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佳璇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辨证选用加昧射干麻黄汤治疗此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建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肺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同时为传统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肺络理论基本内涵出发,阐述其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冀为治疗肺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何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褐斑”,一般青春期后发病率增加,育龄期妇女尤为常见.是一种常见的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对此,笔者应用中药治疗31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中17例显效(色素沉着明显减退,面积减少70%以上),11例有效(色素部分消退,面积减少50%),3例无效.
作者:徐安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黄精,始载于晋代《名医别录》,列为上品.中医学认为,黄精性平,味甘,人脾、肾、肺经,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效,长期用于治疗肾虚亏损,脾胃虚弱,肺虚燥咳,体倦乏力等症,并有“血气双补之王”的美称.
作者:胡轶娟;竺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属“腰腿痛”、“痹证”范畴,临床治疗方法众多.笔者采用推拿加补肾通络中药外敷结合TDP照射治疗30例,并与推拿加针刺治疗的30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应彬彬;韩知忖;王国军;黄为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大黄外敷治疗腱鞘炎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30例皆为四肢、关节、肩背腱鞘部位红肿疼痛,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3岁.
作者:刘国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非小细胞肺癌为男性各种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中成药制剂等.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加强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研究十分重要,中医药可能是未来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徐婷;孙大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失眠在临床颇为常见,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且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笑腾;马伟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腔隙性脑梗死是以偏瘫为主的病症,为脑梗死中常见的类型.笔者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脑梗通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勇文;陈世新;李可文;谢升着;黄耀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特点,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1].笔者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模型,观察研究钩藤提取液(FZA)的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吴晓伟;许晗;钱艳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Lieon综合症.笔者于2006年8月~2009年8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云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
作者:朱初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梅尼埃综合征是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内耳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属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自2006~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5例,并与单纯西药组55例相对照,疗效较好,兹报道如下.
作者:张伯兴;邢孟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减拨云退翳散加味治疗老年性蚕食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中药加减拨云退翳散加味,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有效率58.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减拨云退翳散治疗老年性蚕食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于红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也是一种视力损伤严重、预后较差的急性眼外伤.本病常因致伤物穿通眼眶直接冲击视神经或继发于头部闭合性损伤和眼眶部挫伤造成.视神经除受牵拉伤、扭伤和供血血管破裂所致的缺血损害外,还易受骨折变形、骨碎片以及管内或视神经鞘内出血的压迫,从而导致缺血性损害.
作者:王斌;吕颂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39例,获效良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膝关节僵硬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5天~9个月,平均3个月.
作者:李瀛;高慧娟;俞建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笔者自2006年8月来,采用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急性期网球肘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宝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经验方扶正消积汤治疗晚期肝癌44例,获效良好.1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均按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通过的肝癌诊断标准[1]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
作者:王才党;洪小兵;陶毅强;颜云龙;张君利;王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血浆中神经肽Y (NPY)、P物质(SP)和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大鼠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造模,观察四逆散对抑郁大鼠在旷场中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的影响,记录各组大鼠体重以及糖水摄入等指标变化以及四逆散对抑郁大鼠血清中NPY、SP及SS含量的影响.结果:四逆散能缓解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敞箱实验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糖水消耗明显下降等指标.同时能降低抑郁症大鼠血清中的NPY、SS和SP水平.结论:四逆散对抑郁大鼠具有一定疗效,其抗抑郁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中NPY、SS、SP水平有关.
作者:冯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顽固性面瘫一般指周围性面瘫经治两月以上,仍表现为明显口眼斜者.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多由邪客肌肤,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对此,笔者在多年针灸临证中,采用巨刺法为主治疗该病,获效颇捷.今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辛金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