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

江金彪;陈弘;吴福根;邵爱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害, 参麦注射液
摘要: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常合并心肌损害.我们自2002年6月~2004年5月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咯血的中药治疗

    笔者近十几年来应用中药治疗肺结核咯血33例,取得满意疗效,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咯血病人均属Ⅲ型(浸润型)活动性肺结核,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21~85岁,平均49岁.咯血病程1天~1个月,平均6.3天,33例中痰菌阳性17例,阴性16例,伴有结核性空洞8例,肺结核性胸膜炎2例.

    作者:陈宏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旁路内引流术治疗晚期胆管癌

    胆管癌的切除率虽低,但因其生长缓慢[1],有些病变已不能切除者仍可行姑息手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现将我院1991年10月~2002年2月间行旁路内引流术治疗的胆管癌(不包括胆囊癌、壶腹部周围癌)18例的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许增宝;沈新云;庄连奎;赵炎;陈建华;杨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200例

    我院儿科于2001年5月应用经皮给药肺炎治疗仪佐治小儿肺炎200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民;徐淑枫;邬振飞;吴珠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参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人参对全身麻醉快诱导期间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人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人参组术前服用人参,对照组术前不服用人参.分别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后,插管后0、1、2、3分钟时SBP、MAP、HR,观察ECG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SBP、MAP、HR波动幅度和ECG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服用符合适应症的适量人参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无显著影响.

    作者:曹临波;王秋生;郭永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鱼腥草素钠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50例

    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表现为喘憋、喉间痰鸣等,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新鱼腥草素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信光;陈波;王庆丰;沈素娟;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通心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

    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1月~2003年7月期间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患者67例,采用通心络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赵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氯沙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抗凝治疗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32例PN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强的松、肝素以及降脂、利尿、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氯沙坦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系统几项临床常见指标加以比较.结果:氯沙坦组抗凝治疗8周时与2周时比较D-D、FDP显著下降(P<0.05),高凝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缓解,且与氯沙坦疗程成正比;组间比较,8周时Fbg、FDP显著下降(P<0.05,P<0.01),高纤维蛋白血症明显缓解.结论:PNS活动期多存在高凝状态,肝素抗凝治疗能有效缓解PNS患者高凝状态;加用氯沙坦可进一步减少微循环血栓形成,促进微血栓溶解,增强抗凝治疗效果,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速度.

    作者:熊璟;李航;周全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85例

    笔者近5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尿路感染8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颅底骨折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

    颅底骨折所致面神经麻痹大多为颞骨岩部及乳突部骨折引起,发生率约3%[1].伤后4天出现症状者诊治为迟发性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迟发性面瘫).常规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因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禁忌症较多,我们自1998年3月~2004年2月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2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沈一问;宋惠明;贺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龙珠软膏外敷预防皮肤脓肿形成

    从1997年7月~2003年6月,我院对皮肤疖肿初起患者用龙珠软膏外敷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皮肤疖肿患者428例,男244例,女184例,年龄15~35岁262例,36~55岁112例,56~65岁54例.臀部232例,颈部136例,四肢60例;单发344例,多发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用龙珠软膏外敷)248例,对照组(用鱼石脂软膏外敷)18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本相似.

    作者:杜成忠;墙登梅;江剑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活血通脉胶囊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肾脏病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胶囊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肾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人缺血性肾脏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以常规西药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及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降血压和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活血通脉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脂、肾功能、肾体积及肾动脉狭窄(RAS)程度等改变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人缺血性肾脏病患者经长期使用降血压,降血脂及抗凝等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加用活血通脉胶囊可进一步改善血压、血脂,减少胆固醇结晶,抑制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肾动脉硬化斑块消退,且服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费玉明;徐文姬;卜惠姣;徐玉芳;李岳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咪达普利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疗效观察

    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导致靶器官损害表现之一,是心血管事件公认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有效降压、逆转左室肥厚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咪达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作者:潘辉年;潘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低血糖致偏瘫2例分析

    笔者收治低血糖致偏瘫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男性,62岁.因口齿欠清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天入院.患者2天前晨起被家人发现其讲话欠流利,时有流涎,无头痛、呕吐及四肢活动障碍.次日晨起自觉右侧肢体乏力,活动受限,即送本院就诊.查体:脉搏78次/分,血压14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伸舌右偏,颈软,右侧肌力Ⅲ级,右侧巴氏征(+).

    作者:蓝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护理

    我院自2003年9月~11月,内镜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10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金霞;田伟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对病毒性肝炎血清蛋白代谢异常的认识

    在中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着)发展的过程中,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血清蛋白中白蛋白(A)、球蛋白(G)异常,主要表现为A降低与G升高,亦可导致总蛋白(P)降低与A/G比值降低甚至倒置.促使A、G恢复正常是我们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中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现将中医对其的相关认识小议于下.

    作者:陈丽;周忠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77例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单纯西医治疗奏效慢、疗程长,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良好.现将77例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圣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乌甲素合芬太尼手术镇痛作用比较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合芬太尼用于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B组),芬太尼组(F组),高乌甲素+芬太尼组(BF组).观察三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评分F组明显高于B组和BF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用于病人术后镇痛,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病人术后镇痛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田先平;方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型痤疮100例

    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方法综合治疗脓疱型痤疮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彩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7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肝病严重危害母婴生命.由于妊娠的特殊生理学变化,合并重症肝炎的预后尤为凶险.现将我院近年来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傅益斌;韩东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乌甲素合芬太尼不同配伍术后镇痛作用比较

    高乌甲素(布拉诺)作为一种我国首创的新型镇痛药,临床使用广泛.为寻求一种合理的高乌甲素结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持续泵注镇痛配方,我们对骨科术后病人80例分四组观察不同配方的术后镇痛效果,以期找到一种较佳的布拉诺结合芬太尼术后静脉持续泵注镇痛的配方.

    作者:曹临波;单闯;毛君鹏;王秋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