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草纲目拾遗》中的红学信史考释

原所贤;暴连英

关键词:本草纲目拾遗, 红楼梦, 信史
摘要: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本草纲目拾遗>是其所编著的<利济十二种医药丛书>中的一种.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病人经治疗缓解后,往往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促进病体康复的关键.自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我们采用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徐青;马卫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补肾降压汤为主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2例--附单用西药治疗28例对照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是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病,为老年高血压发病的特点之一,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因素.笔者自1999年以来在西药降压的同时加用自拟补肾降压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丽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旋降汤治疗顽固性梅核气27例

    笔者于1998年10月~2002年12月用自拟旋降汤治疗顽固性梅核气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锐;孙中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复方雷公藤糖浆治疗红斑狼疮39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免疫复合体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皮肤和肾脏,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是本病特征性标志.患者以年轻女性多见,病因至今不明.西医多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出现全身乏力、口干、心悸、头晕等气阴两虚证候.

    作者:翁益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失疏泄辨析

    众所周知,肝脏在中医学中的主要功能被表述为疏泄,并在人体功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疏泄异常,则上述生理功能即不能正常完成,进而表现出一系列相应的病理变化.对此,以往的文献大都笼统地称为肝失疏泄.但若加考究则不难发现,肝失疏泄实则包括太过与不及两种病理状态.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温肾补肺固本散为主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112例--附单用核酪注射液治疗56例对照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尤以老年人为常见.急性发作期多采用中西药对症治疗,而临床缓解期的治疗对减少急性发作,改善体质,以致根治,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应用温肾补肺固本散为主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112例,并与单用核酪注射液治疗的5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恋乡;沈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附补中益气法治疗40例对照

    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00年3月~2003年6月用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患者48例,并与补中益气法治疗的40例进行了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

    <内经>中有不少篇章运用三阴三阳的形式说明病候,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刺腰痛>、<素问·刺疟>、<素问·诊要经终论>、<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等.在这些篇章中,有的明确提出了足三阴足三阳的名称,有的虽然以三阴三阳统言之,但不难发现,它们的病候多与足六经病候相关.对于以上这些篇章的内容,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其属于足六经理论范畴.

    作者:杨峰;朱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

    笔者自1999年至2003年,应用验方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病人全部来自本院门诊,体温均在39℃以上,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大63岁,小10岁,平均26岁.上呼吸道感染25例,腮腺炎7例,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10例,急性扁桃体炎6例.

    作者:陈建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升胃汤治疗胃下垂78例疗效观察--附补中益气汤治疗78例对照

    胃下垂在内科临床中常能见到,西医对此无特效办法.中医治疗大多主张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但笔者在临床上碰到的病人,往往病程已久,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使用补中益气汤疗效并不满意,且久服往往有助火升阳之弊.从1998年开始,采用自拟升胃汤治疗胃下垂78例,疗效较好,并与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78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拟痤愈汤治疗痤疮700例

    笔者30余年来,临床采用自拟痤愈汤治疗痤疮患者700例,获效甚佳,兹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70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00例,女性200例;年龄小者14岁,大者46岁,以18~30岁居多.

    作者:于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阳和汤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5例--附单用西药治疗35例对照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气道阻塞,换气功能障碍为共同特点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呼吸性疾病,临床上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近年来,笔者运用阳和汤加减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近年来,笔者临床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与息斯敏治疗的68例对照,取效较为满意,兹报告如下.

    作者:王峰;赵兰坤;郭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性味配伍理论是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之一,由于复方配伍实质上是不同性味药物的组合变化,性味配伍理论较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更具有实用性[1].

    作者:赵琰;王庆国;李宇航;牛欣;贾玉森;张冬梅;钟相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运用吴茱萸治疗胃肠疾病的体会

    吴茱萸始载于<本经>,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其功能以散寒燥湿、行气温中止痛、疏肝下气、温中止泻著称.临床主要用于中焦虚寒、寒湿内阻及肝气横逆的胃痛、腹痛、呕吐、吞酸、泄泻等病证.

    作者:王洪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吴茱萸汤治疗肝寒犯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150例

    2000~2002年间,笔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寒犯胃型1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逢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颈椎病辨证论治验案举隅

    颈椎病采用的推拿手法常规治疗常能缓解症状,但复发较多.所以医者使用中药内服方法配合推拿手法,或其他方法者日多.但用单方、专方的多,辨证论治疗的少.笔者运用辨证论治方法,予以中药内服治疗,或配合常规推拿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择病案介绍如下.

    作者:沈肖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方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文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本草纲目拾遗》中的红学信史考释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本草纲目拾遗>是其所编著的<利济十二种医药丛书>中的一种.

    作者:原所贤;暴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古人用槟榔治疗心痛病经验研究

    冠心病在古代主要归属于胸痹心痛类病证范畴.在胸痹心痛类古方研究中显示,槟榔使用频率明显偏高.这可能反应了古人用槟榔治心痛的经验[1].目前一般认识中,槟榔并不常用于治心痛.我们从较具权威的<中药大辞典>、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及2000版<中药学>教材四本书中归纳出该药性味功效及临床适应病证如下.

    作者:方力行;张文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