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琳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近3年来,笔者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颈椎自主拔伸训练,对治疗前后的椎基底动脉进行经颅多普勒(TCD)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腱鞘囊肿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腕背、足背均可发病,以腕背部为多见,且易复发.笔者采用手术治疗复发性腕背部腱鞘囊肿21例,疗效良好,体会如下.
作者:周利均;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骨伤科门诊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膝关节滑膜炎患者236例,采用抽吸关节积液及关节内封闭加药物内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国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前列腺增生(BPH)大都在50岁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并以4.63%的年增长率增长.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46%.已成为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我院选用太得恩和中药乌灵胶囊治疗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管月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对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联合柔红霉素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鸦胆子油乳及联合柔红霉素诱导Jurka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鸦胆子油乳(0.25~1.25g/L)对Jurkat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并具有一定时间剂量-效应关系.0.25g/鸦胆子油乳与0.5μmol/L柔红霉素联合作用对Jurkat细胞凋亡率较单用时的凋亡率高.结论:鸦胆子油乳对Jurkat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并与柔红霉素有协同作用.
作者:胡美薇;张越峰;冯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槐耳浸膏(金克)对骨髓瘤细胞细胞株PR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RMI8226细胞与1.5、3、5mg/ml的不同浓度槐耳浸膏共孵育,分别在24、36和72小时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早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槐耳浸膏可抑制PRMI8226细胞细胞增殖,不同浓度的槐耳浸膏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不同,以5mg/ml时抑制增殖效果好.且浓度为5.0mg/ml的槐耳浸膏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48小时抑制率达到高峰84%.FCM检测表明,槐耳浸膏可诱导PRMI8226细胞早期凋亡,浓度为5.0mg/ml槐耳浸膏对PRMI8226细胞处理48小时引起25.9%的凋亡率.这两种作用均随槐耳浸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槐耳浸膏可在体外抑制PRMI822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钱红兰;汤丽苑;孙岚;陈怡;梁彬;叶海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采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1年9月~2005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4.7岁.均经病理确诊为肿瘤晚期,胸片、胸部CT、B超等证实伴中、大量胸水.其中肺腺癌19例,肺鳞癌10例,肺小细胞癌4例,乳腺癌肺部转移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两组临床资料均具可比性.
作者:程一锋;周月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胫骨干骺段骨折为临床四肢骨折中较常见的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如治疗不当,极易出现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骺段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鑫;吴恙;马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及受累静脉引流区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为主要改变的可致盲的眼底病.RVO按其阻塞部位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网膜半侧主干静脉阻塞(hemi-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HCRVO)、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acular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MBRVO).根据发病程度不同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两类.BRVO 90%以上均与视网膜动脉硬化有关.我院对BRVO 25例(26眼)采用葛根素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玲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中不孕的发生率高达40%[1].我院对内异症伴不孕患者13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笔者于2001年始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鹏强;徐花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尽早应用无创机械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的技术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氧合功能不全患者60例(治疗组),以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SV+PEEP),待氧合功能不全纠正后撤机.选择同期住院相同病情的氧合功能不全患者60例接受简易面罩吸氧(对照组).两组吸入氧浓度(FiO2)均为40%,观察10min后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及30min后血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P>0.05);给予面罩吸氧5min后,SaO2分别为94.7±5.3 %和81.1±7.2%(P<0.01),30min后,氧合指数(PaO2/FiO2)331.2±18.3和220.3±14.5mmHg(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45.6±7.1和61.7±5.6 mmHg(P>0.05).结论:氧合功能不全患者尽早使用经鼻面罩吸氧无创机械通气可明显纠正氧合功能不全,而对二氧化碳影响不显著.
作者:王黎卫;俞林明;明自强;吕银祥;吕少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其预后,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院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商品名日达仙)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沈华江;张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是眼外伤中较严重的疾病,常伴有眼其它部位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多见的是继发性青光眼.林志德等报道,其发生率占晶状体脱位的68%,是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致盲的首要原因.常伴前房、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挫伤等疾病.我院自2001年6月~2006年6月,对房角损伤≥2个象限、有玻璃体积血、晶状体全脱位于玻璃体内并致继发性青光眼者,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小梁切除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振飞;邱翎;吴亚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1999年~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娅珍;俞峰;许刚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1].医院门急诊输液特点:①人流量大、患者等候时间长、病种复杂等因素使医院门急诊输液室成为医院投诉的高发地区;②患者多,护士相对少,易出现忙乱现象,而发生差错事故;③输液室人多嘈杂,护士呼叫时患者易错听姓名;④门急诊输液患者流动性大,无固定床位号,经常出现同名同姓的患者[2],接药护士在输液卡上书写患者姓名字迹不清;⑤在输液过程中患者更换输液椅,易引起漏输或输错液体.以上诸多因素造成护士为患者输液时容易出现输错液体、换错药液、漏输液体、更换药液不及时等护理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我院急诊输液室于2005年1月起采用序号牌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以我院输液室为例,介绍具体操作方法.
作者:赵志芳;吴筱莲;马锦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SIRS诊断48例,随机分成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 TNF-α、IL-6、IL-1含量,治疗后第1天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后各观察点持续降低(P<0.05, P<0.01);血浆CRP水平治疗后第1天有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SIRS患者,可降低TNF-α、IL-6、IL-1等细胞因子和CRP水平,能干预机体的过度炎症反应.
作者:吴锦鸿;许国根;陈雯;缪群;裘力峰;顾清;黄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退行性膝关节病(knee degenerative osteoarthrosis),也称骨性膝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所致.国内外极少对该病做过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未能真正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使该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缺乏有力的客观依据.如何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从而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是当前国内外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社区层面对退行性膝关节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贻站;曾云记;谢作完;周明客;陈庆运;李康复;杨道峰;杨道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以对症、补充雌激素、中医药治疗为主.笔者在医疗实践中,用小剂量复方卡托普利、倍他洛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祖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奥扎格雷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49例,胞二磷胆碱合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51例,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6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奥扎格雷、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钱巍;张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