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8例

胡玉峰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离子导入, 临床观察
摘要: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结合采用自拟中药离子导入给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8例,通过连续18个月的随访,发现综合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肩舒汤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肩舒汤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肩舒汤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配合手法治疗,均治疗7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7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肩舒汤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胡根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藜芦醇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蒽醌萜类E黄酮多酚化合物,于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分离得到,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被认为是具有希望的天然化学防癌剂之一[1].但是机制尚不明.本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HT29、SW480细胞株的处理,研究其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赖丽琴;魏红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浙江金华婺州医学的源起与发展浅述

    浙江金华古称婺州,因时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等8个县,故称“八婺”.婺州医学是指在金华地区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医药学,是当地民众在防治疾病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伟大创造,是婺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婺州医学由中医药传统文化结合婺州地区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疾病谱系,并吸收融合外来医药逐渐形成.

    作者:朱杭溢;傅晓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祛风宣肺通窍方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

    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对此,笔者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临床采用自拟祛风宣肺通窍方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共60例,均为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作者:陆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制利胆退黄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

    笔者对3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在保肝、降酶等治疗基础上,加服自制利胆退黄汤,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仙居县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各种急、慢性黄疸型肝炎共60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或者CT排除肝内外阻塞性黄疸及其他肝胆系统疾病,不具备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其他指标.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喜炎平为主治疗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6例观察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为常见,且常有严重心、脑、肺并发症.近年来,笔者采用喜炎平为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宇璐;陈晓瑾;任白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8例

    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结合采用自拟中药离子导入给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8例,通过连续18个月的随访,发现综合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作者:胡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近代针灸治疗肺结核选穴特点及诊疗规律研究

    目的:分析近代医家针灸治疗肺结核的选穴特点及诊疗规律,为现代针灸防治肺结核等肺系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1898 ~ 1949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收集整理近代针灸文献,统计针灸治疗肺结核的用穴频次,经脉分布,部位特点,腧穴配伍及治疗方法等.结果:针灸防治肺结核文献中共涉及腧穴54个,总频次183次;经脉分布主要集中在膀胱经(腧穴占比26.23%);部位特点以背部腧穴为主(占比43.72%);腧穴配伍以“肺俞—足三里”高,其次是“肺俞—膏肓”;治疗方面,灸法占主导地位.结论:近代针灸治疗肺结核有一定规律,可为现代针灸防治肺结核等肺系疾病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沈思佳;任宏丽;张怡洁;段逸山;莫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拟升板汤联合西药治疗甲氨蝶呤化疗后血小板下降46例

    笔者近年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治疗原则自拟升板汤,治疗甲氨喋呤化疗后血小板(PLT)下降患者46例,与对照组相比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来自本院病房,且都使用了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药.其中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18 ~ 56岁;对照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22~54岁.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牵正散加味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25例疗效观察

    眼肌麻痹主要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眼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出现斜视、复视及眼睑下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容貌.该病病因比较复杂,多为脑血管疾病、炎症、外伤、肿瘤、糖尿病等所致[1].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也日益增多.单纯西医治疗对眼部病症恢复没有很好的疗效.笔者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2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伶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刺络拔罐联合卤米松包敷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卤米松包敷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刺络拔罐联合卤米松包敷36例为治疗组,单用卤米松乳膏外擦36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为38.9%,总有效率为83.3%.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卤米松包敷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陈宁刚;张恋;叶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周郁鸿中西医结合诊治缺铁性贫血学术经验

    周郁鸿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血液病临床工作数十载,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各类血液系统疾病.周教授认为缺铁性贫血病因繁多,除先天失养、饮食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失血、大病久病之外,亦强调需排除肿瘤和药源性因素.周师在临床辨治过程中“首辨病因,合而治之”,同时强调“脾肾同治,中西合用”,常以八珍汤、当归补血汤为底方进行化裁,酌加补肾填精之品,常获良效.

    作者:徐玲珑;王紫齐;吴迪炯;叶宝东;周郁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拟活血扶正汤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预防应用

    目的:探讨活血扶正汤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预防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活血扶正汤口服的42例外伤性手指离断伤患者为观察组,与术后进行常规三抗治疗的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对比.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再植成活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WBV)、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粘度(PV)、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均比治疗前下降,而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血管危象发生率、移植成活时间、优良率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扶正汤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应用中效果良好,血管危象发生率低,患指成活时间短,成活率高,安全可靠.

    作者:金浙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铁皮石斛洋参浸膏对肿瘤生长及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洋参浸膏对肿瘤生长及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3个剂量组,每组20只,同时设阳性对照组(CTX 1mg/kg体重,5、10、15天皮下注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皮下接种小鼠S180肉瘤细胞悬液0.2ml(浓度1×107个/ml)/只,继续常规饲养20天并每天经口给药1次.实验结束,进行血清溶血素、脾淋巴细胞转化、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并将动物剥离实体瘤称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低剂量组对T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提高;对血清溶血素水平未见显著影响.结论:在实验剂量下,铁皮石斛洋参浸膏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

    作者:任泽明;戴关海;童晔玲;陈宇;竹剑平;杨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笔者近年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2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0例病例均来源于本院,所有患者都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伴肢体运动障碍,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痉挛,生命体征稳定并除外严重心、肺、肝、肾疾患及关节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

    作者:李秀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归饮防治模型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右归饮防治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效果.方法:将体重250g、8周龄大的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和右归饮组.除空白组10只大鼠外,均行假体植入模型.造模完成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用生理盐水灌胃,右归饮组和阿仑膦酸钠组均采用灌胃的方法分别喂食右归饮汤剂和阿仑膦酸钠.药物干预10周后取大鼠动脉血和双侧股骨、右侧肱骨、左侧胫骨和第四腰椎组织进行血生化、生物力学、骨密度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右归饮组血清骨保护素(OPG)、血清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显著高于阿仑膦酸钠组(均P<0.05);在组织病理、影像形态学、骨密度、生物力学检测上,右归饮组比阿仑膦酸钠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右归饮和阿仑膦酸钠均能延缓和治疗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而右归饮有更强的抑制破骨、促进成骨作用.

    作者:蔡运火;姚新苗;肖鲁伟;童培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左金丸中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

    左金丸源自《丹溪心法·火六》,功可清肝泻火、开散郁结、降逆止呕.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对胃肠道消化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应激性胃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抑制胃黏膜泌酸功能;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排空等[1-3].左金丸由黄连和吴茱萸构成,现代天然药物化学从其中分别分离鉴定了小檗碱、黄连碱、防己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等化学成分.

    作者:王向娟;干红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头针合并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30例

    笔者采用头针合并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3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5年1月~ 2015年10月针灸科门诊及病房,随机分成两组各30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2 ~ 72岁,平均64岁;病程8~30天.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 79岁,平均68岁;病程7 ~ 28天.所有病人均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中风偏瘫等症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任莉赟;马向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30例临床观察

    笔者从2007年至今采用中西结合标准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共6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检查确诊,病程15~90d;②初步筛查有饮水呛咳和吞咽障碍,且洼田饮水实验Ⅳ、Ⅴ级;③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能够配合康复训练治疗;④自愿参加本研究.

    作者:陈和禾;朱伟新;许美飞;余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肝化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多见于女性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瘀积性肝病,笔者在临诊过程中发现“虚”和“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益肝化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海青;徐建新;谢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