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李瀛;高慧娟;俞建松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 持续被动活动, 中药熏蒸, 康复训练
摘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39例,获效良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膝关节僵硬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5天~9个月,平均3个月.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疏肝活血化斑汤治疗黄褐斑31例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褐斑”,一般青春期后发病率增加,育龄期妇女尤为常见.是一种常见的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对此,笔者应用中药治疗31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中17例显效(色素沉着明显减退,面积减少70%以上),11例有效(色素部分消退,面积减少50%),3例无效.

    作者:徐安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钩藤提取液抗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特点,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1].笔者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模型,观察研究钩藤提取液(FZA)的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吴晓伟;许晗;钱艳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概况

    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1],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故又称为“五十肩”.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针灸疗法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疗法,其中又以电针使用面广、疗效显著.

    作者:石慧;方剑乔;李邦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上,测定血糖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中血栓素A2(代谢产物为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为6-Keto-PGF1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的血糖、ADP诱导的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中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浆中6-Keto-PGF1.的含量低于正常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大聚集率下降,血浆中TXB2的含量降低,6-Keto-PGF1的含量升高,6-Keto-PGF1比值降低.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能抑制糖尿病大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机制与调节TXA2/PGI2平衡有关.

    作者:钟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李东垣“阴火”理论在缓解化疗毒副反应中的运用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倡导脾胃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被后世推为“补土派”代表.李氏以《内经》理论为依托,提出“阴火”的概念,作为补土派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针对接受化疗患者的病情特点,运用李氏“阴火”理论指导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辨证用药,临床效果较好,现分述如下.

    作者:郭俊华;黄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72例临床观察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湿疹,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132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无器质性疾病.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拟定的慢性湿疹标准.

    作者:汪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陈意验案三则

    陈意教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载,临证诊疾、遣药组方,尤为重视调理气机,每获良效.现择其验案三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拟祛风汤加味治疗头痛52例

    头痛乃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见于高血压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疾病.现代医学对头痛的治疗,常乏有效的手段,而中医药治疗该症有较为显著优势.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祛风汤加味治疗头痛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为男性各种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中成药制剂等.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加强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研究十分重要,中医药可能是未来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徐婷;孙大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四逆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NPY、SP、SS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血浆中神经肽Y (NPY)、P物质(SP)和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大鼠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造模,观察四逆散对抑郁大鼠在旷场中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的影响,记录各组大鼠体重以及糖水摄入等指标变化以及四逆散对抑郁大鼠血清中NPY、SP及SS含量的影响.结果:四逆散能缓解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敞箱实验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糖水消耗明显下降等指标.同时能降低抑郁症大鼠血清中的NPY、SS和SP水平.结论:四逆散对抑郁大鼠具有一定疗效,其抗抑郁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中NPY、SS、SP水平有关.

    作者:冯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32例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32例,经随访观察其6月的病情变化,疗效较满意.

    作者:钟连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扶正消积汤治疗晚期肝癌44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经验方扶正消积汤治疗晚期肝癌44例,获效良好.1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均按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通过的肝癌诊断标准[1]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

    作者:王才党;洪小兵;陶毅强;颜云龙;张君利;王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5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观察对象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西药滴眼与注射以及中药局部熏蒸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56例中45例临床治愈,7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86%.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52例

    失眠在临床颇为常见,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且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笑腾;马伟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内外合治早期急性乳腺炎40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内服瓜蒌消痈汤,外敷新癀片结合手法排乳治疗4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脾阴虚证治述略

    脾胃为中土,脾属阴土,胃属阳土.自古医家,言脾阳者八九,述脾阴者一二.叶天士云:“太阴阴土,得阳始运.”临床实例也支持脾病以阳弱为多见,治疗时用阳热之剂,每能获效.然而阴阳是互根的,无阳同然阴无以生,而无阴则阳亦无以化.例如时病因温热、湿热、暑、火等邪袭人,由表入里,由卫入气,先是胃阴大伤,继之累及脾阴耗损.正如《温病条辨》所云:“寒湿多伤脾胃之阳,湿热多伤脾胃之阴,脾属土,虽喜燥恶湿,然燥太过则草木枯槁不荣.”此刻既要清养阳土,也应滋濡阴土,方为万全之策.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1例临床观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许多疾病过程中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通透性而发生的一个症候群.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疗效差,复发率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相结合治疗的方法,对3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银杏达莫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娟;杨朔;胡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梗通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偏瘫30例

    腔隙性脑梗死是以偏瘫为主的病症,为脑梗死中常见的类型.笔者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脑梗通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勇文;陈世新;李可文;谢升着;黄耀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减拨云退翳散治疗老年性蚕食性角膜溃疡49例

    目的:观察加减拨云退翳散加味治疗老年性蚕食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中药加减拨云退翳散加味,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有效率58.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减拨云退翳散治疗老年性蚕食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于红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6年~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20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国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