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疗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湿疹30例

谢云芳;邱根祥;徐忠良;许远

关键词:小儿湿疹, 脐疗, 中药外洗, 临床观察
摘要: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症状以皮肤红斑、丘疹、糜烂、渗液为主,是小儿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此,笔者采用脐疗结合中药外洗治疗效果明显,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观察病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中,年龄40d~ 36个月,病程35d ~ 30个月;对照组30例中,年龄46d ~ 40个月,病程40d ~ 35个月.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固肠排毒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浅探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疑难病,郑红斌教授认为其病位虽然在肠,但与中医脾胃关系密切,脾虚毒壅是其重要病机特点.文章从脾虚不运、毒壅肠腑角度阐述了该病的发生机理,明确了健脾固肠排毒法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且基本方法.

    作者:水楠楠;郑红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文章构建了由中医数据库与方剂筛选系统相结合的名老中医临床信息分析平台,利用结构化医案方剂录入模块将临床病例数据化,利用医案方剂分析系统模块进行分析挖掘,形成知识挖掘.应用方面,结合浙江省中医院吴良村教授的门诊病历,开展肺癌疾病关乎中医治疗的医案实例分析.

    作者:翁晓兰;申力;贾佳;吕瑛;陈裕;杨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参苓四逆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4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指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却无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未分型四个亚型,其中以腹泻型(IBS-D)为常见.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与患者的性格偏颇、精神压力大、劳逸失度、生活无序等因素有关[2],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褚娟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伤寒论》营卫不和证机理探讨

    对营卫不和这一病理概念,《伤寒论》中涉及到的条文有4条,分别为“阳浮而阴弱”(第12条)、“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第53条)、“此卫气不和也”(第54条)、“此荣弱卫强”(第95条).金代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用“营卫不和”概念解释太阳中风伤寒证候的形成,始有“营卫不和”一说.后世对“营卫不和”的实质认识不一,甚至日本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认为“论中凡言营卫诸条,皆非仲景辞气,乃叔和之言”,主张删去.

    作者:江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自拟抗敏止咳方治疗过敏性咳嗽50例临床观察

    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或特殊类型.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笔者采用自拟抗敏止咳方治疗该病50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本科门诊患者10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大58岁,小22岁,平均年龄为35岁,病程长1年半,短2月;对照组50例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大59岁,小25岁,平均年龄为37岁,病程长1年,短2.5月.

    作者:胡镜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补肾祛瘀汤加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创伤后废用性骨质疏松症30例

    目的:探讨补肾祛瘀汤加减治疗创伤后废用性骨质疏松症(DOP)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病例90例,随机单盲分为三组:A组:进行基础治疗;B组:基础治疗+阿仑膦酸钠口服;C组:基础治疗+自拟补肾祛瘀汤加减口服治疗.通过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VAS评分以及第二腰椎、受伤侧桡骨远端、股骨颈骨密度值,探讨中医分型治疗的疗效.结果:C组治疗后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25-(OH)D3均增加,骨密度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治疗后C组VAS分值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型治疗创伤后DOP短期疗效明显;对于创伤后DOP的疼痛症状治疗,相较阿化膦酸钠片口服更有效.

    作者:倪康裕;姜波;丁璟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柴苓茵郁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是一种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且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笔者于2014年6月~ 2015年11月,应用柴苓茵郁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 2015年11月瑞安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及住院部脂肪肝患者64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

    作者:翁伟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芪七复宫汤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5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比例的增多,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笔者采用自拟芪七复宫汤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50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6月~ 2014年10月选择本院门诊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1-2],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的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作者:蔡宇萍;王靖;陈颖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及神经电生理分析

    目的:通过神经电生理分析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特发性面神经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每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发病后半月、发病后1月行面神经电生理、瞬目反射检查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定.结果:发病半月后中医症状疗效评定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病1月后患健侧面神经CMAP波幅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RI、R2潜伏性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能有效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面神经电生理的恢复,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建龙;曹利民;李红琴;鄢琼;冯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加味黄风汤为主治疗风湿内扰型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DN常见于10年以上病程的糖尿病患者中,病程在20年的DN患者中有4% ~ 17%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近年来,笔者采用加味黄风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风湿内扰型DN30例.获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米乐;张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益气固本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63例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位病因.由于D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在DN的防治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固本中药汤剂治疗DN患者6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明;贾素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疏肝安神汤联合心理干预对焦虑患者失眠症状改善29例疗效观察

    笔者通过观察疏肝安神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焦虑失眠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治疗的焦虑性失眠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9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2 ~ 67岁,平均52.54±11.68岁;病程6~22个月,平均11.54±5.37月;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4 ~ 69岁,平均50.37±10.49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2.86±6.54.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元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侯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孙呈祥运用宫廷理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浅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膝关节退行性变疾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是指膝关节关节面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变及结构紊乱,伴随软骨下骨质增生,软骨剥脱,从而使关节逐渐破环、畸形,终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1].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痹症”范畴[2].孙呈祥教授师从北京著名正骨专家、宫廷理筋术祖师刘寿山先生,是宫廷理筋术学术继承人.他认为其病因主要归结于感受外邪(风、寒、湿)和脏腑亏虚(肝、肾、脾)两个方面.在治疗中秉承宫廷理筋术特色治疗理念,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疗效肯定.笔者有幸侍诊于孙呈祥教授身旁,聆听教诲.现将其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总结分享,介绍如下.

    作者:王婧;孙文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益气通络化痰方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化痰方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64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抗血小板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化痰方.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PCI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12.5%,对照组为46.88%,两组再狭窄率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益气通络化痰方联合抗血小板药物能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改善中医症候,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唐艳艳;方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脐疗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湿疹30例

    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症状以皮肤红斑、丘疹、糜烂、渗液为主,是小儿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此,笔者采用脐疗结合中药外洗治疗效果明显,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观察病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中,年龄40d~ 36个月,病程35d ~ 30个月;对照组30例中,年龄46d ~ 40个月,病程40d ~ 35个月.

    作者:谢云芳;邱根祥;徐忠良;许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王坤根治疗风热盗汗验案举隅

    王坤根主任中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治学严谨,临床擅用经方治疗诸多中医内科疾病.王老认为,盗汗病因复杂,世人所见阴虚盗汗者多,误以为盗汗皆属于阴虚,实则外感亦可致盗汗.笔者随王老侍诊时见一风热外感盗汗之病例,颇受启发,兹记叙于下.

    作者:苏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自拟健脾调肝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56例临床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亚型又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多见[1],其特征为肠道虽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对刺激生理反应过度,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肛门坠胀感、粘液便等.本病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自拟健脾调肝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洁;熊学英;吴凤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倪康裕辨治骨伤病经验拾萃

    倪康裕主任中医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倪康裕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倪老师深研博究医道,精探明识医理,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疗效突出,特别在骨伤科疾病治疗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沈军;傅国海;姜波;陈林;倪康裕;李飞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甘草干姜汤合二陈汤治疗溺水后肺不张1例

    笔者以甘草干姜汤合二陈汤治疗溺水后肺不张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患者,男,11岁.溺水后意识不清1年,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2015年2月23日入院记录情况:患者因溺水后发热、咳嗽、气急3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2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9/65mmHg,神志不清,喉间可闻及痰鸣音,双侧胸廓对称扁平,双肺呼吸运动度急促,三凹征明显,触觉语颤不配合,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肺部广泛湿性罗音及哮鸣音.

    作者:赵杰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FOLFOX化疗联合扶正消积汤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疗效分析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结肠癌极易出现远处转移,运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案无法对病灶进行根治性切除,因此以静脉化疗为主、辅以局部外科治疗是当前应用为广泛的治疗方案.在新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中,FOLFOX化疗已成为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标准化疗方案,但因极易引起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使FOLFOX化疗方案受到限制,因此探索其他方式辅助化疗成为当前中晚期结肠癌化疗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杨益;许永萍;张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