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萍萍;马进
为了了解杭州市下城区入托幼儿血铅水平,正确评价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我院2005年6月~8月,对入托适龄幼儿363例进行血铅检测(家长自愿),以探讨幼儿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的特点,为预防铅中毒提供干预手段.
作者:毛和君;章岚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只能依靠用药后肿瘤的缓解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来获得疗效信息.当得知所应用的化疗药物无效时,患者可能已经失去了尽早获得有效治疗的机会,延误了病情.同时,应用昂贵的化疗药物也造成了经济的损失.
作者:刘非;刘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肺栓塞(PE)又称肺动脉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急性肺动脉栓塞因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常误诊及漏诊.现回顾性分析确诊肺栓塞患者7例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许亮;王蓓;包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自2004年6月~2005年7月,以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0 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增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软组织损伤临床较多见,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易复发.用TDP电磁波治疗器(神灯)、万通筋骨片、鲁南贝特联用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巨建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在异丙酚静脉麻醉前予含服米索前列醇实行无痛人流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股骨头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折.此类骨折多为强大高速的暴力所致,伤情复杂.我院自1996年1月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1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建良;任忠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栀黄散为宁波陆氏伤科的祖传秘方.该方将<证治准绳>中的四黄散加以变通,用栀子易黄连,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在临床外用治疗骨伤肿痛(皮肤未破损者)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现将其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朱婕妤;郑继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笔者近来采取传统针刺配合舒缓的轻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肺结核诊断明确而忽视了肺癌的存在,容易造成漏诊漏治.笔者就2000年1月~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45例进行分析.
作者:应静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于2004年6月~2005年11月,用肿节风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33例,单纯化疗32例,并对其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於伟民;周丽红;徐益元;李廷;陈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上虽然有许多降压药物能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其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功能.缬沙坦(Valsattan)是新一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亚型拮抗剂,与氢氯噻嗪同时应用疗效更佳.为了解其降压效果和安全性,笔者对门诊患者60例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黄亚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4年9月~2005年9月,我院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杰;施监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肝硬变是一种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病情反复发作,尤其是失代偿期患者对疾病的难治性与预后有所了解,不少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以致情绪焦虑,给治疗带来困难,也可使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
作者:周志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Pilon骨折是涉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及胫骨骨折的7%~10%[1].该损伤类型复杂,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我院自1996年8月~2005年12月,根据骨折端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采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治疗胫骨Pilon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吕国强;吴泉州;柳育健;李松强;潘水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国内普遍应用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以减轻喘憋症状,但婴幼儿对酚妥拉明所致的鼻塞非常敏感,常导致烦躁不安.因此我们对婴幼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与口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红霞;李赛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血浆ET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下降,NO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上升(P<0.01),两者变化的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浆ET和NO含量的动态变化,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调节ET/NO平衡减轻脑缺血,保护脑损伤.
作者:李惠萍;陈寿权;黄唯佳;程俊彦;李章平;王明山;王万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心络胶囊(以下简称通心络)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究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本研究旨在观察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沈建瑾;王敏;黄进宇;姚强;黄世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47例(脑梗死28例,脑出血19例)和健康体检者22例.抽取空腹8小时后的清晨静脉血3ml,分别进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检测.结果: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胆固醇分别为5.61±0.87mmol/L、3.98±0.58mmol/L,甘油三酯分别为2.05±0.62mmol/L、1.04±0.29mmol/L,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3.19±1.06mmol/L、1.60±0.43mmol/L,两组比较,P均<0.01;载脂蛋白A脑卒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3±0.27mmol/L、1.54±0.15mmol/L,P<0.01;脑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脑出血患者,分别为3.52±1.01mmol/L、2.87±1.13mmol/L,二者比较,P<0.05.结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载脂蛋白A降低均与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更显著.
作者:张淑青;刘生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三七醇提液对荷瘤肝转移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肿瘤肝转移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参三七醇提液对荷瘤肝转移小鼠血清低切和高切全血黏度的影响.结果:参三七醇提液可以降低荷瘤肝转移小鼠的低切全血黏度,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高切全血黏度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参三七可改善荷瘤小鼠的血液高黏状态,使之接近正常小鼠的全血黏度,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因血细胞堆积,血流过缓而引起的癌栓形成,从而抑制了肝转移的发生.
作者:陈培丰;刘鲁明;宋伟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