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子宫次全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徐秀君

关键词:子宫疾病, 经腹子宫次全切除, 改良法
摘要:为提高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手术效果,我院对经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改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Still病30例

    成人Still病过去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西医尚无根治疗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钱大昕;刘惠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芪佐治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对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60例,随机分黄芪组与对照组各30例.黄芪组选用黄芪为君药配伍利胆护肝中药及更昔洛韦.出院后继续服用黄芪为君药的中药1个月;对照组选用更昔洛韦及利胆护肝中药.定期随访血常规、肝功能及尿巨细胞病毒DNA(CMV-DNA)定量.结果:黄芪组反复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尿CMV-DNA阴转率黄芪组高于对照组,χ2=4.01,P<0.05.住院期间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及一过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佐治可减少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肝功能异常的反复率,提高尿CMV-DNA阴转率.

    作者:徐亚萍;吴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变化

    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我院对新生儿窒息24例进行CTnI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笔者自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作者:朱祖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聚丙烯网片用于腹部大切口疝修补23例

    我院自2003年元月~2005年12月,采用PROLENE聚丙烯网片对23例疝环直径>5cm的大切口疝[1]进行无张力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勃;徐鹿平;陆松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8例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8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机生;叶志坚;李旭明;邵大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抗实验性肺纤维化研究新进展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表现相似的疾病谱;是多种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是呼吸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按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作者:汪玉冠;周勇;宋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雷贝拉唑钠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PU)患者90%以上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我院消化科门诊自2004年5月~2006年10月,应用雷贝拉唑钠四联疗法治疗PU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48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地;蔡维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肺热咳喘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280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以喘息表现为主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的常见病,以冬春季多见.2005年3月~2007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药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黛安神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安神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32例,采用数字定级法(NR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观察CTTH患者48例(黛安神组)采用黛安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同时随机各选CTTH患者42例分别服用多虑平(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维生素B6)作为对照.结果:黛安神组疗效优于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组,而副反应较多虑平组少、且轻微.结论:黛安神对CTTH有较好的疗效,且副反应少.

    作者:张静静;顾嵘;徐益敏;洪中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珍黄丸辅治儿童急性扁桃体炎

    笔者用珍黄丸辅治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在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等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脂康对老年人调脂作用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脂康在高危老人中调脂疗效、安全性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成血脂康组42例,予血脂康1次0.6g,每天2次;氟伐他汀组44例,予氟伐他汀1次40mg,每晚1次.均口服,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血脂康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氟伐他汀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末LDL-C 水平达标率均达80%以上.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氟伐他汀组有3例因肌痛或实验室安全指标升高而退出观察,血脂康组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降LDL-C达标率高的调脂药物,并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适合高龄老人应用.

    作者:何炳荣;蒋蓝英;熊静芳;郦旦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完全性川崎病32例临床观察

    川崎病(KD)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我国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完全性川崎病病例也逐年增多.

    作者:钱烘云;李朝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芪注射液合川芎嗪对冠心病U波倒置的影响

    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严重问题[1].目前,U波倒置在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2].笔者对5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配伍川芎嗪治疗.并通过常规12导心电图评价其对冠心病U波倒置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王未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胃康灵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0例

    笔者于2001年11月~2006年10月,应用葵花胃康灵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与法莫替丁治疗的进行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陈成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拟补肾滋阴方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45例

    少精子症是男科较为常见的病症,也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笔者根据其病因、症状制定以补肾滋阴为主的治疗方案,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向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Castleman病2例及文献复习

    Castleman病(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错构瘤等.临床较为少见.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兰英;俞建平;钟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麻醉药品主要是阿片类药物,其镇痛作用较强,一般只限于中至重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反复使用.阿片类药物应用后易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现对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孙妍;张相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钠在果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观察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为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静脉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常选择果糖替代5%葡萄糖液作为奥美拉唑的溶媒,在配制其静脉输液和使用时,曾多次发生变色混浊,导致药品浪费.

    作者:张胜武;卢丽平;蓝丽康;周慧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治分析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Lewis于1982年首先描述,Roth G于1986年首先报道为单纯累及运动神经的周围神经病.其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肌肉萎缩,感觉正常或轻度受累;电生理示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部分阻滞,而感觉传导多正常;血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常增高;病理检查可见阻滞区有神经脱髓鞘,很少见炎性细胞浸润,感觉神经正常或轻度异常;激素无效,而免疫球蛋白及环磷酰胺有效.现将MMN 11例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军;任琅;许晓妹;李存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