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铅对儿童Hb、RBC的影响调查

孙永虎;古桂雄;洪庆成

关键词:铅, 儿童, 损伤, Hb, RBC
摘要:比较不同血铅浓度对儿童Hb、RBC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铅组Hb量、RBC计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提示血铅升高可能是儿童贫血的原因之一.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苯接触工人TNF-α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苯接触健康工人TNF-α-238及TNF-α-308基因的多态性与正常健康人群差异有无显著性.方法用巢式PCR-RFLP方法检测73例苯接触健康工人及87例正常健康人群的TNF-α-238及TNF-α-308基因的多态性.用卡方检验统计两组人群TNF-α-238及TNF-α-308基因的多态性差异是否有显著性.结果苯接触组TNF-α-238G/G基因型95.9%,A/G基因型4.1%,A/A基因型0%;正常健康组TNF-α-238G/G基因型96.6%,A/G基因型3.5%,A/A基因型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苯接触组TNF-α-308G/G基因型91.8%,A/G基因型8.2%,A/A基因型0%;正常健康组TNF-α-308G/G基因型90.8%,A/G基因型9.2%,A/A基因型0%;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苯接触工人TNF-α-238、TNF-α-308多态性分布与正常健康人群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上海市白血病协作组;吕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锡中毒致心律失常82例临床分析

    对82例急性有机锡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有机锡中毒导致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缓(56.10%)为主要表现,症状随着积极治疗及病情好转而逐渐消失.

    作者:杨友祥;方快发;叶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二尼尔中毒1例报告

    二尼尔又称导生,为联苯-联苯醚混合物,属低毒性物质,引起急性中毒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二尼尔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侯强;崔萍;徐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合资企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联合作用探讨

    对某合资企业2001年、2003年生产环境监测与2003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表明作业职工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单纯接触某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更容易罹患中毒性类神经症,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慢性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李莉娜;于咏梅;李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铅对儿童Hb、RBC的影响调查

    比较不同血铅浓度对儿童Hb、RBC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铅组Hb量、RBC计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提示血铅升高可能是儿童贫血的原因之一.

    作者:孙永虎;古桂雄;洪庆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输氧对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的临床研究

    对38例确诊的中、重度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输氧治疗.结果显示,静脉输氧能显著加快CO中毒患者的苏醒、提高SaO2上升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后遗症.

    作者:时兢;吴晴;朱萍;董青苗;杨惠晏;夏玲英;邵英;杨胜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激式除尘器治理滑石粉效果评价

    某电缆厂橡胶车间生产皮带所使用的主要原料为滑石粉.在配料振动过程中粉尘四处逸散,污染严重.现对该厂自激式除尘系统治理滑石粉尘的效果进行评价,供借鉴.

    作者:杨苏晋;刘天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噪声作业者职业健康监护探讨

    为加强各类企业接触噪声作业者的保护工作,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噪声对作业者的健康影响,我市职业病防治院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规范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全市不同类型的企业(国有、股份、集体、三资)接触噪声作业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监护检查.本文结合相应的法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就如何做好噪声作业者的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姜树华;孙艳玲;姜红梅;姜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抓住重点,做好急性职业病防治工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4周年之际,卫生部制订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纲要)(2005~201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预示着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者:宋文质;杨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金钱草对铅暴露低龄大鼠体内铅负荷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金钱草对体内铅负荷增高的低龄大鼠的排铅效果,为开发低毒有效的排铅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1月龄SD大鼠饮水给予1%醋酸铅,造成大鼠体内铅含量升高模型后,用金钱草煎剂经口服灌胃促排铅,测定血、肝组织中铅含量及肾功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金钱草是否在体外与铅离子发生络合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金钱草促排组血铅含量显著低于阳性模型组和自排组(P<0.05).各组大鼠肾功能生化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金钱草在体外可与铅离子发生络合作用.结论金钱草对大鼠体内的铅有一定促排作用,金钱草煎剂在体外和铅离子可以进行络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振全;连素琴;秦国鹏;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毒鼠强(TEM)中毒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67例急性TEM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电图(EEG)改变,并对其肝功能、心肌酶活力、心电图(ECG)与67名门诊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急性TEM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以抽搐为主要体征;EEG异常率91.0%;肝功能及心肌酶活力在中毒1 d内均不同程度升高,在中毒第3天,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率分别为82.1%、56.7%、86.6%、98.5%、94.0%、89.6%、79.1%;轻、中、重度中毒组同期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病情越重,酶活力越高.ECG异常率为49.3%,心肌酶检测明显优于ECG检查.结论急性TEM中毒可引起多脏器损害;但其对机体的损害是可逆的,一般不留后遗症.

    作者:吴萍;史晶;邹蓉;李珊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空气中正丁基缩水甘油醚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丁基缩水甘油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本方法在0~500 μg/ml范围呈线性关系;样品在4℃冰箱下于炭管中可保存10 d;方法的重现性好,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6%~2.58%;方法的低检出限为2.0 μg/ml;平均解吸效率为95.41%~99.15%;采样效率为98.05%~100%;100 mg活性炭对正丁基缩水甘油醚的穿透容量是5.4 mg;空气中与正丁基缩水甘油醚共存的二苯醚等在本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此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丁基缩水甘油醚的现场监测.

    作者:陈卫;李玲;康莉;何彩;徐锦洪;柳其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沈阳市6年尘肺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沈阳市1997年10月~2003年10月6年累计新发尘肺病人158例,晋级38例;矽肺发病人数多,共142例;主要集中在轻工、机械行业,对这些接尘人员的健康检查应当规范化、长期化;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接尘人员也应列为健康监护的重点.

    作者:马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TNF-α、sIL-2R、IL-6和IL-8检测的意义

    目的检测煤工尘肺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了解这些细胞因子在煤工尘肺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4例煤工尘肺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组的TNF-α、sIL-2R、IL-6和IL-8 4种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患者血清TNF-α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期别增加而明显下降;sIL-2R、IL-6和IL-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期别增加而明显上升.结论煤工尘肺免疫损伤的原因可能为体内细胞因子(CK)网络紊乱所致.

    作者:李庆;李廷;祁新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r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有效、可靠的管理方法,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本文引进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管理方法,探讨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上的应用.

    作者:武文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疗机构职业中毒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体系建设与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城市职业中毒突发事件(以下称事件)时有发生.我院作为沈阳市中毒救治中心(以下称中心),为提高对事件的医疗救治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制定了<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职业中毒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暂行)>(以下简称<预案>),已贯彻执行.现就<预案>的实施,并结合工作实际介绍其建设与管理情况.

    作者:杨晓光;陈绯;靳波;李丹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砷中毒10例临床分析

    对10例因使用含砷饮用水所致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进行报道分析.

    作者:白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盐酸多塞平中毒3例临床观察与抢救

    报道3例盐酸多塞平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体会.

    作者:赵昌林;陈孝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醇蒸气对眼部损伤的临床治疗

    2004年5月我院收治3例甲醇蒸气中毒造成视力下降、视神经损伤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表现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21岁.同在一约10 m2无通风设备的厂房内,用工业酒精(甲醇)加热蒸发固化生产固体酒精,接触甲醇蒸气0.5~1年.2004年5月20日3人均出现视物不清、头晕、乏力、胸闷,急送我院治疗.入院时意识清楚,心肺、血压正常.眼科检查:1例双眼视力为眼前指数(1尺),2例皆为光感,均有结膜充血,瞳孔直径4~6 mm,对光反射迟钝.眼底,1例视盘鼻侧边界模糊,色泽略淡;2例视盘边界模糊,色淡,视杯存在,视网膜动脉变细,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色淡,黄斑区色泽秽暗,中心凹反射弱.

    作者:李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口服黄磷急性中毒1例报告

    报道1例口服黄磷致急性中毒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中毒诊断与抢救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郭宝科;张元晓;刘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