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生
笔者自1999年11月~2003年8月,对肺炎等疾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80例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文君;兰水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心脏性猝死(SCD)是突然发生、意料不到而又无法预测的死亡.笔者对1995年3月~2002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猝死患者21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诱因、临床先兆及发病规律.
作者:姚富和;刘洪爱;黄麦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肺炎类型,常呈流行趋势.由于起病急,病情重,加上婴儿呼吸道生理解剖特点,病程往往较长.目前对毛细支气管炎缺乏特效治疗.本组病例主要通过氧气驱动药布地奈德及博利康尼雾化治疗,观察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作者:包玲;朱银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107例,按中医辨证分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观察不同证型的血清HBV-DNA水平、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及其与中医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各证型血清HBV-DNA水平呈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分布,而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HBV-DNA转阴率)呈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分布,湿热中阻型与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血清HBV-DNA水平的高低不是其决定因素.
作者:何炳福;毛水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且大多数为病毒感染,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自今年9月起使用阿昔洛韦治疗120例,并与病毒唑治疗的15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毅;金松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本方对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SODA)、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值及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的影响.方法:TIA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66例分益气养阴活血汤组(治疗组)和阿斯匹林加西比灵组(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检测P-SODA、P-LPO值及PAgT的变化.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2.22%,对照组46.67%,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SODA和P-LPO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和降低(P<0.01~0.05),PAgT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P-SODA和P-LPO值无明显变化(P>0.05),PAgT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有抗氧自由基损伤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作用,对TIA气阴两虚血瘀证治疗有效好疗效.
作者:刘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采用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与植皮手术治疗慢性溃疡,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沈明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是指病人在接受治疗(诊断和手术)时,手术者损伤十二指肠从而引起十二指肠病理生理改变,需按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原则进行治疗者.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如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本组收集各种原因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10例,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陈培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2月~2001年8月采用垂盆草冲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立群;徐晓燕;徐华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MG患者难以耐受麻醉药物和手术,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现选择1994年~2002年MG20例报道如下.
作者:严国章;俞曹平;杜益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进行CT检查是目前常用、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由于颅脑损伤病情瞬息万变,少数病入CT表现与临床病情不尽一致,部分可出现迟发性颅脑损伤,首次CT扫描不易发现,所以CT复查成为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现将我院2001年8月~2002年7月住院治疗颅脑外伤100例的CT及临床检查资料作一分析,进一步探讨CT征象变化、病情与预后的关系及佳CT复查时机.
作者:陈明荣;陈燕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新生儿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永久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对本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银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缺氧间期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参一胶囊的影响.方法:复制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五组,正常对照、低氧高二氧化碳2、4、8周组及低氧高二氧化碳4周加参一胶囊组,每组10只.分别于2、4、8周前后,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肝组织SOD、MDA含量.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大鼠肝组织的SO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MDA显著增加.参一胶囊组与4周组相比,MDA降低,SOD升高.结论:慢性缺氧时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加,参一胶囊有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周嘉鹤;陈彦凡;陈少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胰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在美国占肿瘤致死亡的第4位,我国近20年来其发病率增长约6倍[1].采用中医药治疗胰腺癌有其独到之处,疗效尚理想,现将近10年胰腺癌中医药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宋伟祥;刘鲁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采用中医药治疗肝癌是我国的一大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将其临床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志;陈锐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代谢综合征又名胰岛素依赖综合征.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这一名称并作了定义:糖调节异常或糖尿病和/或胰岛素抵抗,并伴有另外二项或二项以上的成分.如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TG)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中心性肥胖或微量蛋白尿.目前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及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薄弱,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相关的主要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发病率均很高,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王德玉;徐志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髌下脂肪垫损伤是以膝前疼痛为特点的膝关节病变.本病起病缓慢,起初为膝部不适、酸痛、隐痛、膝部冷感、乏力、关节不稳,症状间歇发作,后变为持续性膝前痛,疼痛局限于髌尖部或膝盖周围,半蹲和下蹲时明显.髌下脂肪垫试验阳性.多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无明显差别.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合温针灸法治疗本病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挫伤性前房积血如久不吸收或反复出血,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功能,甚至失明.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Ⅲ~Ⅳ级)[1],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亚琼;夏陈伟;王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病历资料患者女性,14岁,住院号:0092073.因乏力2个半月,发现巩膜黄染2个月,加重4天,于1996年4月22日首次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神倦乏力,半个月后出现巩膜黄染.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咳嗽、皮疹、关节肿痛,尿色深黄.入院时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巩膜黄染,皮肤轻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率110次/min,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2级SM杂音.
作者:陈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自1998年~2002年间,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合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8例,收效显著.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