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癌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设计与方法

刘丹萍;何小梅;刘红波;樊晋川;李宁秀

关键词:癌患者, 康复期, 生命质量, 质量评价量表, 设计, 患者康复, 癌症患者, 心理障碍, 康复效果, 躯体痛, 国情, 功能, 工具, 程度, 编制
摘要:改善生命质量是癌症患者康复的主要目的之一.良好的康复不仅可大大减轻患者的躯体痛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解除因癌症导致的心理障碍及社会功能衰退.因此生命质量量表作为评价癌症患者康复效果的有效工具[1],正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旨在编制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肠癌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相关文献
  • 肠癌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设计与方法

    改善生命质量是癌症患者康复的主要目的之一.良好的康复不仅可大大减轻患者的躯体痛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解除因癌症导致的心理障碍及社会功能衰退.因此生命质量量表作为评价癌症患者康复效果的有效工具[1],正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旨在编制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肠癌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作者:刘丹萍;何小梅;刘红波;樊晋川;李宁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五种护理杂志文献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现况分析

    通过检索2002年出版的5种护理核心杂志中所有文献,以了解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频率和存在的统计缺陷,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总结护理经验和教训,为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奠定基础,促进护理科研向宽领域、高层次发展.

    作者:杨海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25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研究人群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动态变化,是掌握人群健康状况,制订卫生保健措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而研究医院住院病例死亡情况可以比较快捷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群疾病谱的变化,并且及时准确调整医院医疗工作重点[1].为此,笔者对某综合性医院的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死因分析.

    作者:柳伟伟;孟丽华;王磊;刘素萍;李志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非线性因子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研究

    目的研究非线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方法利用MCECM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利用Louis公式计算标准误.结果统计模拟结果显示估计值与真实值比较吻合,误差较小.结论基于MCECM算法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可用于估计非线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参数.

    作者:郝元涛;方积乾;宋心远;朱淑明;吴少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1~2005年抚顺市公共场所顾客用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近年来我市各类型公共场所顾客用具的消毒情况,完善公共场所日常的卫生监督工作,我们将2001~2005年抚顺市旅店业、娱乐场所、理发业顾客用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宋立;马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OC曲线中佳工作点的选择

    方法介绍ROC曲线对所有可能的阈值作计算显示敏感度和特异度之间相互关系.通过改变诊断界点,获得多对TPR(即灵敏度,sensitivity)与FPR(即1-特异度,1-specificity)值,以FPR为横坐标,TPR为纵坐标,绘制ROC曲线,从而能动态的、客观的反应诊断系统的效能[1].ROC曲线的另一个作用[2]是确定检测的佳工作点(optimal operating point,OOP).ROC曲线包含在所有可能的阈值上所有敏感度和特异度的组合.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估价佳阈值的机会.

    作者:陈卫中;潘晓平;宋兴勃;倪宗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卫生项目评价中的第Ⅲ类错误

    人们对统计里的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都非常熟悉.举个形象的例子,第Ⅰ类错误就是被告是无辜的,法院却判决他有罪;而第Ⅱ类错误是放走了真正有罪的人[1].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错误即第Ⅲ类错误,简称Ⅲ型或Ⅲ类错误.

    作者:章宇;吴擢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对病案的重要性,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计算机输入病案中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谈一点体会.

    作者:全香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疗卫生领域开展基于Web问卷调查的可行性研究

    调查设计是统计研究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问卷调查主要通过直接观察法、直接采访法和间接采访法收集资料[1],但存在成本高、周期长、问卷调查和资料处理任务繁重、难以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干扰等突出问题.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上网单位和个人的迅速增加,一种基于Web的问卷调查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但主要应用在企业的市场调查、用户服务等领域.如何将基于Web的问卷调查应用在医疗卫生专业领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滕文杰;王金才;陈景武;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对应分析在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及不同的生物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微生物4种不同的耐药生物表型及3种不同的基因分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应分析得到R型及Q型因子的载荷矩阵,并在二维图形中显示出表型与基因分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不同的基因分型有相对应的表型.结论对应分析是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进一步扩展,可以在低维度空间直观体现行变量与列变量的关系,能够在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研究中运用.

    作者:张铁军;周晓明;任燕华;张颖华;姜庆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疾病辨证分型及辨证要点的SPSS实现

    在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中,常可得到许多四诊症状学资料,如果将这些资料都看作是主要症状或称为辨证要点,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将使某一证型之辨证要点非常繁琐,不利于临床应用或根本无法应用.如何简化这些资料或是说筛选核心资料即辨证要点而又不失其准确性,保证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采用了logistic回归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杨锦华;曹惠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复测量资料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应用与实现

    目的探讨重复测量资料非线性分析技术、SAS软件NLMIXED过程及在群体药动学的应用.方法结合重复测量数据特点,采用大似然原理进行参数估计,建立非线性混合效应参数模型.结果该模型不仅考虑了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而且也考虑了参数间的非线性,允许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进入模型的非线性部分;可方便地分析随机缺失等非均衡数据;有助于引入其他解释变量时佳模型的选择,更客观地解释其对代谢过程的影响.结论当重复测量资料不满足线性条件时,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更客观地反映原数据特征,挖掘资料蕴藏的信息,弥补线性理论分析非线性重复测量资料之不足.

    作者:罗天娥;刘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池州市2001~2004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水平的一项客观指标,也是研究和制订儿童疾病防治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解我市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自2001年开始,逐年开展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志礼;宁玲;赵行暇;邹武庆;王颖初;方肇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我院病案统计网络系统应用的体会

    在2002年,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我院建立了局域网络系统.本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系统、病案统计系统、门诊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其中病案统计系统是与我们工作密切的一个.在这两年的应用中我对它有以下体会.

    作者:安志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学研究前后测量设计资料差值的信度评价

    目的通过医学研究实例,评价医学研究前后测量设计资料差值的信度,探讨前后测量的相关性及其对差值信度的影响.方法收集13个前后测量设计资料的医学研究实例,信度评价指标采用重复测量差值的标准差、Cronbach α系数和差值信度系数;计算采用可自动执行的SPSS 11.0宏命令.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说明影响差值信度的主要因素.结果 13个实例中,26组的差值信度都比实测值的信度低,其中6组为0信度.结论医学研究前后测量设计资料,如果满足前后两次测量值的方差相等、信度不变,差值信度要低于实测值信度.因此,采用差值作为医学前后测量设计资料的反应变量,需评价其信度大小.

    作者:杜晓晗;徐勇勇;刘丹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庆城市人口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分析

    目的分析200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平均寿命及耗损平均寿命的主要疾病.方法按蒋庆琅法,用Excel软件计算和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结果 200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平均寿命为75.79岁(男73.63岁,女77.94岁).关于平均寿命的耗损,在男性中,以恶性肿瘤严重,为4.06岁;在女性中,以脑血管病严重,为2.47岁.恶性肿瘤对男女居民平均寿命的耗损,均以肺癌严重(男为1.21岁,女为0.63岁).结论为了进一步延长重庆城市居民平均寿命,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关键,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措施.

    作者:刘达伟;许红;曹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试管内受精技术与单胎低体重儿产生关系分析

    自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成功以来,试管内受精(IVF)技术日益成熟.然而,通过试管内受精技术实现妊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自然妊娠.对此种妊娠的过程与结果的研究自然成为国内外众多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IVF组婴儿与正常受孕产生的婴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从而揭示试管内受精技术对单胎低体重儿的产生有何影响.

    作者:李靖岩;刘学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酵母基因调控网络的微分方程模型研究

    目的寻求一种新的描述基因调控网络的微分方程模型.方法建立微分方程并应用于酵母基因的时间序列表达数据,后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微分方程模型所得结论基本与试验结果吻合,并作出了预测.结论该模型弥补了其他线性微分方程模型的不足,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微分方程模型.

    作者:郭波涛;李辉智;王文昌;易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微创介入性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标准化的探讨

    目前临床新技术、新操作的不断更新进步,微创介入性的手术操作治疗由于它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小,伤口愈合快,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越来越多地使用.

    作者:申放;杨延斌;汪满仙;梁粤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圆形分布分析泰安市不同时期麻疹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麻疹曾是严重危害我市儿童身体健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MV)使用前,其发病率一直高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几位,自60年代使用MV后,发病强度逐步得到控制.为了解我市麻疹发病的时间分布规律,探讨使用MV的不同阶段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指导防制工作,本文应用圆形分布理论对1959~2002年发病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石长胜;邵峰;王笃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