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炎临床观察

陈剑波;黄庆琳

关键词:真菌病, 鼻窦炎, 内镜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不断发展和CT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认识不断深入.根据是否有真菌组织侵袭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将真菌性鼻-鼻窦炎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类.我科于2004~2006年共收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28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少林寺当归饮治疗急性根性神经痛120例

    急性根性神经痛是指由于急性损伤,或在脊柱椎体慢性退行性病变基础上因用力不当等引起的臂丛神经、肋间神经、腰骶神经根部受刺激而出现的相应部位的神经性疼痛.笔者多年来用少林寺当归饮加减治疗该类患者,疗效满意,现取近3年的120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正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1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结合血液流变学和患肢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液黏稠度显著降低,患肢多普勒超声显示患肢血流加快;足部病变疗效增高.结论:高压氧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斯皮仁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严重并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感染的终结果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早期治疗.早期获得真菌感染正确诊断的难度很大,且常长时间的延误.所以,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非常有必要.现将我科2005年10月~2006年2月间的5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邢冲云;俞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肾炎康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MCP-1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肾炎康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病理及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慢性血清病性MsPGN模型.于造模第6周随机分为肾炎康组及模型组,肾炎康组每日灌服肾炎康3ml,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自来水.42天后,观察两组大鼠尿MCP-1及尿蛋白水平,BUN、Scr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尿MCP-1、尿蛋白量、BUN及Sc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病理检查见肾小球肿大,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性增殖,肾小球内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炎康组尿MCP-1、尿蛋白、BUN及Scr虽亦高于对照组(P<0.05~0.01),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比模型组轻,系膜轻度或节段增殖,炎性细胞浸润轻.结论:肾炎康能减轻MsPGN系膜细胞增殖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降低尿中MCP-1及尿蛋白,因而对MsPGN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CP-1有关.

    作者:朱辟疆;解冰;江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白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系茄科植物,又名白毛藤,味苦,性微寒,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尤其对子宫颈癌、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声带癌等有明显疗效.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白英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研究.为此,我们对白英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介绍.

    作者:姚敏丽;孙红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秋季性腹泻,轮状病毒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因素之一.1973年Bishop等首次在患急性胃肠炎婴幼儿的十二指肠活检标本中发现了轮状病毒.

    作者:汤卫红;林丽君;娄昭君;王惠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度颅脑损伤97例急诊救治体会

    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救护,对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现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2月~2006年4月急诊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吴晓君;黄忠;王宏艳;户长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2006年9月~2007年4月采用意大利引进大隐静脉激光治疗仪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05例,并与2005年1月~2006年1月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120例作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洪;胡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大黄(庶虫)虫丸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我院采用中药大黄(庶虫)虫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6例作对照,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苗永定;虞敬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护理

    我院对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67例,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护理后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患者383例.诊断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经精神科专科医生会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47~78岁,平均61.53岁;脑出血27例,脑梗塞40例.

    作者:何建阳;徐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祛痤汤合西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痤疮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本科2004~2006年6月门诊治疗的面部痤疮患者80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作者:周晓楠;余土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慢性下腰痛放射学参数与数字疼痛评分法相关分析

    本课题拟通过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立位腰椎X线平片进行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腰骶角的测量,并结合性别、数字疼痛评分法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放射学参数在慢性下腰痛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

    作者:潘展鹏;丘海胜;戴鸣海;李阳;扬国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30例

    笔者应用普济消毒饮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兰秀聪;樊慧苏;施旭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雷莫司琼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腹腔粘连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采用CO2气腹、全麻药物及全麻相关的操作,使LC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腹腔镜手术.本组预防性应用雷莫司琼合地塞米松,观察预防LC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作者:罗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我院儿科自2003年2月~2006年3月,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对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48小时内未接受任何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分别采用阿奇霉素治疗50例,红霉素治疗48例,比较两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吴金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IGF-1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颅脑损伤患者(脑外伤组)起病后2天内、2周时血清IGF-1的含量,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起病2天内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周时血清IGF-1水平有恢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IGF-1浓度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IGF-1水平可帮助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IGF-1也许能通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保护,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邬东晓;何国龙;金许洪;秦福创;叶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特苏尼与呋塞米治疗水肿性疾病对血钾的影响

    利尿剂在水肿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无可替代,但同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利尿剂,笔者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报道如下.

    作者:李华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的焦虑症,达到达标降压的目的,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焦虑症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高血压病合并焦虑症诊断标准的门诊、住院患者12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焦虑治疗.记录中药治疗前、用药第21天、住院患者出院时、门诊患者迟后焦虑症转归及血压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第21天,焦虑症显著改善(P<0.05~0.01);治疗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88%,对照组76%,但两组比较,P>0.05.两组住院患者出院时和门诊患者迟后血压值及焦虑症转归情况与上述相近.结论:中药治疗高血压合并的焦虑症疗效肯定,对达标降压有益.但降压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对照组一般的心理疏导和某些主要用于降压的药物也有抗焦虑作用有关.部分患者焦虑症可能是高血压或症状长期持续存在的结果,抗焦虑治疗后只有焦虑症状减轻或消失,而血压的降低和维持效果则不显著.

    作者:郑凤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丹参酮ⅡA对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黏滞度明显增加.从而造成肺动脉高压及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进一步加重缺氧,导致严重的右心衰或全心衰.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原因之一[1].

    作者:吕勇焕;王平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不同术式治疗Ⅲ、Ⅳ期痔复发率的比较

    为比较吻合器施行的PPH(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与手工所做的PPH加痔核外剥内扎术、及作单纯痔核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痔362例的术后复发率差异,现将比较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振理;朱子宜;宋伟;陈永胜;茅一民;赵玉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