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磊
目的:观察加减拨云退翳散加味治疗老年性蚕食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中药加减拨云退翳散加味,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有效率58.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减拨云退翳散治疗老年性蚕食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于红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眼歪斜”“面瘫”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于2009年5月~2011年2月,根据《素问·皮部论》有关理论,采用针刺结合叩刺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4例,并设对照组84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鸿;吴丽芳;蔡剑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
作者:朱初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倡导脾胃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被后世推为“补土派”代表.李氏以《内经》理论为依托,提出“阴火”的概念,作为补土派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针对接受化疗患者的病情特点,运用李氏“阴火”理论指导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辨证用药,临床效果较好,现分述如下.
作者:郭俊华;黄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痱子是儿童夏天常见的皮肤疾病,又名“汗疹”.该病是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发于盛夏之际,小儿尤其是肥胖儿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症见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如粟米样之红色丘疹,患者自觉搔痒及灼热感,常因搔抓疹破而继发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
作者:洪佳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较高.笔者采用针刺加动态牵引法治疗本病48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贤华;项娟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Lieon综合症.笔者于2006年8月~2009年8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云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经验方扶正消积汤治疗晚期肝癌44例,获效良好.1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均按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通过的肝癌诊断标准[1]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
作者:王才党;洪小兵;陶毅强;颜云龙;张君利;王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沈钦荣主任中医师为绍兴市名中医.笔者随师临诊3年,获益良多,现将其治伤用药心得作一小结.1补行兼施骨折的三期分治法,给人们辨治骨折带来了方便,但也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骨折后期唯补而已.
作者:孟永久;胡松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39例,获效良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膝关节僵硬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5天~9个月,平均3个月.
作者:李瀛;高慧娟;俞建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度大于6.00D的近视,因其多伴有眼轴明显增长及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改变,临床又称为病理性近视,为眼科常见病.黄斑出血是高度近视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慎,常导致中心视力的严重损伤.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目前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型黄斑出血两种.笔者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集单纯性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31例(31眼)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莉;陈国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笔者自2006年8月来,采用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急性期网球肘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宝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也是一种视力损伤严重、预后较差的急性眼外伤.本病常因致伤物穿通眼眶直接冲击视神经或继发于头部闭合性损伤和眼眶部挫伤造成.视神经除受牵拉伤、扭伤和供血血管破裂所致的缺血损害外,还易受骨折变形、骨碎片以及管内或视神经鞘内出血的压迫,从而导致缺血性损害.
作者:王斌;吕颂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观察对象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西药滴眼与注射以及中药局部熏蒸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56例中45例临床治愈,7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86%.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辨证选用加昧射干麻黄汤治疗此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建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陈意教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载,临证诊疾、遣药组方,尤为重视调理气机,每获良效.现择其验案三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姚某案姚某,男,72岁.就诊日期:2001年11月.主诉:咳痰气促,胸闷心悸,下肢浮肿2年余,加重1月余.现病史: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0多年,经常咳嗽咯痰、吐泡沫样的白色黏痰,偶尔痰中带小血块,反复缠绵未愈,常在季节变化时诱发.
作者: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梁尚华;王少墨;裘世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小柴胡汤方乃治少阳证之主方,加减变化多,应用范围广.临床上凡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属邪在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者,皆可使用,不一定诸症都须具备,只要有小柴胡汤见证即可,故日“但见一证便是”.我们近年来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罗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脾胃为中土,脾属阴土,胃属阳土.自古医家,言脾阳者八九,述脾阴者一二.叶天士云:“太阴阴土,得阳始运.”临床实例也支持脾病以阳弱为多见,治疗时用阳热之剂,每能获效.然而阴阳是互根的,无阳同然阴无以生,而无阴则阳亦无以化.例如时病因温热、湿热、暑、火等邪袭人,由表入里,由卫入气,先是胃阴大伤,继之累及脾阴耗损.正如《温病条辨》所云:“寒湿多伤脾胃之阳,湿热多伤脾胃之阴,脾属土,虽喜燥恶湿,然燥太过则草木枯槁不荣.”此刻既要清养阳土,也应滋濡阴土,方为万全之策.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许多疾病过程中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通透性而发生的一个症候群.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疗效差,复发率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相结合治疗的方法,对3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银杏达莫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娟;杨朔;胡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