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77例

叶圣国

关键词: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单纯西医治疗奏效慢、疗程长,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良好.现将77例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药理研究进展

    银杏Ginkogo biloba L.是世界上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银杏叶性甘,味苦、涩、平,归心、肺经.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中医主要用于治疗肺虚咳嗽、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等[1].

    作者:姚碧文;陈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西沙必利加沉香化气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5%~22%[1,2],约占消化内科门诊的 1/3~ 1/2[3].我们采用西沙必利与沉香化气丸联合治疗便秘型IBS26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福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忽略性横位分娩50例临床分析

    忽略性横位是产科不利的胎位.现就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锡加索大区医院产科在2003年8月~2004年2月期间所发生的忽略性横位50例的分娩处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良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乌甲素合芬太尼手术镇痛作用比较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合芬太尼用于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B组),芬太尼组(F组),高乌甲素+芬太尼组(BF组).观察三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评分F组明显高于B组和BF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用于病人术后镇痛,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病人术后镇痛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田先平;方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隐匿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3例分析

    我院从2000年以来共收治隐匿式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MF)[1]中毒患者23例.现将中毒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宁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抗氧化失衡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约4%~6%.国外研究证明,机体氧化特性增加与COPD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密切相关[1].我们检测了COPD患者60例血浆MDA、SOD、GSH、GSH-Px的变化,以探讨其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COPD的抗氧化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朱渊红;王真;王新华;蔡宛如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常合并心肌损害.我们自2002年6月~2004年5月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金彪;陈弘;吴福根;邵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对病毒性肝炎血清蛋白代谢异常的认识

    在中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着)发展的过程中,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血清蛋白中白蛋白(A)、球蛋白(G)异常,主要表现为A降低与G升高,亦可导致总蛋白(P)降低与A/G比值降低甚至倒置.促使A、G恢复正常是我们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中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现将中医对其的相关认识小议于下.

    作者:陈丽;周忠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误咽骨块类食物致直肠下端黏膜损伤15例

    笔者自1993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因误咽骨块类食物致直肠下端黏膜损伤15例,均经及时恰当的外科治疗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树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316例

    小儿腹泻是2岁内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迁延不愈者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笔者自1991年以来,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该病患儿3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东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药子致肝损害2例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黄药子引起肝损伤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患者女,30岁.因乏力、纳差、呕吐2天,于2001年11月5日入院.入院前因患子宫肌瘤而自行煎服民间验方黄药子30g,鸡内金10g,1日1剂,煎服,连服20天后出现上述症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施海优;王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200例

    我院儿科于2001年5月应用经皮给药肺炎治疗仪佐治小儿肺炎200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民;徐淑枫;邬振飞;吴珠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诺迪康对偏头痛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

    笔者试用口服诺迪康治疗普通型偏头痛患者47例,并对发作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现予报道.

    作者:陆行;郭瞬源;蒋晓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护理

    我院自2003年9月~11月,内镜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10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金霞;田伟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低血糖致偏瘫2例分析

    笔者收治低血糖致偏瘫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男性,62岁.因口齿欠清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天入院.患者2天前晨起被家人发现其讲话欠流利,时有流涎,无头痛、呕吐及四肢活动障碍.次日晨起自觉右侧肢体乏力,活动受限,即送本院就诊.查体:脉搏78次/分,血压14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伸舌右偏,颈软,右侧肌力Ⅲ级,右侧巴氏征(+).

    作者:蓝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7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肝病严重危害母婴生命.由于妊娠的特殊生理学变化,合并重症肝炎的预后尤为凶险.现将我院近年来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傅益斌;韩东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胃炎脾气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脾气虚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胃镜下胃黏膜象,以探求慢性胃炎脾气虚证宏观及微观的诊断要点.方法:根据临床辨证和胃镜确诊慢性胃炎患者9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脾胃湿热证三组,各30例.观察各组脘腹疼痛、面色、口渴、饮食、出汗、寒热、二便、舌象、脉象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胃镜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胃镜下不同的胃黏膜象,并作病理活检.结果:慢性胃炎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为胃脘隐痛、食后胀闷、痞塞、纳呆少食、便溏或腹泻,乏力、四肢酸软,舌淡白或淡胖嫩、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胃黏膜象为:胃黏膜白相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液稀薄而多,色多清白,胃壁蠕动减弱,或有黏膜水肿;病理检查结果:脾气虚证组浅表性胃炎(CAG)、中重度萎缩性胃炎(CAG)分别占46.67%、33.33%,明显高于胃阴虚证组的20.00%和10.00%、脾胃湿热证组的13.3%和3.33%(P<0.05).结论:脾气虚证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证型.

    作者:夏小芳;徐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孕酮联合G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比较甲孕酮联合GP方案与单用GP方案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甲孕酮+GP方案治疗组、GP方案组,各30例.两组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后评定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后进食量及体重变化.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明显低于GP方案组;进食量及体重增加孕酮+GP方案组也优于单纯GP方案组.结论:甲孕酮联合GP方案有效率无明显提高,但毒副反应低、耐受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适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黄伶;李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氯沙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抗凝治疗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32例PN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强的松、肝素以及降脂、利尿、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氯沙坦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系统几项临床常见指标加以比较.结果:氯沙坦组抗凝治疗8周时与2周时比较D-D、FDP显著下降(P<0.05),高凝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缓解,且与氯沙坦疗程成正比;组间比较,8周时Fbg、FDP显著下降(P<0.05,P<0.01),高纤维蛋白血症明显缓解.结论:PNS活动期多存在高凝状态,肝素抗凝治疗能有效缓解PNS患者高凝状态;加用氯沙坦可进一步减少微循环血栓形成,促进微血栓溶解,增强抗凝治疗效果,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速度.

    作者:熊璟;李航;周全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正通丹七片合养胃舒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102例

    2000~2003年笔者用丹七片合养胃苏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0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英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