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林
发热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中西医对其均有较深的认识.中医学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虽各有发热的临床表现,但其所表现出的其他症状与采用的治疗方法迥异.对一些西医治疗不佳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往往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志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地塞米松是临床应用广泛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常用来治疗过敏性疾病和抗过敏性休克.因此,如果在应用地塞米松等治疗时出现过敏反应,一般很少考虑是地塞米松所致.2004年10月15日,曾遇1例因地塞米松过敏而致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正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性发热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发热、周期性发热、长期发热及慢性微热等,以急性发热常见.这里仅简述急性感染性发热的诊断思路.
作者:潘伟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无偿献血是临床用血重要的来源.我国<献血法>也已颁布并施行十周年,其中主要的精神就是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国家鼓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作者:叶颖俊;曾华;付慧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小儿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以炎痒性丘疹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两年,应用氯霉素滴眼液和地塞米松(简称氯地眼水)治疗小儿面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网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发热的病因复杂,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并结合动态观察,大多数的发热病因可以查明.以下简述对发热有一定鉴别诊断意义的几个问题.
作者:潘伟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人体的肝脏具有合成、排泄和代谢转化功能,狭义的肝功能试验就是指反映上述肝基本功能的试验,是肝脏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解读肝功能的结果,对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现着重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验的一些内容.
作者:姜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中的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黏膜,晚期可侵犯巳全身所有器官,以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为多见,并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造成很大危害.有些病例可长期处于无症状的潜伏状态,因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作者:周越塑;李安信;陶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宫颈糜烂是广大妇女的常见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微波是目前常用来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但术后恢复时间长,易发生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压力.2007年1月-2007年12月,对经微波治疗的患者给予盐酸环丙沙星及阿昔洛韦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炎症,邻近和远处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本病的病因在欧美主要是酒精性胰腺炎,在我国主要是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
作者:邱冰峰;史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并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为剧烈的运动可以使体内升糖激素水平升高,使血糖升高;同时,过量的运动还可使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在胰岛素不足时,导致酮症酸中毒.
作者:冯建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有婴幼儿因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为做好相关患儿的诊疗救治工作,我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现印发给你们,供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上的疑难病,治疗手段虽多,但疗效欠佳.2003年5月-2007年10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羟苯磺酸钙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玲;叶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第一节 羊水过多1 概述凡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2 000 mL者,称羊水过多.羊水量在数日内急剧增多者为急性羊水过多,数周内形成者为慢性羊水过多.正常妊娠时,羊水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多,后2~4周开始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为800mL.羊水过多时,羊水的外观、性状与正常者并无异样.
作者:周德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腰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滞血瘀所致,当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轻度的发热,如吸收热,是机体抵抗疾病和外界刺激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临床医生不必遇到发热患者就积极给予退热治疗,尤其是药物退热,因其可能对体温的波动和其他临床征象形成干扰,改变疾病本身原有热型,进而掩盖基础疾病,延误诊断与治疗.一般来说,解热治疗的原则是:对于中等程度以下发热者,主张物理降温为主,如物理降温不缓解,或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高热惊厥的儿童,或有心功能不全、器官衰竭的老年人,再考虑使用药物降温.
作者:于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发热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除常见于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之外,还可见于肿瘤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和其他一些疾病中.而且,随着各种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热也成为临床上引起发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张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口腔溃疡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证,治疗药物甚多,但疗效不确切.多年来,运用自制溃疡散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台家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湿阻型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属于临床的疑难病症.在临床中,应用萆薜渗湿汤加减治疗湿阻型发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随英;潘亚敏;曹克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吗啡1.1 适应证 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心肌梗死;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等.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