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性铅中毒致肝损伤5例分析

赖纯米;宋家卫;张云桂

关键词:职业性, 铅中毒, 肝损害
摘要:报道5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肝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分析了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肝脏损害的特点.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矽肺致肺功能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选择169名男性矽肺病人作观察,96名无矽肺的接尘矿工为对照.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肺通气功能,参考各指标的实测和预测值之比对肺功能障碍进行分型.方差分析显示病例组各项肺功能参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0、FEV1.0/FVC、MEF75%的实测值占预测值百分比在Ⅰ期与Ⅱ+Ⅲ期矽肺组中差异有显著性.矽肺病人以限制性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各期矽肺、中重度吸烟、接尘工龄>30年是矿工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提示随矽肺晋级,肺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导致矿工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还有吸烟、长期接尘、患有矽肺相关并发症等.

    作者:曲亚斌;唐云霞;朱人;顾寿永;张玉彬;夏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力维修工金属烟热23例报告

    某供电局配电站失火,大量高压电缆及配电刀闸燃烧熔化,致使抢修工人出现金属烟热,本文就23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孙少秋;赵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口服威露士消毒药水中毒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生气自行口服威露士消毒药水(绿色)约500 ml后自觉咽喉部、胸骨后烧灼感,伴头晕、恶心及乏力,1 h后来诊.查体:BP 118/76 mmHg,P 96 次/min.

    作者:杜军;冯树行;王二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乙醇中毒诱发急性肌病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于2004年1月20日下午饮酒(白酒0.15 L、啤酒1 L)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语多等兴奋症状,随后酣睡12 h.

    作者:王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性铅中毒致肝损伤5例分析

    报道5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肝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分析了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肝脏损害的特点.

    作者:赖纯米;宋家卫;张云桂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常州市2000年尘肺患者期望寿命分析

    采用寿命表法对常州市尘肺患者(2000年)的期望寿命及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尘肺患者25~岁年龄段的平均期望寿命为49.70岁,较当地居民低4.36岁,且合并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茜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纳米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

    目的了解纳米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1,3,5-triamino-2,4,6-trinitrobenzene,nano-TATB)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作用.方法对大、小鼠进行nano-TATB急性毒性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致突变选用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2周内未见动物死亡,大、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LD50均大于10 g/kg,属实际无毒级;大鼠30 d喂养实验中动物体重增加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及各项血液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估计nano-TATB经口染毒的大无作用剂量大于6.0 g/kg.3种致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nano-TATB属实际无毒级化学物,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车望军;张遵真;吴媚;冉云;张浩;曾祥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丙烯酰胺中毒1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农民.因16 h前将丙烯酰胺液体(浓度40%)当酒误服一口,约20 ml.当时感口苦,但未做处理.约4 h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伴全身出汗、无力、头晕、手颤、持物不稳、行走不稳,无腹痛、腹泻,无肢体抽搐及意识障碍.在他人搀扶下来院就医.于2003年11月21日10:20以急性丙烯酰胺中毒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黄爱英;黄章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对玻璃制瓶工听力的影响

    选择4组组间基本均衡的现场进行噪声和高温测试,分析4组研究对象听力水平的差异.对68名不同高温噪声暴露时间的玻璃制瓶工进行听力水平比较.结果发现,对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单纯高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噪声组、高温噪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温噪声组明显高于噪声组(P<0.01).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随高温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1).提示高温本身对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没有影响,但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可加重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且可能具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赵南;唐旭东;钟茂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焊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锰对电焊作业工人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3)中8个行为测试项目对91名电焊作业工人和49名对照组工人进行测试.同时对接触组、对照组作业环境空气中的锰浓度及所有受试者血锰浓度进行采样测定.结果接触组工人的符号译码、视简单反应时、视复杂反应时、目标追踪和情感状态中紧张、疲惫、有力的测试结果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或P<0.01);接触组血锰为(0.78±0.39)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锰[(0.53±0.32) μmol/L],P<0.01;但接触组血锰浓度与工龄、神经行为测试结果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锰可引起工人情感状态、手眼协调能力、心理运动能力的改变,计算机神经行为测试可作为一种检测电焊工人神经系统早期损害的较合适的方法.

    作者:石玉琴;王承敏;陈醒觉;李济超;陈小霞;朱长才;叶方立;宋世震;张本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体氯氰菊酯对雄性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应用MTT法检测乙体氯氰菊酯对雄性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并测定大鼠体重和主要脏器系数.结果表明,该药致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系数明显增大.

    作者:安丽;施万英;刘莉;于飞;智绪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砷中毒致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

    报道1例银屑病患者,服用当地个体诊所配制的中成药2个月后出现手指尖、足趾尖麻木、疼痛,停药后病情继续加重,2个月后查尿砷正常,发砷高出正常值60多倍,经驱砷、营养神经治疗,病情痊愈.

    作者:李景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病诊断思维初探

    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为此我们在依法制定了职业病诊断程序的基础上,更新观念,重新梳理和调整了职业病诊断思路,并在职业病诊断工作中,注重了对以下几方面问题的思考.

    作者:白羽;王凡;孙素梅;蒋轶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病诊断3例分析

    职业病的诊断,涉及到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职业病诊断机构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国家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给职业病的诊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的职防机构,我们对此深有体会.现将某企业近几年职业病诊断工作中发现的3例较典型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药厂GMP改造前后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分析

    分别对某药业公司GMP改造前后的厂房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各检测点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强度及浓度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减少.

    作者:邓颖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实习生职业接触噪声与听力损伤研究

    整群抽样调查广州空调行业技校、职业中等中专技术学校男性实习生1年实习期噪声性听力损伤情况.调查的作业环境噪声强度超标率平均为44.3%,实习生的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平均为31.3%,且随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脱离噪声作业环境1个月后复查,仍为高频听损者占复查者的47.4%.提示实习试用期的噪声接触可致实习生听力损伤,实习期的职业危害防治不容忽视.

    作者:张维森;苏素琴;肖吕武;陈清;杜伟佳;麦兆生;李勇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醛对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选择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甲醛低剂量组(2.5 mg/m3)、中剂量组(5 mg/m3)、高剂量组(10 mg/m3)、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日吸入甲醛1次,每次4 h,连续9周.测定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说明甲醛可能对大鼠肺组织NOS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宋铁山;王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印刷车间空气中铅对作业工人发铅的影响

    为了解空气中铅浓度与工人发铅间的关系,对我区某印刷厂车间的铅浓度以及作业工人发铅含量进行了连续2个月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纳米氧化镁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米镁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固定剂量(5 g/kg)法以镁粉、微米氧化镁和纳米氧化镁一次经口灌胃.14 d后处死动物取血清观察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纳米氧化镁组小鼠血清LDH和ALP明显低于微米氧化镁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纳米氧化镁对血清LDH和ALP的影响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明显差别,其生化毒性作用可能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所不同.

    作者:王天成;张智勇;贾光;沈惠麒;赵宇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家具企业慢性苯中毒调查

    我市家具工业非常发达,境内有数家国内知名的家具生产企业,职业性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004年10月,在某家具企业检查出6名苯中毒工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连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