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乙氧基乙醇生殖毒性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贾娜;高星

关键词:二乙氧基乙醇, 生殖毒性, 生物学标志物,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效应标志物, 职业卫生, 动物实验, 易感性, 危险度, 化合物, 感光液, 感光版, 证明, 生产, 评价, 合成
摘要:二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简称2-EE)是7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的一种用于合成感光液,生产感光版(PS版)的化合物[1].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都已证明2-EE具有生殖毒性[2].在职业卫生中,常采用生物学标志物(biomarker)--暴露标志物(biomarker of exposure)、效应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和易感性标志物(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评价其生殖毒性危险度.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混合染毒双酚A、壬基酚对小鼠生育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口混合染毒双酚A(BPA)和壬基酚(NP)对小鼠的生殖和发育毒性.方法选择性成熟、清洁级、体重在22~26 g的昆明种小鼠128只,随机区组分为(1)BPA 24 mg/kg+NP 12 mg/kg,(2)BPA 60mg/kg+NP 30 mg/kg,(3)BPA 120 mg/kg+NP 60 mg/kg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每性别16只小鼠,按10 ml/kg灌胃染毒,1次/d,雄鼠连续染毒6周,雌鼠从交配前15 d染毒至妊娠第6天结束.按EPA推荐的小鼠生育力测试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从BPA 24 mg/kg+NP 12mg/kg组始生育指数、妊娠率、活胎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而着床前死亡率、吸收胎率、死胎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从BPA 60 mg/kg+NP 30 mg/kg组始精子计数、活精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精子畸形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而交配指数、平均胎长、平均胎重仅在BPA 120 mg/kg+NP 60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经口较长时间混合染毒BPA和NP会对小鼠产生明显的生殖毒作用和胚胎发育毒性.

    作者:王薛君;李海山;张玉敏;崔金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砷中毒致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

    报道1例银屑病患者,服用当地个体诊所配制的中成药2个月后出现手指尖、足趾尖麻木、疼痛,停药后病情继续加重,2个月后查尿砷正常,发砷高出正常值60多倍,经驱砷、营养神经治疗,病情痊愈.

    作者:李景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浙江省部分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分析

    调查281家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测定10种胶粘剂中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含量.结果发现,部分胶粘剂苯或正己烷含量较高.建议强化企业自身管理,引导企业选用毒性较低的胶粘剂,实施风险管理.

    作者:汪严华;张振荣;盛琴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印刷车间空气中铅对作业工人发铅的影响

    为了解空气中铅浓度与工人发铅间的关系,对我区某印刷厂车间的铅浓度以及作业工人发铅含量进行了连续2个月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因素与高血压

    对铅、噪声、振动、高原及职业紧张等职业因素与高血压发病间的关系做了简要介绍,提示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要重视职业因素的作用.

    作者:张星;鲁锡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丙烯酰胺中毒1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农民.因16 h前将丙烯酰胺液体(浓度40%)当酒误服一口,约20 ml.当时感口苦,但未做处理.约4 h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伴全身出汗、无力、头晕、手颤、持物不稳、行走不稳,无腹痛、腹泻,无肢体抽搐及意识障碍.在他人搀扶下来院就医.于2003年11月21日10:20以急性丙烯酰胺中毒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黄爱英;黄章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力维修工金属烟热23例报告

    某供电局配电站失火,大量高压电缆及配电刀闸燃烧熔化,致使抢修工人出现金属烟热,本文就23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孙少秋;赵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溴甲灵中毒

    2003年2月吉林省延吉市发生一起溴杀灵中毒事件,共32人中毒,其中5例死亡[1].美国中毒控制中心2003年报告溴甲灵中毒581例,其中小于6岁461例,529例发生于意外,无死亡病例[2].国内有关溴甲灵中毒的报道很少,下面简要介绍溴甲灵及其中毒的一些相关资料.

    作者:周静;鲁锡荣;孙承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暴露甲萘威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分别选择某农药厂甲萘威生产女工67名为暴露组、厂行政办公区女性工作人员47名为对照组.对环境空气中甲萘威及其相关气体如异氰酸甲酯(MIC)、氨气及总酚进行持续3 d的监测,同时选择暴露区及对照区各3人进行个体采样和皮肤污染量测定;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其月经和妊娠结局进行评价.测定其血清中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显示暴露组空气中甲萘威、总酚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个体采样及皮肤污染量结果均显示暴露组甲萘威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自然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甲萘威农药生产职业暴露可能对女工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燕南;谈立峰;孙雪照;吉俊敏;王茜丽;陈龙生;宋玲;王守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6例浅析

    我中心1995~2004年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现粗浅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二乙氧基乙醇生殖毒性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二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简称2-EE)是7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的一种用于合成感光液,生产感光版(PS版)的化合物[1].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都已证明2-EE具有生殖毒性[2].在职业卫生中,常采用生物学标志物(biomarker)--暴露标志物(biomarker of exposure)、效应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和易感性标志物(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评价其生殖毒性危险度.

    作者:贾娜;高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纳米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

    目的了解纳米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1,3,5-triamino-2,4,6-trinitrobenzene,nano-TATB)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作用.方法对大、小鼠进行nano-TATB急性毒性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致突变选用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2周内未见动物死亡,大、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LD50均大于10 g/kg,属实际无毒级;大鼠30 d喂养实验中动物体重增加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及各项血液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估计nano-TATB经口染毒的大无作用剂量大于6.0 g/kg.3种致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nano-TATB属实际无毒级化学物,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车望军;张遵真;吴媚;冉云;张浩;曾祥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汞中毒肝脏损害1例报告

    近年来,急性汞中毒致肾脏等损害的报告屡见不鲜,但急性汞中毒致肝脏损害的报告极少.现将我院收治的汞致肝脏损害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宽;杨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醇毒作用肝肾胰超声表现30例分析

    对30例误饮掺甲醇散装白酒的患者作肝脏、胰腺和肾脏B超检查,结果三脏器B超表现异常,是否因甲醇的直接或间接作用,需要作远期观察.

    作者:刁东英;林洁明;欧健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蔺草尘肺伴右上肺大阴影误诊为肺癌1例报告

    某患者2002年诊断为蔺草染土尘肺Ⅰ期,其右上肺致密阴影先后经抗感染和抗结核治疗无效误诊为肺癌,手术切除右上肺叶.病理诊断:右肺上叶纤维性结节伴炭末沉积,偏光显微镜下粉尘颗粒(+++).后明确诊断为尘肺Ⅲ期.

    作者:毛翎;周泽深;易祥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纳米氧化镁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米镁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固定剂量(5 g/kg)法以镁粉、微米氧化镁和纳米氧化镁一次经口灌胃.14 d后处死动物取血清观察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纳米氧化镁组小鼠血清LDH和ALP明显低于微米氧化镁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纳米氧化镁对血清LDH和ALP的影响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明显差别,其生化毒性作用可能与微米氧化镁材料有所不同.

    作者:王天成;张智勇;贾光;沈惠麒;赵宇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醇的雄性生殖毒性

    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乙醇0、2.7、4.5、7.5 g/kg,连续13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光、电镜观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同时测定睾丸线粒体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各乙醇组动物血清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LH、FSH含量亦明显降低(P<0.05).睾丸的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染毒动物睾丸生精细胞核固缩、变性,曲细精管腔中脱落细胞增多;超微结构显示睾丸生精上皮结构破坏,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均有退化变性,且损伤程度与乙醇剂量明显相关.乙醇4.5、7.5 g/kg组动物睾丸线粒体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乙醇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睾丸,引起生精细胞损伤和睾丸类固醇合成抑制,还可使下丘脑-垂体轴生殖内分泌功能受损.脂质过氧化可能是乙醇致睾丸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解丽君;赵松;胡文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病诊断3例分析

    职业病的诊断,涉及到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职业病诊断机构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国家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给职业病的诊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的职防机构,我们对此深有体会.现将某企业近几年职业病诊断工作中发现的3例较典型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丹参对大鼠化学性ARDS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对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经股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观察大鼠肺内活性氧(ROS)自由基的生成情况,同时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行肺湿干重、肺系数测定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与使用丹参组大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丹参组ARDS大鼠肺内ROS含量显著降低,SOD活力升高,MDA生成减少,肺湿干重、肺系数及病理学指标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丹参对化学性ARDS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之一与减少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有关.

    作者:陈静;赵金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常州市2000年尘肺患者期望寿命分析

    采用寿命表法对常州市尘肺患者(2000年)的期望寿命及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尘肺患者25~岁年龄段的平均期望寿命为49.70岁,较当地居民低4.36岁,且合并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茜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