级的9倍;中医药高级职称人数只占中医药卫技人员的5.7%.结论:钦州市辖区内中医医院的中医药人才力量较薄弱,人员职称、学历结构偏低,应把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年轻中医药人才放到战略位置来抓.
作者:卢栋;罗欣;张玉;张好平;杜玉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对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开展标准的宣传和贯彻执行工作的同时,不仅应对现有的中医药标准化人员开展培训,还应做好国际标准化人才和复合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注重吸收新型人才和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尽快建立标准化专家人才库,进而不断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水平,迅速扩大中医药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保障.
作者:赵臻;邓文萍;常凯;王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医院的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作者:古展群;方宁;麦东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制定标准,开展全员培训,从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入手,注重细节、环节各项措施的落实.运用日常督察与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追踪整改,在质量管理上求实效,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孙晓;张平;华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对输血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应对输血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对输血科医院感染案例,从制度建设、工作流程、仪器设备、建筑设施、思想认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输血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输血科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均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对医院感染的重视不够以及医院存在技术上的缺陷等原因.结论:医院亟需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定期督导,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并利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工具,不断优化输血科的工作流程,从而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作者:许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与自身利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的实施,都显示出法律与护理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护理工作由于其不同于一般性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既是病人权益的保护者,又有可能在无意中践踏病人权益,伤害到病人利益.因此,有必要让所有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所拥有的权利,工作中易发生的侵权行为,如何对病人实施佳护理,充分保护病人权益
作者:吴莉蓉;朱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前全科医学人才,尤其是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中医药参与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从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就此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郑玉玲;张大伟;彭新;张瑞;呼海涛;许国防;申意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药国际化日益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从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加强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发展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开办中医药国际培训等五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国际化的措施,为加快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建言献策.
作者:赵琼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环境.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经济监督工作.它的基本职能是监督与服务,其监督与服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文章阐述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史安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任何科研都必须坚持其研究的主体性和选题的科学性原则,这是保证科研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同样如此.在现今情势下,坚守中医药研究的主体性尤其重要.
作者:王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员工援助计划(EAP)对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EAP的有效模式,方法:通过设置援助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的测评,将全部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EAP采用内部EAP与外部EAP相结合,团体辅导培训和个别咨询辅导相结合.结果:将援助组135例医学实习生实习初期、后期检出阳性症状者比较,pearson卡方为7.162(P=0.007),SCL-90各因子分比较,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各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或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采用EAP,对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杜兰芳;邵敏;孙杭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提高医院防治疾病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文章通过对医院记录、统计、文件等文献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医院存在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医院发展资金不足,工资制度不合理,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注重内涵,内外兼修;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树立品牌;改变策略,追求双赢.
作者:王锦乾;许瑞标;邢惠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直管附属医院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的教学评价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本科、大专、中专的127名护生在实习中期进行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老师教学评价总得分为62.33(83.8%)分,评价高的前3个条目:教学意识强、态度热诚;准确熟练示范护理操作技术;为人师表、仪表端庄.评价低的前3个条目: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常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能结合临床病例及学科新进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本科护生、专科护生、中专护生三组间对老师的教学评价,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护理临床带教;重视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重视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三个方面来提高附属医院的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徐英娣;周央环;金技丽;江爱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新形势下加强对医院成本核算作用和意义的再认识,处理好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各种关系,是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关键.
作者:王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毒性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在治疗各类疑难杂症、肿瘤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但是目前我国毒性中药的使用及管理现状令人担忧,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尽快修订有关毒性中药的管理法规,加强监管,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芦柏震;周俐斐;王春雷;侯桂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现有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求医需要,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短期内又不可能全面充实农村,对现有乡村医生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乡村医生培训项目设计与推进策略两大方面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为乡村医生培训提供一些借鉴,以期达到教育惠民功能,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作者:王基祥;王琳;魏勇健;邵媛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