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萍;孙建宇
合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常用的胃管需持续减压,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我院将液囊空肠导管用于上消化道手术,与传统的置管方法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和实用性.
作者:詹卫华;陈一奇;吴晓英;卫长富;郭松永;宋伟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根据骨组织经微波处理后成骨能力的变化,探讨微波对骨传导性及诱导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10只,取每只鼠左胫骨,锯成相等的移植骨4块,每块约0.5cm,加以标记.然后从每只鼠中各取1块,分成四组.Ⅰ组不加热作为阳性对照组;Ⅱ组用微波加热60℃ 10min;Ⅲ组用微波加热60℃ 15min;Ⅳ组水浴加热100℃ 30min作为阴性对照.然后将加热的骨块经脱脂、脱钙水洗后制成完全脱钙骨基质,再移植于自体腹部肌肉内.21天后将移植物取出并进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微波加热后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的变化.结果:Ⅱ、Ⅲ组微波加热后组织学改变与阳性对照组的Ⅰ组相似.植入的脱钙骨基质诱导新骨生成,组织切片内见大量新生的软骨细胞、骨细胞及类骨质,部分切片看到明显的骨小梁,但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Ⅳ组仅看到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无明显骨及软骨形成.结论:微波加热后,脱钙骨基质的骨生长因子无明显破坏,能诱导新骨产生,因此保存了骨的传导性及诱导性.说明体外微波加热可应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手术.
作者:李新春;毛宾尧;杜靖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自2002年以来,我院肛肠科对50例高位急性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急性非特异性肛门直肠周围高位瘘管性脓肿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8岁,病程2~25天,平均5天.
作者:翟金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微创脊柱外科的热点.我院自2001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疗效优良,但有部分患者疼痛缓解不理想或后期发生其他椎骨骨折.
作者:卢斌;蒋国强;欧阳甲;罗科锋;岳兵;曹杰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2005年2月~2006年7月,笔者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94例,疗效较佳,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184例均来自本院肛肠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男40例,女54例,年龄25~82岁,平均66.5岁,病程0.5~12年,平均3.5年.治疗前应用泻药37例.
作者:钱弘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慢性鼻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用鼻内减充血剂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欠佳.自2001年5月以来,我科采用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治疗慢性鼻炎患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敏达;扬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症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用帕罗西汀,1天20mg,早晨顿服.观察组32例,除服用帕罗西汀外,加服枣仁安神胶囊5粒,每天睡前服,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进行HAMA、HAMD、睡眠障碍评分.结果:观察组于治疗后第1周即获得HAMA、HAMD、睡眠障碍减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HAMA于第4周获得减分,第2周获得HAMD、睡眠障碍减分.结论: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较单用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且能明显改善睡眠状态,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祝连生;谭倩;武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监测对于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改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平均血钠为125.13±10.12mmol/L;早期11例,血钠131.91±4.74mmol/L;中期9例,血钠129.02±6.60mmol/L;晚期17例,血钠118.68±10.50mmol/L.早、中期血钠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中两期与晚期血钠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效13例,血钠132.86±4.90mmol/L;有效19例,血钠124.79±6.19mmol/L;无效5例,血钠106.32±6.39mmol/L,三者间血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钠监测可以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作者:张德和;王舜;彭春仙;姚京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丹参、降香提取物的复方制剂.1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中含有原药材各1g,主要成分为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具有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还可用于慢性肝炎、颈椎病、心肌炎、糖尿病等的辅助治疗.
作者:韩淑萍;孙建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恶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不断进展,发生内毒素血症的机率越来越大.大量证据表明,内毒素血症是加重肝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1].因此,近年来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现作综述如下.
作者:刘肄辉;张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是肝癌的生物特征之一.根据尸检、影像学及肝癌病理学检查,20%~70%的HCC合并有PVTT[1].门静脉癌栓的出现是肝癌中晚期病程表现,是决定肝癌预后、术后转移或复发的重要因素,是肝癌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领域,如不治疗,中位生存期只有3个月[2].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运用康莱特注射液经皮门静脉灌注治疗PVTT,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清坚;赫军;黄名威;莫绍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凡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皮疹时隐时现,持续时间<24小时,以瘙痒为主症,反复发作,病程>8周者.
作者:卢俊明;沈一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3~2005年,应用骨科手术牵引床,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国产钛合金(DHS)内固定治疗顺粗隆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绪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胃癌姑息性胃切除术后患者35例采用中药结合化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术前病理均确诊为胃癌,且均行姑息性胃切除术.男24例,女11例,年龄24~78岁,平均58.2岁.
作者:吕雪霞;林忠民;詹华;潘晓明;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叶综合征是指不同病因所致右肺中叶孤立性肺不张或充气不全的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现将我院自2000年7月~2006年11月对107例中叶综合征患者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顾翔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IGF-Ⅱ、IGFBP-3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庶虫)虫丸,1次3g,每天2次,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AST、TBiL及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下降(P<0.05),IGF-Ⅰ、IGF-Ⅱ、IGFBP-3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同时改善IGF-Ⅰ、IGF-Ⅱ、IGFBP-3水平.IGF-Ⅰ、IGF-Ⅱ、IGFBP-3是有价值的肝功能测评指标.
作者:俞翁非;胡少龙;施昕;傅跃娟;黄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HMP组与阿司匹林(ASP)组.HMP组30例给予HMP治疗;ASP组28例内服ASP.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年.治疗前后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与同期选择的19名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经HMP治疗1年,颈动脉IMT显著变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ASP组患者颈动脉IMT、血脂(TC、TG、LDL-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期间未见HMP明显毒副作用.结论:HMP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林惠珍;贾连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川芎嗪组)27 例,消心痛治疗(对照组)19 例.分别治疗21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结果: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近,但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中医症状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川芎嗪组优于消心痛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中川芎嗪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部分门诊及体检发现的肾实质内小的局灶性高回声肿块的患者41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进行良恶性鉴别,现就有关诊断价值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陈秋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大肠息肉呈多部位、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易恶变为大肠癌.电子肠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的首要选择.肠镜下息肉摘除因其损伤小,操作方便而被广大患者接受.我院近2年对339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永军;杨关根;黄常新;沈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