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萍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医疗条件较差,医务人员对支原体感染性疾病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误治.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如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上的疑难病,治疗手段虽多,但疗效欠佳.2003年5月-2007年10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羟苯磺酸钙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玲;叶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轻度的发热,如吸收热,是机体抵抗疾病和外界刺激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临床医生不必遇到发热患者就积极给予退热治疗,尤其是药物退热,因其可能对体温的波动和其他临床征象形成干扰,改变疾病本身原有热型,进而掩盖基础疾病,延误诊断与治疗.一般来说,解热治疗的原则是:对于中等程度以下发热者,主张物理降温为主,如物理降温不缓解,或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高热惊厥的儿童,或有心功能不全、器官衰竭的老年人,再考虑使用药物降温.
作者:于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口腔溃疡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证,治疗药物甚多,但疗效不确切.多年来,运用自制溃疡散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台家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中的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黏膜,晚期可侵犯巳全身所有器官,以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为多见,并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造成很大危害.有些病例可长期处于无症状的潜伏状态,因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作者:周越塑;李安信;陶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发热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除常见于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之外,还可见于肿瘤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和其他一些疾病中.而且,随着各种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热也成为临床上引起发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张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地塞米松是临床应用广泛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常用来治疗过敏性疾病和抗过敏性休克.因此,如果在应用地塞米松等治疗时出现过敏反应,一般很少考虑是地塞米松所致.2004年10月15日,曾遇1例因地塞米松过敏而致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正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快,疾病谱与死亡谱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尚未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又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乡村医生和社区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病及其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在系统介绍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之前,先来看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发病特点.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研究表明,近10%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而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不明,无法明确归类.过去,这类患者通常由内科医师诊治,在大多数分科较细的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或普通内科医师接诊.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科,并将其归于感染科诊治,诊治水平有所提高.
作者:张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湿阻型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属于临床的疑难病症.在临床中,应用萆薜渗湿汤加减治疗湿阻型发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随英;潘亚敏;曹克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也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因缺少临床体征,极易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为提高对基层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现结合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病例7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杜秀丽;范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发热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中西医对其均有较深的认识.中医学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虽各有发热的临床表现,但其所表现出的其他症状与采用的治疗方法迥异.对一些西医治疗不佳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往往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志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压力性尿失禁指当打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病.有研究显示,23%~45%的女性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现将本病的诊治介绍如下.
作者:吴宪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吗啡1.1 适应证 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心肌梗死;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等.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简称呼衰.呼衰按病程分为急性与慢性,以慢性呼衰居多;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Ⅰ型与Ⅱ型,前者只有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后者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李殊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是一名刚刚从业6年的年轻医生.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参加了青岛地区第二批医疗志愿者救援队.这次,青岛地区从100多名志愿者中挑选出4位志愿者,其中3位是乡村医生.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乡村医生这个集体的骄傲.
作者:綦熟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小儿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以炎痒性丘疹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两年,应用氯霉素滴眼液和地塞米松(简称氯地眼水)治疗小儿面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网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