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亚佳;周鼎伦;王绵珍;王治明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120例男性尘肺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进行评价.120例尘肺患者中SDS、SAS总平均分(粗评分)大于41分、40分分别为120例(100%)、117例(97.5%),与我国常模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从Ⅰ期至Ⅲ期尘肺逐期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合并症组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年龄分层SDS、SAS总平均分随年龄组增大而减少,而不同工种的尘肺患者的SDS、SAS总平均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尘肺患者存在情绪障碍,心理辅导治疗应作为尘肺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
作者:肖吕武;劳向前;谭鉴楚;朱卫华;周静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用昆明种小鼠经口灌胃染毒,骨髓微核实验的剂量分别为12、6、3、0.6 mg/kg,精子畸变实验的剂量分别为30、15、7.5、3.8 mg/kg,分别取胸骨、副睾组织,常规制片,镜下观察.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实验采用平板掺入法,剂量分别为0.1、0.5、1.5、4.5 mg/皿.小鼠骨髓微核、精子畸变实验显示:联苯菊酯原药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mes实验显示各菌株的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联苯菊酯原药的致突变性.
作者:姜红;徐颖;左派欣;袁树华;扬卫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一次超允许剂量γ线照射后眼晶状体混浊的变化,对6例患者进行照射后8~27年的多次观察.其中5例受照射后8年初查有3例晶状体后囊下皮质点状混浊.受照后17年,6例中5例晶状体后囊下皮质有点状、结晶样、小面圈样混浊.受照后22年、27年仍无典型放射性白内障改变.
作者:刘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职业性接触氯丹、含砷化合物灭蚁药物对作业人员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对作业人员进行了血清中过氧化脂质代谢物(MDA)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血清氯丹和尿砷水平的检测分析,并对工龄、吸烟、饮酒和体内毒物的浓度对脂质过氧化各项指标水平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接触灭蚁药物使作业人员血清中MDA增高、SOD、GSH-Px水平显著下降,并与工龄相关;吸烟、饮酒能加重灭蚁药物对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MDA与血清氯丹和尿砷含量呈正相关,SOD、GSH-Px的水平与血清氯丹和尿砷含量呈负相关.提示职业性接触灭蚁药物能使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
作者:朱宝立;班永宏;陈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报道15家木制工艺礼品企业油漆车间有机溶剂治理情况.
作者:朱顺元;郑步云;顾玉芳;范铮峰;张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乙醛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危害人体健康.为免遭其害,人们建立了众多的检测方法.本文在综述这些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价.
作者:张志虎;邵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采用四道γ能谱仪直接定量测试地产建材成品放射性及致公众辐射剂量.结果所测建材Ira<1,Ir<1.其中Ira低0.08、高0.44;Ir低0.15、高0.76.HE高为425型水泥1.16 mSv.6种掺入工业废渣建材有4种高于本地土壤放射性水平.调查的地产建材放射性水平均符合国家A类指标,掺入工业废渣可使建材放射性水平增高.
作者:尤建国;林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截至2002年11月底,全国27个省市因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被给予行政警告的约占监督检查数的1/10,责令限期整改的2 563家,处以罚款的98家,责令停业整顿的4 333家,取缔关闭的981家.职业卫生行政处罚案多量大.
作者:张蓓蕾;周世忠;唐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职业病危害隐患,是指工作场所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可能造成员工急、慢性职业病或引起其他职业伤害的不安全因素.石油化工企业近20年的职业病发病情况表明[1],产生职业病的主要原因是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调查、研究、分析、评估不够,没有明确隐患的存在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做好职业病危害隐患的调查和治理,但是,目前并没有统一规范的职业病危害隐患调查方法和评估标准,根据我们多年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践,探讨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的调查方式和方法.
作者:苏树祥;王坤;汪彤;阮继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以肺内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肺血循环障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严重低氧血症为特征的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为30%~40%.主要因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肺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聚集、黏附、激活,并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蛋白水解酶、脂类介质和自由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导致急性肺损伤发生;其中,黏附分子在病程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对选择素、整合素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黏附分子在此一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如其在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呼吸爆发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中的功能,参与微循环障碍的具体环节,参与损伤后期肺组织修复的细节,以及其在细胞内的传导途径等作一简要介绍,以供今后研究和临床工作参考.
作者:梅双;赵金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氟乙酰胺中毒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4~67岁.在口服氟乙酰胺后1 h~3 d来诊.儿童多为误食,其余多为自杀.3 d来诊者已在外院进行洗胃、导泻等处理后转入我院.就诊时昏迷5例,烦躁不安9例,间歇性抽搐6例,心律失常3例.另外选择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氟乙酰胺中毒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王美娟;王淑英;赵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某工厂冷冻车间因氨气管焊接部断裂,造成氨气泄漏而致急性中毒.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8~42岁.19例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出现眼部强烈刺痛感,畏光、流泪、睁眼困难,视物不清.出现上述症状后2~3 h分别送往医院.在车间进行搬运工作的3例患者,下班回家后眼部出现刺痛,畏光、视物不清,没有引起重视,分别自行服用去痛片,滴用眼药水等处置,在症状不见缓解的情况下,前往医院就诊.
作者:林静;史新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报道80例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对慢性铅中毒产生原因、误诊、治疗、预防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晓军;王世平;戴金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收集整理露天铁矿采矿工人生产环境监测资料及职业医学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肺内粉尘存留量与尘肺发病间的关系.
作者:初桂敏;李连;王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解机械制造工人下背痛流行情况及影响程度,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某机械厂202份有效资料,内容包括下背痛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曾经近1年、近1周下背痛患病率分别为39.1%、35.5%、22.6%;因下背痛减少活动的人数为44人,占患病人数的62.9%;下背痛患病率随工龄增长而升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重体力劳动、抬举物体持续时间、推拉物体大重量、推拉物体持续时间的OR值分别为2.47(95%CI 1.21~5.01)、2.15(95%CI 1.18~3.93)、2.04(95%CI 1.07~3.87)、2.10(95%CI 1.17~3.74).表明机械制造工人下背痛患病率属中等水平,其患病危险因素主要与体力劳动负荷有关.
作者:兰亚佳;周鼎伦;王绵珍;王治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事用工制度的转变、人员结构及来源区域的变化,以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原有的<职业健康体检管理系统>已不适应现在的网络管理要求.
作者:陈培庆;杨坤;丁玉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观察9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心脏损伤的类型、特点,分析总结此类损伤的原因和预防及处理的方法.
作者:王淑珍;赵永秀;王海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酸性介质中,甲醛对溴酸钾氧化劳氏紫褪色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根据其反应速度的改变建立了测定甲醛的动力学光度分析法.该方法检测甲醛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2~4.0 μg/ml,检出限为0.06 μg/ml.该法用于人造板材中释放甲醛的测定,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
作者:陈宁生;尹鹏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锰作业工人脑电图改变的规律和特点,为慢性锰中毒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本公司从事电焊作业工人进行了脑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杰;陈茂勋;宋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采用钼酸铵定磷法测定不同剂量的乙醇、乙醛作用下红细胞膜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变化,探讨乙醇、乙醛的细胞膜毒性及其机制.结果显示随着乙醇、乙醛剂量的增加,细胞膜 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性逐渐降低,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当乙醇剂量为2 mmol/L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而乙醛剂量为1 mmol/L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相比差异已呈现显著性.表明乙醇、乙醛对细胞膜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乙醛是乙醇在机体内的重要代谢产物,在研究乙醇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时乙醛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高小玲;尹少甫;张本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