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

吴晓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清胱抑素C, 肾损伤, 早期诊断
摘要:胱抑素C(CystatinC,CysC)是目前认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较好指标.我院对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CysC、Ccr、Scr、血清尿素氮(BUN),作对比研究,以探讨CysC在早期肾损伤中的实验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339例大肠息肉肠镜下切除临床分析

    大肠息肉呈多部位、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易恶变为大肠癌.电子肠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的首要选择.肠镜下息肉摘除因其损伤小,操作方便而被广大患者接受.我院近2年对339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永军;杨关根;黄常新;沈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大黄(庶虫)丸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IGF-Ⅱ、IGFBP-3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庶虫)虫丸,1次3g,每天2次,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AST、TBiL及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下降(P<0.05),IGF-Ⅰ、IGF-Ⅱ、IGFBP-3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同时改善IGF-Ⅰ、IGF-Ⅱ、IGFBP-3水平.IGF-Ⅰ、IGF-Ⅱ、IGFBP-3是有价值的肝功能测评指标.

    作者:俞翁非;胡少龙;施昕;傅跃娟;黄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脱疣汤治疗跖疣疗效观察

    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跖部皮肤引起的皮肤赘生物,是临床常见皮肤病.本病发于肌肤之表,且较为局限,故其治疗常以外治法为主.2000年8月~2005年8月,我科用自制脱疣汤治疗跖疣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惠军;许爱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3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学基础的进一步认识,哮喘的治疗方案相应进行了调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以吸入疗法为主的治疗新概念.基于此,我科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哮喘34例,报道如下.

    作者:蒋永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72例

    翼状胬肉传统单纯切除术或翼状胬肉头部转位结膜下包埋术的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复发率高[1].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被认为是一种促进角膜损伤愈合、稳定角膜表面、修复角膜上皮糜烂和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减少角膜新生血管侵入,阻止假性胬肉形成,增进视力的有效方法[2].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3月,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72例(88眼),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兴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93例分析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丹参、降香提取物的复方制剂.1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中含有原药材各1g,主要成分为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具有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还可用于慢性肝炎、颈椎病、心肌炎、糖尿病等的辅助治疗.

    作者:韩淑萍;孙建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清CA19-9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A19-9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 测定120例内异症患者血清CA19-9值,并将120例患者依术中所见按AFS[1]分期分成Ⅰ、Ⅱ、Ⅲ、Ⅳ四组,同时检测35例健康育龄妇女的血清CA19-9值作为对照组.结果:内异症组及对照组CA19-9检测值及阳性率分别为57.5±32.6,73.3%;13.7±9.4,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内异症血清中CA19-9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73.3%及91.9%,内异症Ⅰ、Ⅱ和Ⅲ、Ⅳ期CA19-9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AFS分期越高CA19-9水平越高.结论:血清CA19-9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并可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杨素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多发伤诊治的时效性及病情再评估

    笔者体会,多发伤病情复杂,重视多发伤诊治的时效性和病情再评估可防止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改善病情预后.1 病例资料例1 男,35岁.高处坠落致四肢活动障碍4天入院,病程中曾有一过性意识丧失.4天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第5颈椎骨折伴截瘫、双肺挫伤.治疗不见好转,血压偏低,转入我院.

    作者:孙文丽;邓旻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2004年7月~2006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酒精中毒86例.我院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均为中、重度酒精中毒,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18~59岁,平均36.7岁.

    作者:徐良志;陈积党;聂茂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远期并发症原因探讨与防治

    本院自1995年1月~2005年6月,共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214例,获得随访185例,现就其原因及防治作一回顾性探讨.1 临床资料185例中,男121例,女64例,年龄11~85岁,平均41岁.右侧103例,左侧82例,均为暴力伤引起.

    作者:王洽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观察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医结合组34例,运用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西药组32例,单用加斯清治疗;中药组32例,单用调气健脾汤治疗.结果:治疗4周,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73.5%,总有效率94.1%;西药组显效率53.1%,总有效率71.9%;中药组显效率53.1%,总有效率71.9%.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卜昌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凡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皮疹时隐时现,持续时间<24小时,以瘙痒为主症,反复发作,病程>8周者.

    作者:卢俊明;沈一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结扎大鼠心肌缺血及缺氧缺糖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消心痛组、bFGF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予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4小时后取血,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中CK-MB、cTNI含量;用SD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原代培养,随机分为消心痛组、bFGF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将其缺氧缺糖干预,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CK-MB、cTNI的含量,同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缺氧前后各组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bFGF组与模型组比较,在降低CK-MB、cTNI含量和稳定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bFGF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缺血作用.

    作者:祝光礼;周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切口钛合金内固定治疗顺粗隆骨折

    我院自2003~2005年,应用骨科手术牵引床,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国产钛合金(DHS)内固定治疗顺粗隆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绪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67例和对照组70例,检测血清CRP和IL-6.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治疗组)34例,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3例,进行治疗前后血清CRP和IL-6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CS组患者CRP和IL-6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结论:ACS患者CRP和IL-6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血脂康治疗能有效抑制此类炎症反应.

    作者:陈雯;吴锦鸿;许国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液囊空肠导管在上消化道手术中的应用

    合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常用的胃管需持续减压,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我院将液囊空肠导管用于上消化道手术,与传统的置管方法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和实用性.

    作者:詹卫华;陈一奇;吴晓英;卫长富;郭松永;宋伟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生脉饮对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脉饮对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48例生脉饮和抗痨药联合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48例单纯抗痨药治疗的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临床对照.结果:肺结核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治疗1个月后,生脉饮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高,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1个月时痰中结核菌阴转率,生脉饮组比单纯化疗组高,但2个月时无明显差异.结论:生脉饮有提高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加快痰中结核菌转阴的作用.

    作者:雷水贤;商振球;陈小龙;孙慧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130例

    我院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射频自凝刀球形电极对130例宫颈糜烂患者行宫颈糜烂电熨术,并在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短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兆芬;杨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川芎嗪组)27 例,消心痛治疗(对照组)19 例.分别治疗21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结果: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近,但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中医症状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川芎嗪组优于消心痛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中川芎嗪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化疗在胃癌姑息性胃切除术后的应用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胃癌姑息性胃切除术后患者35例采用中药结合化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术前病理均确诊为胃癌,且均行姑息性胃切除术.男24例,女11例,年龄24~78岁,平均58.2岁.

    作者:吕雪霞;林忠民;詹华;潘晓明;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