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黄小萍
忽略性横位是产科不利的胎位.现就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锡加索大区医院产科在2003年8月~2004年2月期间所发生的忽略性横位50例的分娩处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良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妊娠合并肝病严重危害母婴生命.由于妊娠的特殊生理学变化,合并重症肝炎的预后尤为凶险.现将我院近年来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傅益斌;韩东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泌尿外科从1997年3月~2002年1月先后诊治腺性膀胱炎12例,应用电切或开放手术,并于术后行IL-2、结核活菌苗(BCG)膀胱灌注,疗效良好.
作者:刘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抗凝治疗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32例PN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强的松、肝素以及降脂、利尿、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氯沙坦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系统几项临床常见指标加以比较.结果:氯沙坦组抗凝治疗8周时与2周时比较D-D、FDP显著下降(P<0.05),高凝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缓解,且与氯沙坦疗程成正比;组间比较,8周时Fbg、FDP显著下降(P<0.05,P<0.01),高纤维蛋白血症明显缓解.结论:PNS活动期多存在高凝状态,肝素抗凝治疗能有效缓解PNS患者高凝状态;加用氯沙坦可进一步减少微循环血栓形成,促进微血栓溶解,增强抗凝治疗效果,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速度.
作者:熊璟;李航;周全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痰瘀辨证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脂蛋白(a)[Lp(a)]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关系.方法:将经CAG确诊的CHD患者82例及CAG阴性者15例,测CAG检查前血hsCRP、DD、Fb、Lp(a)水平.应用CAG的Gensini积分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CHD患者经中医痰瘀辨证后分为非痰非瘀、痰凝心脉、痰瘀痹阻证,分析与hsCRP、DD、Fb、Lp(a)水平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CAG检查阳性者hsCRP、DD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CAG检查阴性者(P均<0.01),CAG检查阳性者Fb、Lp(a)水平与CAG检查阴性者无显著差异(P>0.05).从非痰非瘀、痰凝心脉到痰瘀痹阻,血hsCRP、DD、Fb、Lp(a)水平逐渐增高,Gensini积分亦逐渐增高,血hsCRP、DD、Fb、Lp(a)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hsCRP、DD、Fb、Lp(a)水平可为冠心病痰瘀辨证分型提供依据,冠心病痰瘀辨证分型严重程度也与冠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作者:陈玉婷;胡娟娟;胡申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收治低血糖致偏瘫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男性,62岁.因口齿欠清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天入院.患者2天前晨起被家人发现其讲话欠流利,时有流涎,无头痛、呕吐及四肢活动障碍.次日晨起自觉右侧肢体乏力,活动受限,即送本院就诊.查体:脉搏78次/分,血压14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伸舌右偏,颈软,右侧肌力Ⅲ级,右侧巴氏征(+).
作者:蓝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脾气虚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胃镜下胃黏膜象,以探求慢性胃炎脾气虚证宏观及微观的诊断要点.方法:根据临床辨证和胃镜确诊慢性胃炎患者9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脾胃湿热证三组,各30例.观察各组脘腹疼痛、面色、口渴、饮食、出汗、寒热、二便、舌象、脉象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胃镜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胃镜下不同的胃黏膜象,并作病理活检.结果:慢性胃炎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为胃脘隐痛、食后胀闷、痞塞、纳呆少食、便溏或腹泻,乏力、四肢酸软,舌淡白或淡胖嫩、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胃黏膜象为:胃黏膜白相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液稀薄而多,色多清白,胃壁蠕动减弱,或有黏膜水肿;病理检查结果:脾气虚证组浅表性胃炎(CAG)、中重度萎缩性胃炎(CAG)分别占46.67%、33.33%,明显高于胃阴虚证组的20.00%和10.00%、脾胃湿热证组的13.3%和3.33%(P<0.05).结论:脾气虚证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证型.
作者:夏小芳;徐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肺部小结节灶多数无症状,一般都在健康体检或在其他疾病时作常规胸片检查时发现.现就近几年来体检发现的6例肺部小结节作一回顾分析.
作者:冯国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外伤后癫痫在继发性癫痫发作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部分病例对于传统的抗癫痫药治疗效果欠佳,或因不能耐受传统抗癫痫药的副作用而得不到有效控制.我们对这类患者加用或单用妥泰(topamax,TPM)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文轲;余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约4%~6%.国外研究证明,机体氧化特性增加与COPD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密切相关[1].我们检测了COPD患者60例血浆MDA、SOD、GSH、GSH-Px的变化,以探讨其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COPD的抗氧化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朱渊红;王真;王新华;蔡宛如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约占所有中风类型的67%,致残率非常高,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前列腺素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已有数十年,但以往使用的传统粉针剂90%以上在第1次肺循环时即被灭活,疗效差,且静脉给药血管刺激大,常常给临床应用带来困难.近来研制的脂溶剂前列地尔脂(凯时),抗血栓作用强,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心脏病和血栓性疾病.本研究旨在观察凯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宏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甲孕酮联合GP方案与单用GP方案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甲孕酮+GP方案治疗组、GP方案组,各30例.两组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后评定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后进食量及体重变化.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明显低于GP方案组;进食量及体重增加孕酮+GP方案组也优于单纯GP方案组.结论:甲孕酮联合GP方案有效率无明显提高,但毒副反应低、耐受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适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黄伶;李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底骨折所致面神经麻痹大多为颞骨岩部及乳突部骨折引起,发生率约3%[1].伤后4天出现症状者诊治为迟发性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迟发性面瘫).常规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因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禁忌症较多,我们自1998年3月~2004年2月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2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沈一问;宋惠明;贺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0~2003年笔者用丹七片合养胃苏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0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英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血压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心、脑、肾靶器官的严重损害、因而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本病,不在于单纯降低血压,着重点在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而改善症状,促进心、脑、肾、血管病理改变的恢复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对靶器官损害的保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祝光礼;魏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人参对全身麻醉快诱导期间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人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人参组术前服用人参,对照组术前不服用人参.分别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后,插管后0、1、2、3分钟时SBP、MAP、HR,观察ECG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SBP、MAP、HR波动幅度和ECG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服用符合适应症的适量人参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无显著影响.
作者:曹临波;王秋生;郭永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5%~22%[1,2],约占消化内科门诊的 1/3~ 1/2[3].我们采用西沙必利与沉香化气丸联合治疗便秘型IBS26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福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严重下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以严重喘憋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肺炎.笔者于2003年11月~2004年2月,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以α细辛脑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炳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从1997年7月~2003年6月,我院对皮肤疖肿初起患者用龙珠软膏外敷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皮肤疖肿患者428例,男244例,女184例,年龄15~35岁262例,36~55岁112例,56~65岁54例.臀部232例,颈部136例,四肢60例;单发344例,多发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用龙珠软膏外敷)248例,对照组(用鱼石脂软膏外敷)18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本相似.
作者:杜成忠;墙登梅;江剑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中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着)发展的过程中,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血清蛋白中白蛋白(A)、球蛋白(G)异常,主要表现为A降低与G升高,亦可导致总蛋白(P)降低与A/G比值降低甚至倒置.促使A、G恢复正常是我们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中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现将中医对其的相关认识小议于下.
作者:陈丽;周忠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