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雷斯骨折复位后固定体位探讨

段新理

关键词:克雷斯骨折, 复位, 固定体位
摘要:克雷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治疗上复位较易,而固定维持复位较难.笔者采用腕背伸前臂旋后位固定法治疗2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脓胸术后胸腔冲洗的护理

    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经胸腔镜及剖胸行脓胸清除后予持续胸腔冲洗治疗,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谢芳珍;余立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白苓健脾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小儿腹泻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病,尤以婴幼儿发病率高.在婴幼儿腹泻中,又以消化不良性腹泻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伴有不消化食物或奶瓣,病因多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有关.笔者观察了白苓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严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在已诊断的肺癌中约占80%,而70%~80%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即已进入晚期(局部晚期IIIB期和远处转移的Ⅳ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尽管采取了多学科交叉综合治疗,肺癌总治愈率仍不足10%[1].20世纪70年代初,Folkman等首先提出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观点[2,3],由此开始了肿瘤血管形成和血管靶向治疗的研究.其中O'Reilly等[4]发现以内皮抑制素为理想,它不仅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使肿瘤细胞凋亡,而且不产生耐药,毒副作用轻.

    作者:杨一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简易器械法置导尿管治疗闭合性尿道挫裂伤39例

    2003~2008年我院收治闭合性尿道损伤39例,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39例均为男性,年龄15~64岁,平均35岁;骑跨伤19例,间接暴力伤(挤压、车祸、坠落伤等)14例,局部直接暴力伤(踢伤、顶撞伤等)6例;

    作者:王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与评价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其病因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代谢系统及卵巢局部的多种调控因素.

    作者:李淑娟;程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地黄饮子辅助治疗中风后球麻痹

    笔者应用地黄饮子结合西药治疗中风后球麻痹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耀东;段海平;孙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概况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西医治疗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以抗组胺药物为主,但容易复发.针灸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常见的变态反应皮肤病的针灸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作者:张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特征是质膜保持完整性,而核染色质固缩,内源性内切酶激活,将染色质DNA降解成寡聚小体,电泳带谱表现为特征性梯状带,无整个组织的破坏和炎性反应.

    作者:洪卫;张沂平;郭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近年来,有关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报道增多,但各研究的临床试验方法、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等方面的结果不尽相同,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NP方案化疗,仍无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笔者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

    作者:吴炳辰;徐力;陈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45例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发病急,精神症状突出,临床主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易产生副作用,患者不易接受,常中断治疗.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自拟定神汤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患者4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忠和;侯红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述略

    顽固性高血压也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高血压,临床并非少见.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 7)对顽固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当使用包括1种利尿剂在内的、足够而合理的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且所用的3种药物已达到大剂量,但血压仍未控制到140/90mmHg以下目标血压者应为顽固性高血压.此外,对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过足够剂量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其收缩压仍未降到160mmHg以下者,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1].中医药在改善高血压病症状及防止靶器官损害方面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作者:陈豪;方祝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逆向静脉穿刺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笔者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发现,逆向静脉穿刺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玲;吴明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茵陈及其制剂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应用进展

    母婴ABO血型不合是产科高危妊娠之一,对母婴有一定危害,如复发性流产、胎死宫内、新生儿溶血等.

    作者:周英;顾江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护理体会

    本文就肛周脓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行肛周脓肿手术患者170例,其中男133例,年龄13~77岁,平均41岁,体重38~97kg,平均68kg;女37例,年龄19~51岁,平均30岁,体重40.5~72.5kg,平均57kg.

    作者:姚小芳;唐宏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胆囊息肉95例B超分析

    2008年我院健康体检1146例,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95例,发病率8.29%.本文就胆囊息肉的超声图像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丁延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肺心病伴肺栓塞患者血GLDH与DD的相关性

    临床检测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genase,GLDH)主要用于肝病的诊断,但有文献认为肺原性心脏病伴肺栓塞者GLDH活性也有明显增高.D-二聚体(D-dimer ,DD)是肺栓塞的敏感指标[1].笔者检测肺心病合并肺栓塞患者GLDH及D-二聚体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肖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格列本脲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格列本脲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并与单纯格列本脲治疗作比较,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邹世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克雷斯骨折复位后固定体位探讨

    克雷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治疗上复位较易,而固定维持复位较难.笔者采用腕背伸前臂旋后位固定法治疗2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段新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与HCY、hs-CRP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2例,测定血清HCY、hs-CRP,行冠脉造影检查,并与同期的非心绞痛患者98例对照.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脉病变支数、不同中医证型与HCY及hs-CRP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心肾阳虚型.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间血清HCY、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HCY、hs-CRP可能作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刘敏;张培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三联疗法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活动期胃溃疡60例

    笔者应用三联疗法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活动期胃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