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英;黄章耀
分别选择某农药厂甲萘威生产女工67名为暴露组、厂行政办公区女性工作人员47名为对照组.对环境空气中甲萘威及其相关气体如异氰酸甲酯(MIC)、氨气及总酚进行持续3 d的监测,同时选择暴露区及对照区各3人进行个体采样和皮肤污染量测定;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其月经和妊娠结局进行评价.测定其血清中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显示暴露组空气中甲萘威、总酚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个体采样及皮肤污染量结果均显示暴露组甲萘威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自然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甲萘威农药生产职业暴露可能对女工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燕南;谈立峰;孙雪照;吉俊敏;王茜丽;陈龙生;宋玲;王守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为此我们在依法制定了职业病诊断程序的基础上,更新观念,重新梳理和调整了职业病诊断思路,并在职业病诊断工作中,注重了对以下几方面问题的思考.
作者:白羽;王凡;孙素梅;蒋轶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测量使用新喷气织机和有梭织机织布场不同工种个体噪声暴露和生产环境噪声水平.结果表明,个体噪声暴露的测量能较好地反映工人的接触噪声水平.
作者:孙金艳;田丽萍;赵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对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经股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观察大鼠肺内活性氧(ROS)自由基的生成情况,同时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行肺湿干重、肺系数测定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与使用丹参组大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丹参组ARDS大鼠肺内ROS含量显著降低,SOD活力升高,MDA生成减少,肺湿干重、肺系数及病理学指标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丹参对化学性ARDS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之一与减少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有关.
作者:陈静;赵金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回顾性对本院89例急性农药中毒所致的MODS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导致89例MODS的农药品种为7类,发生功能障碍的脏器有肺、脑、肾、肝、胃肠道、心、血液等;89例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脏器2~6个不等,死亡率随发生功能障碍脏器数量的增多而增多.提示短期内接触大量农药导致的中毒可引发MODS.治疗以去除病因,积极控制原发病以及对症治疗为主.综合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保证.中毒早期处理治疗得当与否,是影响MODS发生及预后的关键.
作者:穆进军;连改香;张爱民;田仁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分别对某药业公司GMP改造前后的厂房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各检测点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强度及浓度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减少.
作者:邓颖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市家具工业非常发达,境内有数家国内知名的家具生产企业,职业性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004年10月,在某家具企业检查出6名苯中毒工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连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米镁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固定剂量(5 g/kg)法以镁粉、微米氧化镁和纳米氧化镁一次经口灌胃.14 d后处死动物取血清观察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纳米氧化镁组小鼠血清LDH和ALP明显低于微米氧化镁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纳米氧化镁对血清LDH和ALP的影响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明显差别,其生化毒性作用可能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所不同.
作者:王天成;张智勇;贾光;沈惠麒;赵宇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亚慢性铝暴露对小鼠脑神经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经饮水(双蒸水)中加入三氯化铝染毒,4组分别为低剂量组[10 mg/(kg·d)]、中剂量组[50 mg/(kg·d)]、高剂量组[300 mg/(kg·d)]和对照组(饮双蒸水),各组均正常供给食物,饲养100 d后处死小鼠,分别分离脑海马、皮质部位,制成细胞悬液,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彗星实验)观察DNA损伤程度.结果 4组脑海马、皮质部位神经细胞彗星拖尾率差别显著(χ2=385.07,P<0.001).进一步用Ridit分析,染毒各组海马神经细胞核拖尾长度等级Ridi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且低剂量与中剂量组、中剂量与高剂量组相比存在差异,Ridit值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各组皮质神经细胞除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差别不显著外,其他结果均与海马细胞分析结果相似.结论铝暴露可损伤脑神经细胞核DNA.
作者:杨永坚;胡浩;李小平;王取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选择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甲醛低剂量组(2.5 mg/m3)、中剂量组(5 mg/m3)、高剂量组(10 mg/m3)、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日吸入甲醛1次,每次4 h,连续9周.测定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说明甲醛可能对大鼠肺组织NOS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宋铁山;王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2月吉林省延吉市发生一起溴杀灵中毒事件,共32人中毒,其中5例死亡[1].美国中毒控制中心2003年报告溴甲灵中毒581例,其中小于6岁461例,529例发生于意外,无死亡病例[2].国内有关溴甲灵中毒的报道很少,下面简要介绍溴甲灵及其中毒的一些相关资料.
作者:周静;鲁锡荣;孙承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选择4组组间基本均衡的现场进行噪声和高温测试,分析4组研究对象听力水平的差异.对68名不同高温噪声暴露时间的玻璃制瓶工进行听力水平比较.结果发现,对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单纯高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噪声组、高温噪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温噪声组明显高于噪声组(P<0.01).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随高温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1).提示高温本身对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没有影响,但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可加重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且可能具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赵南;唐旭东;钟茂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调查281家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测定10种胶粘剂中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含量.结果发现,部分胶粘剂苯或正己烷含量较高.建议强化企业自身管理,引导企业选用毒性较低的胶粘剂,实施风险管理.
作者:汪严华;张振荣;盛琴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二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简称2-EE)是7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的一种用于合成感光液,生产感光版(PS版)的化合物[1].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都已证明2-EE具有生殖毒性[2].在职业卫生中,常采用生物学标志物(biomarker)--暴露标志物(biomarker of exposure)、效应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和易感性标志物(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评价其生殖毒性危险度.
作者:贾娜;高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敌敌畏中毒组、葛根素预处理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结果表明敌敌畏中毒组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葛根素预处理组较中毒组显著降低(P<0.05).
作者:杜艳秋;赵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道1例银屑病患者,服用当地个体诊所配制的中成药2个月后出现手指尖、足趾尖麻木、疼痛,停药后病情继续加重,2个月后查尿砷正常,发砷高出正常值60多倍,经驱砷、营养神经治疗,病情痊愈.
作者:李景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某供电局配电站失火,大量高压电缆及配电刀闸燃烧熔化,致使抢修工人出现金属烟热,本文就23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孙少秋;赵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应用MTT法检测乙体氯氰菊酯对雄性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并测定大鼠体重和主要脏器系数.结果表明,该药致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系数明显增大.
作者:安丽;施万英;刘莉;于飞;智绪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仿皮面料中含有的二甲基甲酰胺等毒物致某制衣厂缝纫工亚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中毒性肝病.经积极治疗,病情好转.
作者:尹月英;尹志宏;朱崇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职业病的诊断,涉及到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职业病诊断机构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国家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给职业病的诊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的职防机构,我们对此深有体会.现将某企业近几年职业病诊断工作中发现的3例较典型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