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俞云升

关键词:颈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摘要: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Lieon综合症.笔者于2006年8月~2009年8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Lieon综合症.笔者于2006年8月~2009年8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云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国医大师裘沛然之诊籍(七)

    1姚某案姚某,男,72岁.就诊日期:2001年11月.主诉:咳痰气促,胸闷心悸,下肢浮肿2年余,加重1月余.现病史: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0多年,经常咳嗽咯痰、吐泡沫样的白色黏痰,偶尔痰中带小血块,反复缠绵未愈,常在季节变化时诱发.

    作者: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梁尚华;王少墨;裘世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概况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

    作者:朱初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32例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性头痛32例,经随访观察其6月的病情变化,疗效较满意.

    作者:钟连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52例

    失眠在临床颇为常见,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且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笑腾;马伟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急性期肱骨外上髁炎50例

    笔者自2006年8月来,采用一指禅推法为主治疗急性期网球肘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宝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金匮肾气丸对耳聋豚鼠血清SOD、MDA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方金匮肾气丸对耳聋豚鼠血清SOD、MDA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庆大霉素制作耳聋模型,治疗组给予金匮肾气丸水煎剂灌服,用药10天后,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指标:SOD、MDA含量.结果:豚鼠血清中MDA含量,模型组、治疗组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SOD活性,模型组、治疗组均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SOD活性较模型组有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以降低试验豚鼠血清MDA表达,并能提高SOD活力,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对抗庆大霉素对耳的毒性损伤.

    作者:王枫;赵乌兰;魏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拟降逆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

    我们自1997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自拟降逆止呃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均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内服合灌肠治疗慢性腹泻42例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的复发性腹泻.表现为腹痛、腹泻、反复迁延、久病不愈.本病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范畴.对此,笔者通过内服兼灌肠辨治42例,取效良好.

    作者:王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扬刺”加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5例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指手肘外侧肌腱及骨膜急慢性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的、以肱骨外上髁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笔者采用“扬刺”加温针的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5例,获效理想,兹报道如下.

    作者:陈煜民;厉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拟消痈汤治疗急性睾丸炎51例

    急性睾丸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笔者从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治疗急性睾丸炎患者51例,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痈汤中药口服及外敷治疗,可迅速缓解睾丸剧痛、发热等症状,疗效明显好于43例对照组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尚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挫伤30例临床观察

    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也是一种视力损伤严重、预后较差的急性眼外伤.本病常因致伤物穿通眼眶直接冲击视神经或继发于头部闭合性损伤和眼眶部挫伤造成.视神经除受牵拉伤、扭伤和供血血管破裂所致的缺血损害外,还易受骨折变形、骨碎片以及管内或视神经鞘内出血的压迫,从而导致缺血性损害.

    作者:王斌;吕颂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梗通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偏瘫30例

    腔隙性脑梗死是以偏瘫为主的病症,为脑梗死中常见的类型.笔者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脑梗通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勇文;陈世新;李可文;谢升着;黄耀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鲍严钟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鲍严钟主任中医师临床诊疗男科病三十余年,对于各类常见男科病如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等的诊治,均有高深造诣.笔者有幸跟随鲍师学习,获益匪浅,其诊治慢性前列腺炎时常结合前列腺触诊,并分以下6型辨证论治,临床多获良效.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概况

    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1],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故又称为“五十肩”.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针灸疗法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疗法,其中又以电针使用面广、疗效显著.

    作者:石慧;方剑乔;李邦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外洗法在儿童“汗疹”中的应用体会

    痱子是儿童夏天常见的皮肤疾病,又名“汗疹”.该病是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发于盛夏之际,小儿尤其是肥胖儿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症见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如粟米样之红色丘疹,患者自觉搔痒及灼热感,常因搔抓疹破而继发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

    作者:洪佳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39例,获效良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膝关节僵硬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5天~9个月,平均3个月.

    作者:李瀛;高慧娟;俞建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银红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银红胶囊是由银杏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红景天提取物优化配伍组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叶总黄酮醇苷、银杏内酯、三七总皂苷和红景天苷等,能有效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本实验进一步观察了银红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钟钦;韩奇;童晔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辨证治疗单纯性高度近视黄斑出血临床观察

    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度大于6.00D的近视,因其多伴有眼轴明显增长及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改变,临床又称为病理性近视,为眼科常见病.黄斑出血是高度近视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慎,常导致中心视力的严重损伤.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目前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型黄斑出血两种.笔者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集单纯性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31例(31眼)给予中药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莉;陈国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钩藤提取液抗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特点,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1].笔者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模型,观察研究钩藤提取液(FZA)的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吴晓伟;许晗;钱艳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