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炳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HMP组与阿司匹林(ASP)组.HMP组30例给予HMP治疗;ASP组28例内服ASP.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年.治疗前后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与同期选择的19名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经HMP治疗1年,颈动脉IMT显著变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ASP组患者颈动脉IMT、血脂(TC、TG、LDL-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期间未见HMP明显毒副作用.结论:HMP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林惠珍;贾连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恶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不断进展,发生内毒素血症的机率越来越大.大量证据表明,内毒素血症是加重肝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1].因此,近年来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现作综述如下.
作者:刘肄辉;张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肩、锁部常见损伤.2001~2004年,我院采用钛合金属肩锁钩状接骨板(广慈3~6孔),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6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曙;吴鹏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维奥欣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地奥心血康31例相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1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35例,女26例,年龄64~80岁,平均71.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均具可比性.
作者:倪卫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异位妊娠发病率约1%.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早期未破裂前得到确诊,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药物保守治疗是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方向.故我院联用中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姿女;肖春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是肝癌的生物特征之一.根据尸检、影像学及肝癌病理学检查,20%~70%的HCC合并有PVTT[1].门静脉癌栓的出现是肝癌中晚期病程表现,是决定肝癌预后、术后转移或复发的重要因素,是肝癌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领域,如不治疗,中位生存期只有3个月[2].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运用康莱特注射液经皮门静脉灌注治疗PVTT,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清坚;赫军;黄名威;莫绍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微创脊柱外科的热点.我院自2001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疗效优良,但有部分患者疼痛缓解不理想或后期发生其他椎骨骨折.
作者:卢斌;蒋国强;欧阳甲;罗科锋;岳兵;曹杰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川芎嗪组)27 例,消心痛治疗(对照组)19 例.分别治疗21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结果: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近,但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中医症状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川芎嗪组优于消心痛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中川芎嗪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体会,多发伤病情复杂,重视多发伤诊治的时效性和病情再评估可防止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改善病情预后.1 病例资料例1 男,35岁.高处坠落致四肢活动障碍4天入院,病程中曾有一过性意识丧失.4天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第5颈椎骨折伴截瘫、双肺挫伤.治疗不见好转,血压偏低,转入我院.
作者:孙文丽;邓旻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本院近2年行阴式子宫全切术30例,现回顾并比较阴式与腹式子宫全切术,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旭珍;查德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根据骨组织经微波处理后成骨能力的变化,探讨微波对骨传导性及诱导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10只,取每只鼠左胫骨,锯成相等的移植骨4块,每块约0.5cm,加以标记.然后从每只鼠中各取1块,分成四组.Ⅰ组不加热作为阳性对照组;Ⅱ组用微波加热60℃ 10min;Ⅲ组用微波加热60℃ 15min;Ⅳ组水浴加热100℃ 30min作为阴性对照.然后将加热的骨块经脱脂、脱钙水洗后制成完全脱钙骨基质,再移植于自体腹部肌肉内.21天后将移植物取出并进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微波加热后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的变化.结果:Ⅱ、Ⅲ组微波加热后组织学改变与阳性对照组的Ⅰ组相似.植入的脱钙骨基质诱导新骨生成,组织切片内见大量新生的软骨细胞、骨细胞及类骨质,部分切片看到明显的骨小梁,但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Ⅳ组仅看到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无明显骨及软骨形成.结论:微波加热后,脱钙骨基质的骨生长因子无明显破坏,能诱导新骨产生,因此保存了骨的传导性及诱导性.说明体外微波加热可应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手术.
作者:李新春;毛宾尧;杜靖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生大黄降低急性胰腺炎腹腔内压的作用.方法:将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PPI制酸等常规治疗下,治疗组加用生大黄浸出液胃管内注入,比较两组腹腔内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早期降低腹腔内压.结论:生大黄能早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内压,利于机体恢复.
作者:曹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3~2005年,应用骨科手术牵引床,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国产钛合金(DHS)内固定治疗顺粗隆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绪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多数心肌梗死(AMI)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有1/6~1/3的患者疾病的性质及部位不典型,易发生误诊.现就不典型患者的诊治谈谈笔者的诊治体会.
作者:陈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9-9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 测定120例内异症患者血清CA19-9值,并将120例患者依术中所见按AFS[1]分期分成Ⅰ、Ⅱ、Ⅲ、Ⅳ四组,同时检测35例健康育龄妇女的血清CA19-9值作为对照组.结果:内异症组及对照组CA19-9检测值及阳性率分别为57.5±32.6,73.3%;13.7±9.4,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内异症血清中CA19-9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73.3%及91.9%,内异症Ⅰ、Ⅱ和Ⅲ、Ⅳ期CA19-9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AFS分期越高CA19-9水平越高.结论:血清CA19-9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并可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杨素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翼状胬肉传统单纯切除术或翼状胬肉头部转位结膜下包埋术的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复发率高[1].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被认为是一种促进角膜损伤愈合、稳定角膜表面、修复角膜上皮糜烂和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减少角膜新生血管侵入,阻止假性胬肉形成,增进视力的有效方法[2].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3月,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72例(88眼),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兴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胃癌姑息性胃切除术后患者35例采用中药结合化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术前病理均确诊为胃癌,且均行姑息性胃切除术.男24例,女11例,年龄24~78岁,平均58.2岁.
作者:吕雪霞;林忠民;詹华;潘晓明;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血清D-D二聚体、Fib及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D-D二聚体、Fib、CRP明显下降(P<0.05~<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与血液D-D二聚体、Fib、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能与参附注射液对D-D二聚体、Fib、CRP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赵宁;王鸣;费晓;毛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射频自凝刀球形电极对130例宫颈糜烂患者行宫颈糜烂电熨术,并在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短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兆芬;杨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监测对于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改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平均血钠为125.13±10.12mmol/L;早期11例,血钠131.91±4.74mmol/L;中期9例,血钠129.02±6.60mmol/L;晚期17例,血钠118.68±10.50mmol/L.早、中期血钠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中两期与晚期血钠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效13例,血钠132.86±4.90mmol/L;有效19例,血钠124.79±6.19mmol/L;无效5例,血钠106.32±6.39mmol/L,三者间血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钠监测可以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作者:张德和;王舜;彭春仙;姚京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