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令;张建强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亚莫利1~4mg/d或达美康160~320mg/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8.89%,对照组61.1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等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疗法.
作者:郁卫刚;吴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丹参、降香提取物的复方制剂.1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中含有原药材各1g,主要成分为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具有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还可用于慢性肝炎、颈椎病、心肌炎、糖尿病等的辅助治疗.
作者:韩淑萍;孙建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症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用帕罗西汀,1天20mg,早晨顿服.观察组32例,除服用帕罗西汀外,加服枣仁安神胶囊5粒,每天睡前服,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进行HAMA、HAMD、睡眠障碍评分.结果:观察组于治疗后第1周即获得HAMA、HAMD、睡眠障碍减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HAMA于第4周获得减分,第2周获得HAMD、睡眠障碍减分.结论: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较单用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且能明显改善睡眠状态,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祝连生;谭倩;武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2004年7月~2006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酒精中毒86例.我院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均为中、重度酒精中毒,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18~59岁,平均36.7岁.
作者:徐良志;陈积党;聂茂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观察肿节风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L-1的干预作用及细胞存活度的影响.方法:LPS(100ng/ml)刺激内皮细胞24小时,并用肿节风,浓度分别为:0.5%、1%、2%、3%进行干预,设立对照组、单纯刺激组(刺激组)、刺激+干预组.测定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的表达,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结果:对照组与刺激组、刺激组与2%、3%浓度刺激+干预组比较,P<0.01;2%、3%浓度肿节风能够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表达IL-1;刺激+干预组与正常组比较,IL-1水平仍明显升高(P<0.01).MTT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肿节风干预对LPS引起的内皮细胞活力下降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结论:肿节风对LPS感染引起的炎症介质IL-1有抑制作用,阻断了炎症的级联反应,从而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朱黎红;洪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以出现大量的坏死、松弛性水疱或以大疱为表现的严重皮肤病.皮损与一度或浅二度烧伤类似,可以累及全身皮肤和黏膜.我院试用湿润烫伤膏涂于无菌纱布上外贴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金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除心衰以外以肺原性呼吸困难为常见,临床上有时鉴别较困难,而二者的治疗又完全不同.有关脑钠肽(BNP)的检测在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有不少报道.本组通过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5月住院,有呼吸困难、气促患者98例行BNP的检测.探讨快速检测BNP浓度水平对鉴别心原性和肺原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益中;吴丽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维奥欣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地奥心血康31例相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1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35例,女26例,年龄64~80岁,平均71.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均具可比性.
作者:倪卫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生脉饮对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48例生脉饮和抗痨药联合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48例单纯抗痨药治疗的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临床对照.结果:肺结核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治疗1个月后,生脉饮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高,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1个月时痰中结核菌阴转率,生脉饮组比单纯化疗组高,但2个月时无明显差异.结论:生脉饮有提高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加快痰中结核菌转阴的作用.
作者:雷水贤;商振球;陈小龙;孙慧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胸腺癌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术前很难作出准确诊断,一般需术后病理证实.我院自1985~2003年,共收治胸腺瘤31例,术后病理证实胸腺癌5例,占病例总数16.1%,报道如下.
作者:奚小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生大黄降低急性胰腺炎腹腔内压的作用.方法:将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PPI制酸等常规治疗下,治疗组加用生大黄浸出液胃管内注入,比较两组腹腔内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早期降低腹腔内压.结论:生大黄能早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内压,利于机体恢复.
作者:曹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监测对于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钠改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平均血钠为125.13±10.12mmol/L;早期11例,血钠131.91±4.74mmol/L;中期9例,血钠129.02±6.60mmol/L;晚期17例,血钠118.68±10.50mmol/L.早、中期血钠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中两期与晚期血钠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效13例,血钠132.86±4.90mmol/L;有效19例,血钠124.79±6.19mmol/L;无效5例,血钠106.32±6.39mmol/L,三者间血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钠监测可以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作者:张德和;王舜;彭春仙;姚京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由于IFI早期症状不典型,使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容易耽误治疗时机.现对我科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IFI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IFI的认识,及时、合理予以治疗.
作者:吴文淼;陆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叶综合征是指不同病因所致右肺中叶孤立性肺不张或充气不全的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现将我院自2000年7月~2006年11月对107例中叶综合征患者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顾翔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3~2005年,应用骨科手术牵引床,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国产钛合金(DHS)内固定治疗顺粗隆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绪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胃癌姑息性胃切除术后患者35例采用中药结合化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术前病理均确诊为胃癌,且均行姑息性胃切除术.男24例,女11例,年龄24~78岁,平均58.2岁.
作者:吕雪霞;林忠民;詹华;潘晓明;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川芎嗪组)27 例,消心痛治疗(对照组)19 例.分别治疗21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结果: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近,但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中医症状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川芎嗪组优于消心痛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中川芎嗪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根据骨组织经微波处理后成骨能力的变化,探讨微波对骨传导性及诱导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10只,取每只鼠左胫骨,锯成相等的移植骨4块,每块约0.5cm,加以标记.然后从每只鼠中各取1块,分成四组.Ⅰ组不加热作为阳性对照组;Ⅱ组用微波加热60℃ 10min;Ⅲ组用微波加热60℃ 15min;Ⅳ组水浴加热100℃ 30min作为阴性对照.然后将加热的骨块经脱脂、脱钙水洗后制成完全脱钙骨基质,再移植于自体腹部肌肉内.21天后将移植物取出并进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微波加热后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的变化.结果:Ⅱ、Ⅲ组微波加热后组织学改变与阳性对照组的Ⅰ组相似.植入的脱钙骨基质诱导新骨生成,组织切片内见大量新生的软骨细胞、骨细胞及类骨质,部分切片看到明显的骨小梁,但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Ⅳ组仅看到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无明显骨及软骨形成.结论:微波加热后,脱钙骨基质的骨生长因子无明显破坏,能诱导新骨产生,因此保存了骨的传导性及诱导性.说明体外微波加热可应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手术.
作者:李新春;毛宾尧;杜靖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凡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皮疹时隐时现,持续时间<24小时,以瘙痒为主症,反复发作,病程>8周者.
作者:卢俊明;沈一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翼状胬肉传统单纯切除术或翼状胬肉头部转位结膜下包埋术的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复发率高[1].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被认为是一种促进角膜损伤愈合、稳定角膜表面、修复角膜上皮糜烂和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减少角膜新生血管侵入,阻止假性胬肉形成,增进视力的有效方法[2].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3月,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72例(88眼),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兴旺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