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霞;林忠民;詹华;潘晓明;高志强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凡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皮疹时隐时现,持续时间<24小时,以瘙痒为主症,反复发作,病程>8周者.
作者:卢俊明;沈一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部分门诊及体检发现的肾实质内小的局灶性高回声肿块的患者41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进行良恶性鉴别,现就有关诊断价值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陈秋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以出现大量的坏死、松弛性水疱或以大疱为表现的严重皮肤病.皮损与一度或浅二度烧伤类似,可以累及全身皮肤和黏膜.我院试用湿润烫伤膏涂于无菌纱布上外贴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金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3~2005年,应用骨科手术牵引床,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国产钛合金(DHS)内固定治疗顺粗隆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绪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由于IFI早期症状不典型,使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容易耽误治疗时机.现对我科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IFI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IFI的认识,及时、合理予以治疗.
作者:吴文淼;陆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亚莫利1~4mg/d或达美康160~320mg/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8.89%,对照组61.1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等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疗法.
作者:郁卫刚;吴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丹参、降香提取物的复方制剂.1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中含有原药材各1g,主要成分为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具有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还可用于慢性肝炎、颈椎病、心肌炎、糖尿病等的辅助治疗.
作者:韩淑萍;孙建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IGF-Ⅱ、IGFBP-3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庶虫)虫丸,1次3g,每天2次,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AST、TBiL及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下降(P<0.05),IGF-Ⅰ、IGF-Ⅱ、IGFBP-3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同时改善IGF-Ⅰ、IGF-Ⅱ、IGFBP-3水平.IGF-Ⅰ、IGF-Ⅱ、IGFBP-3是有价值的肝功能测评指标.
作者:俞翁非;胡少龙;施昕;傅跃娟;黄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秋季腹泻是秋季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2005年9月~2006年11月,我们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源;黄华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胱抑素C(CystatinC,CysC)是目前认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较好指标.我院对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CysC、Ccr、Scr、血清尿素氮(BUN),作对比研究,以探讨CysC在早期肾损伤中的实验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症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用帕罗西汀,1天20mg,早晨顿服.观察组32例,除服用帕罗西汀外,加服枣仁安神胶囊5粒,每天睡前服,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进行HAMA、HAMD、睡眠障碍评分.结果:观察组于治疗后第1周即获得HAMA、HAMD、睡眠障碍减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HAMA于第4周获得减分,第2周获得HAMD、睡眠障碍减分.结论: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较单用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且能明显改善睡眠状态,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祝连生;谭倩;武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大肠息肉呈多部位、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易恶变为大肠癌.电子肠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的首要选择.肠镜下息肉摘除因其损伤小,操作方便而被广大患者接受.我院近2年对339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永军;杨关根;黄常新;沈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听力的耳科常见病.听力中心近3年来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单耳发病,男32例,女28例,年龄16~66岁,病程均3个月以上,均经过反复鼓室穿刺.
作者:施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跖部皮肤引起的皮肤赘生物,是临床常见皮肤病.本病发于肌肤之表,且较为局限,故其治疗常以外治法为主.2000年8月~2005年8月,我科用自制脱疣汤治疗跖疣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惠军;许爱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2005年2月~2006年7月,笔者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94例,疗效较佳,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184例均来自本院肛肠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男40例,女54例,年龄25~82岁,平均66.5岁,病程0.5~12年,平均3.5年.治疗前应用泻药37例.
作者:钱弘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川芎嗪组)27 例,消心痛治疗(对照组)19 例.分别治疗21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结果: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近,但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中医症状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川芎嗪组优于消心痛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中川芎嗪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异位妊娠发病率约1%.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早期未破裂前得到确诊,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药物保守治疗是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方向.故我院联用中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姿女;肖春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血清D-D二聚体、Fib及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D-D二聚体、Fib、CRP明显下降(P<0.05~<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与血液D-D二聚体、Fib、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能与参附注射液对D-D二聚体、Fib、CRP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赵宁;王鸣;费晓;毛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67例和对照组70例,检测血清CRP和IL-6.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治疗组)34例,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3例,进行治疗前后血清CRP和IL-6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CS组患者CRP和IL-6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结论:ACS患者CRP和IL-6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血脂康治疗能有效抑制此类炎症反应.
作者:陈雯;吴锦鸿;许国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维奥欣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地奥心血康31例相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1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35例,女26例,年龄64~80岁,平均71.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均具可比性.
作者:倪卫子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