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理脾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初探

齐方洲;柴可夫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 理脾法, 临床应用
摘要:糖尿病胃轻瘫(diabetes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道并发症,病因主要有胃蠕动节律紊乱、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文献[1]报道,有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轻瘫,常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多见.常见临床表现有早饱、餐后上腹饱胀不适、上腹痛、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甚至胃石形成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CD59表达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多原因引起的血液疾病,近年来T细胞免疫诱导的重要性在再障发病机制中逐渐被揭示[1-2],本课题前期亦证实AA患者外周血存在T细胞的异常活化[3-4]和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5],但体液免疫在AA发病机制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论,因此我们通过检测AA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表面CD55和CD59的表达和补体的变化,探讨补体系统在AA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张丽;陈婷婷;刘永林;周郁鸿;李晓芳;陈益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中超声应用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小关节炎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全球患病率为0.5%~1%,主要发病于35~50岁,若未及时诊治,病情将逐渐加重发展,导致多个关节疼痛、肿胀、损坏甚至终致残致死.因此,早期诊断、适当治疗对于降低患者致残率并提高其生命质量尤为重要.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体格检查、免疫学指标及常规X线摄影.

    作者:骆丹越;刘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安宫牛黄丸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指头部受钝力作用后引起的以脑白质轴索弥漫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脑损伤,病变部位主要在脑的中轴部分,多属多发挫伤,可见出血及水肿,镜下轴索断裂、轴浆溢出.意识障碍为DAI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疗效评估的重要标准[1].由于临床上DAI无明显手术指征,西医仅作对症治疗,治疗难度大且预后差.如何进行有效治疗、改善患者意识障碍及预后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安宫牛黄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DAI意识障碍,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甜甜;章赛军;周礼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柴芍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重症急腹症,病情凶险,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可高达30%[1].SAP时由于微循环障碍、低血容量、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破坏,肠道菌群移位,肠源性炎症介质及内毒素吸收,引起败血症、胰腺坏死感染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2].因此,早期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可以阻止SAP发展,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观察柴芍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SAP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珠莹;陈军贤;谢齐贵;夏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辅治颅脑损伤昏迷疗效观察

    随着急诊技术的提高,重度颅脑损伤生存率明显提高[1-2].但在手术治疗中,可能造成高灌流综合征及局部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大量释放,从而发生神经元损害[3-4].谷氨酰胺的乙酰化产物乙酰谷酰胺,能穿越血脑屏障,提高神经元的可塑性,影响神经系统发育[5-6].笔者应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昏迷,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庆晓东;唐莉;郑俊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麻醉或影响儿童语言和认知功能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因手术行全身麻醉与语言能力和认知远期减退,以及脑结构区域容积变化具有相关性.论文发表于《儿科学》[pediatrics2015,136(1):e1]杂志.研究共纳入53例于4岁前接受麻醉手术的受试者,以及53例年龄、性别、用手习惯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匹配的未暴露者.结果显示,与对照受试者相比,既往手术麻醉暴露儿童的听力和操作智商评分均显著降低.手术麻醉暴露未导致既往在动物试验中确定的灰质易损区域总体受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盛丽先运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经验

    盛丽先教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以治疗小儿咳嗽、哮喘、肾病著名.盛老师运用经方半夏厚朴汤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辨证属痰气互滞,肝脾失和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云;盛丽先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为了解我院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情况,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住院患者送检的1162株多重耐药菌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红美;陆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现代诊治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

    作者:傅志泉;洪彩娟;李珍;朱鹏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羟考酮用于痔上黏膜环切术临床观察

    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aemorrhoids,PPH),当收紧荷包缝合线时,牵拉黏膜、收紧吻合器过程中常伴有肠道牵拉反射,可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出现心率急速下降、血压下降,甚至休克[1].因此,选择合适药物有效抑制肠道牵拉反射十分重要.本研究选择盐酸羟考酮作为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痔上黏膜环切术的辅助用药,观察其对抑制牵拉反射的效果.

    作者:李莺;夏菊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葛琳仪学术精华撷英

    葛琳仪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50年擅治疑难杂症,尤其对于病情复杂的头痛及老年病,独具匠心,用药精练得当,常收奇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葛老师体会心得一隅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王东;魏佳平;姜宁;袁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抗生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指导意义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单核-巨噬系统增生性传染性疾病,多由EB病毒感染后引起.患儿多见扁桃体白色伪膜形成,白细胞可升高,抗病毒治疗后仍高热不退,不能除外合并细菌感染,故寻找合并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作者:李晶;芦惠;江近平;林小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银质针导热配合热罨包外敷治疗肾阳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质针导热配合热罨包外敷治疗肾阳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15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50例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配合热罨包外敷,对照1组50例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对照2组50例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5周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HSS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滑液中IL-1β、IL-6、INF-α的变化.结果 各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屈曲畸形评分及总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5.50±2.90)分比(23.20±2.99)分、(21.30±3.16)分,P<0.05]、屈曲畸形评分[(9.28±0.97)分比(8.76±1.25)分、(8.08±1.18)分,P<0.05]、总评分[(87.60±6.14)分比(83.60± 5.56)分、(77.20±7.37)分,P<0.05]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各组治疗后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其中治疗后观察组IL-1β[(0.030±0.004)ng/mL比(0.038±0.005)ng/mL、(0.044 ±0.006)ng/mL,P<0.05]、TNF-α[(4.80 ±0.56)ng/mL比(5.03 ±0.56)ng/mL、(5.26 ±0.51)ng/mL,P<0.05]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1),对照1组又低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的IL-6低于对照2组(P<0.05).结论 银质针导热疗法配合热罨包外敷的综合疗法能有效缓解肾阳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晓明;陈斌;林松庆;李西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味大柴胡汤治疗胰胆管造影术后黄疸疗效观察

    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导致黄疸临床较为常见,处理也较为困难,部分患者肝功能恢复不理想,因此需要额外的保肝药物来改善肝功能.本研究对胰胆管造影术后出现的黄疸患者给予大柴胡汤煎服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华;沈振华;季晓亮;金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在局部治疗前先以全身化疗为第一步治疗[1].近年来,乳腺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患者逐渐增多,效果显著[2].目前,临床上评价乳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方法包括临床评价、病理评价及影像学评价,各有优缺点[3].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寿俊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自制磺胺嘧啶银乳剂指套封闭包扎指端软组织损伤观察

    指端损伤合并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甲床及骨质外露,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常导致手部功能的丧失,给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带来极大的痛苦.2008 年4 月—2014 年4 月,我院应用自制磺胺嘧啶银乳剂指套急诊一期治疗指端外伤患者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蒋国华;诸一泓;孙广臣;吴继恒;周富根;文根;柴益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白芍总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未婚育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观察

    未婚育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是一群相对特殊的人群.因为面临婚育,他们大多不愿意接受毒副作用较大的免疫抑制剂治疗.鉴于白芍总苷(TGP)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良好的作用和低毒性,我们自2012年以来选取一般情况较好的未婚育慢性肾炎患者尝试应用TGP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并与同期单用盐酸贝那普利者进行比较,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金生源;董辉;陈友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TEN和FHIT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研究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和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的表达与结直肠癌(CR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102例CRC组织标本,取53例癌旁组织正常结直肠黏膜做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和FHIT蛋白在CRC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TEN和FHIT的表达与CRC的相关性.结果 ①PTEN在C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2%(41/102)和84.9%(45/5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HIT在C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4.1%(45/102)和92.5%(4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TEN和FHIT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PTEN的表达与肿瘤部位无关,FHIT的表达与肿瘤部位相关(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PTEN和FHIT在CRC组织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6, P<0.01).结论 PTEN和FHIT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评估CRC的生物学特性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艳;葛伟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耐药基因HA117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我国学者首先使用的白血病化疗药物及实体瘤辅助化疗药物[1].在肯定ATRA对恶性肿瘤的疗效时,ATRA在使用后存在诱导肿瘤多药耐药的现象也同样受到广泛的关注[2-3].本课题组在建立HL-60/ATRA耐药株的基础上成功筛选并发现一未知的耐药新基因,并命名为HA117(Genebank Number:CB214920).

    作者:陈建飞;金先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反流性食管炎(RE)是十二指肠或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后,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进而出现溃疡、糜烂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随着人群生活方式及饮食变化,RE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患者表现出胸痛、反酸、烧心以及嗳气等一些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目前关于RE的治疗,西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促胃动力、抑酸及保护胃黏膜等,但其综合疗效仍为达到预期,且存在复发率高等问题.

    作者:程华军;朱恒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