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经逐瘀汤治疗痛经寒湿凝滞证62例

曹坤

关键词:痛, 经, 寒湿凝滞证, 调经逐瘀汤
摘要:笔者于1999年4月~2000年10月采用调经逐瘀汤治疗痛经寒湿凝滞证62例,疗效满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焦虑症采用针灸、穴位注射、心理治疗及抗焦虑药治疗,并设同期常规治疗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CL-90量表评分的减分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L-90量表评分的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周昭君;杨巧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疏肝健脾活血法调节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研究

    乙肝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1].不少研究证实,肝炎后肝硬化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改变[2,3].但应用中药治疗肝硬变并观察其免疫状态变化的报道甚少,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凫坚;吴嘉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收缩性痉挛58例超声诊断

    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大脑中动脉,对病变动脉的两个不同深度所采集的平均血流速度、频谱、音频进行分析,以提高TCD对颅内大脑中动脉狭窄或收缩性痉挛的诊断率.

    作者:宋莹慧;徐金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REDON引流瓶预防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附282例分析

    目的:评价REDON引流瓶预防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12月123例乳癌根治术后丝线皮肤间断缝合负压引流和2002年1月~2003年3月159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REDON引流瓶负压引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REDON引流瓶负压引流发生皮下积液20例(12.58%),皮肤坏死3例(1.89%).丝线皮肤间断缝合负压引流发生皮下积液47例(38%),皮肤坏死16例(13%).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后REDON引流瓶负压引流促进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有效引流,能减少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建民;丁克峰;邓甬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31例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pigmentary degeneration of the retin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以夜盲、视野逐渐缩窄和在视网膜上出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为特征,目前确切病因不明,尚无特疗效法.我科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中药口服配合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魏建淼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及护理

    我科于2000年1月~2001年12月,使用针刺拔罐加负离子紫外线喷雾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依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哺乳妇女尿DPD/Cr比值与婴儿骨钙代谢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产后42天哺乳妇女的骨代谢状况与婴儿骨钙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1例产后42天哺乳妇女及22例健康非孕妇女的尿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oline,DPD)与尿肌酐(Creatinine,Cr)比值(DPD/Cr),并对照检测其哺乳婴儿的血清骨硷性磷酸酶(BALP).结果:哺乳妇女尿DPD/Cr明显高于健康非孕妇女(P<0.01),其中BALP异常婴儿的乳母尿DPD/Cr明显高于BALP正常者(P<0.01),两者具等级正相关关系(r′=0.8731).结论:哺乳妇女骨吸收增强,宜适量补钙,既能减少自身骨钙丢失,又能保证婴儿的钙需求.尿DPD/Cr可推荐产后哺乳妇女定期监测,指导补钙.

    作者:杨立伟;毛佳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抗凝降粘治疗慢阻肺高粘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丹参联合抗凝降粘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血液高粘综合征(简称高粘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住院慢阻肺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和动脉血气分析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及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和丹参联合抗凝降粘治疗慢阻肺高粘血症,对降低患者血液粘度、缓解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改善心肺功能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俞计明;韩卫华;吴立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病毒性肝炎3292例医院感染分析

    医院感染作为现代医院的重要研究课题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本人对本院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旨在从中找出规律,更好地采取措施,减少感染发生.

    作者:张民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脾外伤保脾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脾脏保留性手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对24例脾外伤患者,3例腹部刀刺伤致胃贯通伤并胰体尾部损伤患者,分别行保留脾脏的不同术式.结果:27例均保脾手术成功,患者术后1.5~3个月在B超及CT下脾脏显像,血中Howell-Jolly小体及空泡红细胞消失,99mTC核素扫描证明脾脏有功能.结论:根据伤者全身状况及脏器损伤程度、部位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保脾术式,可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孙明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2.5%碳酸氢钠口腔清洁效果观察

    用2.5%碳酸氢钠对食管癌术后患者61例进行口腔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翠林;路艳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患者尿液4种特种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4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钙离子拮抗剂治疗(CaA)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每次各20例,疗程7周.并设正常组40例作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组较正常组尿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且ACEI治疗较CaA治疗下降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病存在早期肾损害,尿特种蛋白测定是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可信赖的指标.

    作者:彭健云;胡昌盛;龚仁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1260例的年龄、性别、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相关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绍俭;姜秋泉;邱政;熊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杜冷丁合安定用于无痛人流和康复指导

    人工流产术是计划生育失败的补救措施.过去大多在毫无镇痛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患者在手术时强忍痛苦,易发生心跳加快、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人流综合征.我院自2002年3月起将杜冷丁与安定针用于人流术,临床效果显著.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一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我们根据葛根素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和对醛糖还原酶及蛋白非酶糖基化均有抑制作用的药效作用,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梅芳;林盛;李浙成;李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

    我院妇产科1992年10月~1999年7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儿53例.现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田晓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50例临床观察

    我院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5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3月~2001年3月我院门诊确诊子宫肌瘤且自愿服药者50例,年龄18~55岁.诊断标准均符合高等医药院校<妇产科学>教材.月经过多21例,痛经30例,贫血15例,平均血红蛋白90g/L.无明显临床症状10例.B超示肌壁间肌瘤30例,浆膜下肌瘤14例,粘膜下肌瘤6例.

    作者:郑丽红;宋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低能量氦氖激光鼻腔内照射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清脂蛋白增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用氦氖激光鼻腔内照射治疗高脂血症38例,观察调脂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燕;陈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长必安胶囊对大肠癌手术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长必安胶囊对大肠癌手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大肠癌术后病人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根治手术+术后服长必安胶囊)和对照组(单纯手术)两组,随访观察术后存活与转移死亡等术后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Dukes C期3年存活率70.83%,对照组41.66%(P<0.05).治疗组3年转移死亡率29.16%,对照组66.66%(P<0.01).结论:长必安胶囊可作为大肠癌术后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沈汉澄;朱娴如;罗森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5年~2001年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报道如下.

    作者:金国松;黄孝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