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张小广
皮下血肿是软组织损伤的常见并发症,血肿多不易吸收,病程长.从2001年-2007年本院采用穿刺引流治疗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邵奎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的好发疾病,容易误诊.我院2004年-2006年对临床疑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超声检查,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提高了诊断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月梅;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改变,高血压和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样,呈不断增长趋势,增长因素与地域、年龄(老龄化)、性别(性别差别比例失调)、饮食、生活习惯等密不可分.
作者:李冬冬;卢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为加强我市个体诊所消毒与灭菌管理,保证消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努力提高消毒灭菌质量,防止交叉感染,我中心于2005年-2008年进行现场采样,检测消毒效果.
作者:王水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扁平疣在皮肤门诊属常见病,以青少年多见,但病情一般不重,病程多不超过5年.笔者于2008年6月2日门诊接诊顽固性扁平疣患者1例,病程长达9年,并且呈全身爆发性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彩云;孙湛博;吴小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基于鼻腔血管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交感神经呈相对抑制状态,从而导致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形成一种以鼻黏膜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鼻黏膜慢性炎症.
作者:贾德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第一节 胎儿窘迫1 概述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旧称胎儿宫内窘迫).它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血清钠<135 mmol/L即为低钠血症.临床上,低钠血症多为复合性,常合并低氯、低钾血症.老年人患低钠、低氯血症时易诱发脑病,症状复杂,导致临床医生误诊或漏诊,增加病死率.
作者:王伟;张小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是妇科不孕症诊治难题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症患者的1/3左右.本症病因复杂,由于炎症造成输卵管内膜破坏或累及管壁,导致纤毛运动和平滑肌舒缩功能障碍,即使手术治疗,术后可能发生再粘连或闭塞等而影响受孕.
作者:刘碧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1月17日出版的<中国日报>报道:中央政府将从明年起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届政府将达到80%的覆盖面和60%的参保率;到2015年下届政府将实现80%的参保率.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对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认识的逐渐加深,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日趋受到关注.多项研究显示,大约有5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由于无症状而多年不被发现[1]518.
作者:张伟华;闫彩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寒冷冬季的来临,脑血管病进入了发病的高危时期.据权威医疗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秋冬季节脑中风发病人群占全年发病人群的近70%,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作者:肇丽群;陈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慢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疾病,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也可因长期饮酒、饮浓茶和咖啡、吸烟、嗜食辛辣、过食生冷、进食粗糙或某些药物刺激所致.
作者:王玉洁;王彦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即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蚊媒传播,流行于复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南亚地区.
作者:张玲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是致死的首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并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镇静催眠药1.1 佐匹克隆1.1.1 适应证用干各种失眠症.1.1.2 注意事项①肌无力患者用药时需注意医疗监护;呼吸功能不全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调整剂量.②使用本品时,应绝对禁止摄入酒精饮料.③连续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突然停药可引起停药综合征,应谨慎.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减弱,合并疾病多等原因,成为结核病易感人群.现将我所治疗的58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金珍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缓慢发生的弥漫性、进行性鼻腔萎缩性病变.不仅仪鼻腔黏膜,而且包括黏膜下血管、腺体,甚至骨膜和鼻甲骨都会出现萎缩,纤维化、鳞状上皮化.黏膜萎缩性病变可发展至咽部、喉部,引起萎缩性咽炎、喉炎.
作者:田颖;李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冻疮是机体局部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等处.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一、具有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并连续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10年以上,现仍在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乡村医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