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刘肄辉;张永华

关键词:肝硬化, 内毒素血症,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摘要: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恶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不断进展,发生内毒素血症的机率越来越大.大量证据表明,内毒素血症是加重肝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1].因此,近年来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现作综述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加热对大鼠骨传导性及诱导性的影响

    目的:根据骨组织经微波处理后成骨能力的变化,探讨微波对骨传导性及诱导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10只,取每只鼠左胫骨,锯成相等的移植骨4块,每块约0.5cm,加以标记.然后从每只鼠中各取1块,分成四组.Ⅰ组不加热作为阳性对照组;Ⅱ组用微波加热60℃ 10min;Ⅲ组用微波加热60℃ 15min;Ⅳ组水浴加热100℃ 30min作为阴性对照.然后将加热的骨块经脱脂、脱钙水洗后制成完全脱钙骨基质,再移植于自体腹部肌肉内.21天后将移植物取出并进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微波加热后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的变化.结果:Ⅱ、Ⅲ组微波加热后组织学改变与阳性对照组的Ⅰ组相似.植入的脱钙骨基质诱导新骨生成,组织切片内见大量新生的软骨细胞、骨细胞及类骨质,部分切片看到明显的骨小梁,但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Ⅳ组仅看到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无明显骨及软骨形成.结论:微波加热后,脱钙骨基质的骨生长因子无明显破坏,能诱导新骨产生,因此保存了骨的传导性及诱导性.说明体外微波加热可应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手术.

    作者:李新春;毛宾尧;杜靖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维奥欣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维奥欣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地奥心血康31例相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1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35例,女26例,年龄64~80岁,平均71.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均具可比性.

    作者:倪卫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化疗在胃癌姑息性胃切除术后的应用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胃癌姑息性胃切除术后患者35例采用中药结合化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术前病理均确诊为胃癌,且均行姑息性胃切除术.男24例,女11例,年龄24~78岁,平均58.2岁.

    作者:吕雪霞;林忠民;詹华;潘晓明;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湿润烫伤膏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药疹60例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以出现大量的坏死、松弛性水疱或以大疱为表现的严重皮肤病.皮损与一度或浅二度烧伤类似,可以累及全身皮肤和黏膜.我院试用湿润烫伤膏涂于无菌纱布上外贴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金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清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

    胱抑素C(CystatinC,CysC)是目前认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较好指标.我院对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CysC、Ccr、Scr、血清尿素氮(BUN),作对比研究,以探讨CysC在早期肾损伤中的实验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外用治疗截瘫压疮疗效观察

    压疮是指因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疑难病症,是截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对截瘫压疮患者30例采用中药膏剂外敷配合艾条熏蒸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君芳;钱秋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50例

    药物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保留了年轻妇女的生育功能,被广大妇女所接受.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脑钠肽对心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的价值

    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除心衰以外以肺原性呼吸困难为常见,临床上有时鉴别较困难,而二者的治疗又完全不同.有关脑钠肽(BNP)的检测在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有不少报道.本组通过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5月住院,有呼吸困难、气促患者98例行BNP的检测.探讨快速检测BNP浓度水平对鉴别心原性和肺原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益中;吴丽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2004年7月~2006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酒精中毒86例.我院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均为中、重度酒精中毒,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18~59岁,平均36.7岁.

    作者:徐良志;陈积党;聂茂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生大黄对降低急性胰腺炎腹腔内压作用的探讨

    目的:研究生大黄降低急性胰腺炎腹腔内压的作用.方法:将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PPI制酸等常规治疗下,治疗组加用生大黄浸出液胃管内注入,比较两组腹腔内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早期降低腹腔内压.结论:生大黄能早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内压,利于机体恢复.

    作者:曹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两种术式子宫全切术临床应用体会

    本院近2年行阴式子宫全切术30例,现回顾并比较阴式与腹式子宫全切术,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旭珍;查德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治体会

    多数心肌梗死(AMI)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有1/6~1/3的患者疾病的性质及部位不典型,易发生误诊.现就不典型患者的诊治谈谈笔者的诊治体会.

    作者:陈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亚莫利1~4mg/d或达美康160~320mg/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8.89%,对照组61.1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等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疗法.

    作者:郁卫刚;吴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听力的耳科常见病.听力中心近3年来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单耳发病,男32例,女28例,年龄16~66岁,病程均3个月以上,均经过反复鼓室穿刺.

    作者:施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我院根据胆红素代谢途径,在常规运用茵栀黄、培菲康散剂、肝酶诱导剂及病因治疗同时,加用蓝光毯间歇性照射疗法,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凡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皮疹时隐时现,持续时间<24小时,以瘙痒为主症,反复发作,病程>8周者.

    作者:卢俊明;沈一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钠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监测对于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改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平均血钠为125.13±10.12mmol/L;早期11例,血钠131.91±4.74mmol/L;中期9例,血钠129.02±6.60mmol/L;晚期17例,血钠118.68±10.50mmol/L.早、中期血钠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中两期与晚期血钠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效13例,血钠132.86±4.90mmol/L;有效19例,血钠124.79±6.19mmol/L;无效5例,血钠106.32±6.39mmol/L,三者间血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钠监测可以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作者:张德和;王舜;彭春仙;姚京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D-D二聚体、Fib、CRP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血清D-D二聚体、Fib及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D-D二聚体、Fib、CRP明显下降(P<0.05~<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与血液D-D二聚体、Fib、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能与参附注射液对D-D二聚体、Fib、CRP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赵宁;王鸣;费晓;毛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339例大肠息肉肠镜下切除临床分析

    大肠息肉呈多部位、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易恶变为大肠癌.电子肠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的首要选择.肠镜下息肉摘除因其损伤小,操作方便而被广大患者接受.我院近2年对339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永军;杨关根;黄常新;沈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两种术式治疗肛周高位脓肿疗效观察

    自2002年以来,我院肛肠科对50例高位急性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急性非特异性肛门直肠周围高位瘘管性脓肿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8岁,病程2~25天,平均5天.

    作者:翟金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