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52例

陈笑腾;马伟明

关键词:酸甘宁心汤, 失眠, 临床观察
摘要:失眠在临床颇为常见,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且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外洗法在儿童“汗疹”中的应用体会

    痱子是儿童夏天常见的皮肤疾病,又名“汗疹”.该病是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发于盛夏之际,小儿尤其是肥胖儿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症见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如粟米样之红色丘疹,患者自觉搔痒及灼热感,常因搔抓疹破而继发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

    作者:洪佳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内外合治早期急性乳腺炎40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内服瓜蒌消痈汤,外敷新癀片结合手法排乳治疗4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32例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32例,经随访观察其6月的病情变化,疗效较满意.

    作者:钟连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概况

    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1],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故又称为“五十肩”.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针灸疗法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疗法,其中又以电针使用面广、疗效显著.

    作者:石慧;方剑乔;李邦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0例

    笔者自2006年以来,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获效满意,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吕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钩藤提取液抗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特点,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1].笔者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模型,观察研究钩藤提取液(FZA)的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吴晓伟;许晗;钱艳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为男性各种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中成药制剂等.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加强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研究十分重要,中医药可能是未来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徐婷;孙大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外治甲癣40例疗效观察

    甲癣作为一种比较顽固的真菌性皮肤疾患,当今临床多采用抗真菌药物内服并同时外用的治疗方法.但是长时间口服抗真菌药物常伴有多种不良反应,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肾损害,且有价格昂贵、患者负担重等缺点.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外洗及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涂擦的方法,治疗趾(指)甲真菌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立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焦虑与疼痛50例

    焦虑和疼痛,给手术和麻醉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围手术期合理的心理干预和耳穴压豆,已成为术后焦虑疼痛的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我们对胆囊切除患者50例采用心理干预和耳穴压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应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脾阴虚证治述略

    脾胃为中土,脾属阴土,胃属阳土.自古医家,言脾阳者八九,述脾阴者一二.叶天士云:“太阴阴土,得阳始运.”临床实例也支持脾病以阳弱为多见,治疗时用阳热之剂,每能获效.然而阴阳是互根的,无阳同然阴无以生,而无阴则阳亦无以化.例如时病因温热、湿热、暑、火等邪袭人,由表入里,由卫入气,先是胃阴大伤,继之累及脾阴耗损.正如《温病条辨》所云:“寒湿多伤脾胃之阳,湿热多伤脾胃之阴,脾属土,虽喜燥恶湿,然燥太过则草木枯槁不荣.”此刻既要清养阳土,也应滋濡阴土,方为万全之策.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埃病80例疗效观察

    2007年~2009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埃病8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31例,女49例;年龄25~63岁,平均32.5岁;病程3~121个月,平均19.3个月.均为复发病例,临床表现:①眩晕:有无任何先兆而突然发作的剧烈的旋转性眩晕,病人自诉周围物体绕自身旋转,闭目时觉自身在空间旋转.

    作者:许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沈钦荣治骨伤用药心得举隅

    沈钦荣主任中医师为绍兴市名中医.笔者随师临诊3年,获益良多,现将其治伤用药心得作一小结.1补行兼施骨折的三期分治法,给人们辨治骨折带来了方便,但也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骨折后期唯补而已.

    作者:孟永久;胡松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健脾补气润肠汤为主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48例

    直肠粘膜内脱垂是指直肠粘膜松弛、脱垂,排便时形成套叠,堵塞肛管上口,引起排便困难,是出口梗阻性便秘中较常见的一种,绝大部分病人不愿意手术治疗.笔者从2007年~2009年,采用健脾补气润肠汤合注射疗法治疗本病48例,并和单用注射疗法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洁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拟降逆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

    我们自1997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自拟降逆止呃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均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概况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

    作者:朱初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刺结合叩刺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4例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眼歪斜”“面瘫”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于2009年5月~2011年2月,根据《素问·皮部论》有关理论,采用针刺结合叩刺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4例,并设对照组84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鸿;吴丽芳;蔡剑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黄外敷治疗腱鞘炎3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大黄外敷治疗腱鞘炎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30例皆为四肢、关节、肩背腱鞘部位红肿疼痛,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3岁.

    作者:刘国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5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辨证选用加昧射干麻黄汤治疗此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建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刺加动态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8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较高.笔者采用针刺加动态牵引法治疗本病48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贤华;项娟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扬刺”加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5例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指手肘外侧肌腱及骨膜急慢性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的、以肱骨外上髁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笔者采用“扬刺”加温针的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5例,获效理想,兹报道如下.

    作者:陈煜民;厉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