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玲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Lewis于1982年首先描述,Roth G于1986年首先报道为单纯累及运动神经的周围神经病.其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肌肉萎缩,感觉正常或轻度受累;电生理示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部分阻滞,而感觉传导多正常;血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常增高;病理检查可见阻滞区有神经脱髓鞘,很少见炎性细胞浸润,感觉神经正常或轻度异常;激素无效,而免疫球蛋白及环磷酰胺有效.现将MMN 11例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军;任琅;许晓妹;李存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黄芪对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60例,随机分黄芪组与对照组各30例.黄芪组选用黄芪为君药配伍利胆护肝中药及更昔洛韦.出院后继续服用黄芪为君药的中药1个月;对照组选用更昔洛韦及利胆护肝中药.定期随访血常规、肝功能及尿巨细胞病毒DNA(CMV-DNA)定量.结果:黄芪组反复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尿CMV-DNA阴转率黄芪组高于对照组,χ2=4.01,P<0.05.住院期间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及一过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佐治可减少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肝功能异常的反复率,提高尿CMV-DNA阴转率.
作者:徐亚萍;吴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脂肪肉瘤是一种软组织肿瘤,多见于成人,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且容易误诊.我院自1992年9月~2006年8月,共收治脂肪肉瘤患者8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作者:毛建水;何颖韬;柳育健;吕国强;吕益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表现、伴有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的症候群.由于CF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用归脾汤加减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予报道.
作者:龚俊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磁热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和病理机制.方法:将116例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抗结核(2HRZS/7HR)加患侧中药外敷并磁疗;对照组采用抗结核(2HRZS/7HR)加激素常规治疗.治疗后1、6个月评价两组症状缓解率、胸水吸收率和各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后1个月分别为88.3%和85.7%(P>0.05),治疗6个月分别为90.0%和82.1%(P<0.05).对照组有18.3%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质醇增多症,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磁疗加抗结核方案优于常规方案,可作为常规方案治疗失败病例的治疗方法.
作者:弓显凤;董荣秀;赵琳;线胤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自2005年9月~2006年8月,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5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涛;范连兴;高亚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应用异维A酸凝胶治疗痤疮4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9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男47例,女42例,年龄16~45岁,平均23.6岁,病程10天~20年,平均1.5年.皮损均以颜面部为主,部分累及颈项、上胸背部.
作者:沈卫路;盛廷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黛安神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32例,采用数字定级法(NR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观察CTTH患者48例(黛安神组)采用黛安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同时随机各选CTTH患者42例分别服用多虑平(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维生素B6)作为对照.结果:黛安神组疗效优于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组,而副反应较多虑平组少、且轻微.结论:黛安神对CTTH有较好的疗效,且副反应少.
作者:张静静;顾嵘;徐益敏;洪中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自2003年元月~2005年12月,采用PROLENE聚丙烯网片对23例疝环直径>5cm的大切口疝[1]进行无张力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勃;徐鹿平;陆松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承气汤治疗,对照组仅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明显提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用大承气汤是一种较单纯西药治疗ACS更加经济、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作者:张赟华;郦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老化过程,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过渡时期,表现身体各组织器官走向老化和生殖功能走向衰退阶段.围绝经期分为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
作者:胡康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用珍黄丸辅治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在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等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成人Still病过去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西医尚无根治疗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钱大昕;刘惠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万爽力(通用名:曲美他嗪)是一种改善缺血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新型药物.目前,有关该药用于心衰的疗效,临床报道不多.本组观察万爽力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陈慧兰;沈小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系统分析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52周临床疗效应答特点.方法:38例ALT≥3×ULN、HBV-DNA载量≥105拷贝/ml、HBeAg(+)和YMDD无变异患者完成52周疗程(拉米夫定, 100mg/d).按照新的疗效评价标准,分别在拉米夫定治疗期1、3、6、9、12个月评价其生物化学指标(ALT)、病毒核酸指标、病毒血清学指标和YMDD应答变化.结果:ALT、病毒核酸指标完全与部分应答率3个月与1个月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疗效评价完全应答率6个月与1个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血清学部分应答在治疗1个月后始终维持在50%左右变化.ALT和病毒核酸指标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12个月期间保持同步,在治疗初始3个月内两者应答呈线性增长,且病毒核酸应答绝对增长量快于ALT,在1个月疗效点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之后进入平台期,9个月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这与YMDD用药9个月后发生变异时间相一致.结论:病毒核酸指标是拉米夫定治疗CHB初期的敏感参数,是完全应答后病情反跳的早反应者.拉米夫定治疗CHB 6个月可作为评判疗效无应答的终点;YMDD发生突变的时间应在拉米夫定治疗9个月之后.
作者:杨红斌;卢伟力;姚京忠;陆军;胡雅国;蒋峻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对MS的诊断标准,将210例体检人群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组)65例与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45例.应用超声技术检测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性质,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代谢综合征各项诊断标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S组颈动脉IMT值0.73±0.15mm、斑块发生率15.4%,非MS组分别为0.66±0.16mm、4.8%,两组比较,P均<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4、0.413、0.207、0.166,P均<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及早进行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有助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作者:徐永远;李浙成;胡智星;黄金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科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选择性地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相关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国成;王斌;潘伟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以喘息表现为主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的常见病,以冬春季多见.2005年3月~2007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药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自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作者:朱祖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于2001年11月~2006年10月,应用葵花胃康灵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与法莫替丁治疗的进行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陈成家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