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敏;施建英;章美芬;林丽萍
总结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伴阴囊血肿在产科的观察及护理.观察要点为重视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早期发现瘀斑和黄疸;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和腹部体征的改变;重视新生儿异常哭闹,注意判断哭声和反应,及时评估和检查:同时观察新生儿首次大小便时间,注意喂养和呕吐情况.因发现及时,本例患儿转新生儿科后又转上级医院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周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6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做好家长参与的安全护理、个体化的营养管理、规范的用药护理、严格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能够缩短病程,改善疾病预后.随访6~13月,6例患儿总体恢复良好.
作者:章毅;陈朔晖;王秀玲;王苗荷;潘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不同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对导管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HA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心静脉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结果显示3d更换敷料与7d更换敷料在穿刺点感染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细菌定植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总体研究结果比较稳定,单个研究不会对结果造成显著影响.结论 3d更换敷料较7d更换敷料能有效降低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管病原菌定植率方面有降低的趋势.
作者:李敏;黄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约为500万~600万,每年新发病例120万~150万,病死率“10/60万~10/120万”,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这无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照顾脑卒中患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生理压力、心理压力等影响着照顾者的心身健康,照顾者良好的心理弹性水平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现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沈丽娟;李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后并发脑疝的急救与护理.护理的重点包括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后的观察与护理,脑疝的急救与护理,做好去骨瓣解压术十颅内压探头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并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45 d的住院治疗,好转出院.
作者:魏慧;杨红燕;陈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活动性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在换药过程中预期疼痛、焦虑和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测评更换敷料前的预期疼痛和敷料移除前、敷料移除时、清洗伤口时、使用新敷料后的疼痛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来评估预期疼痛、焦虑对换药过程疼痛的作用.结果 预期疼痛、敷料移除时、清洗伤口时的疼痛与敷料移除前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焦虑程度与预期疼痛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焦虑程度与平均疼痛呈正相关(r=0.68,P<0.05);预期疼痛对焦虑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2.52,P<0.001);焦虑对平均疼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0.22,P<0.05).结论 焦虑在预期疼痛和疼痛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作者:崔飞飞;王荣婷;何华丽;王芳;吴海英;张菊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联合宫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是重视心理护理,做好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治疗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宫腔镜手术护理及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血β-HCG均下降至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并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金玉明;蔡英如;许正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分娩过程是母亲艰苦的体力劳动和母亲与胎儿的共同运动,在此期间,将消耗许多能量,是孕妇忍受疼痛和体力消耗的过程,需要持续保持能量摄人和精神与情感的支持.WHO明确指出,阴道分娩过程中及时补充能量和液体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技术措施之一,但不建议常规补液[1].如何保障产程中能量的补充,给予产妇产程中恰当的饮食指导是目前讨论的热点.现就国内外产妇产程中饮食管理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田燕萍;徐鑫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35例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孕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做好孕囊穿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35例患者全部保留子宫,保存了生育能力,恢复良好.
作者:叶敏;施建英;章美芬;林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基于罗伊适应模式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生理评估及应用心脏手术患者术前需求调查表进行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者术前面临的刺激源,结合罗伊适应模式制定综合护理干预策略,促进患者术前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赖的适应.结果 8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的焦虑人数27例,明显少于入院当天的46例.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制定综合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
作者:马芳;白阳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冷喷治疗对早期头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早期头面部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冷喷治疗30 min,对照组采取暴露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5 min和30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同时测评患者对应时点体温、心率、呼吸情况,将两组资料各项参数进行组内和组间两两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min和30 min后,两组间视觉模拟评分值进行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喷治疗对早期头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作者:何燕芬;金汉宏;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8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做好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病情观察,重视发热、出血、皮肤黏膜的对症护理,加强用药护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经过治疗护理,7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并发其他疾病,突发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尹旭映;俞伶;赵宏;连江山;朱曼华;毕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德尔菲咨询法确定人工肝支持治疗中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模型的条目.采用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程度及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果 构建包含人工肝基础知识、治疗前健康知识、治疗中健康知识、治疗后置管期健康知识4项Ⅰ级指标并细分42项Ⅱ级指标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专家权威系数0.93,专家积极系数100%,专家协调程度0.198~0.310,第2轮专家咨询的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11~5.00,满分比22.2%~100.0%.结论 构建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宣教内容模型可靠、科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刘烨;王薇;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出院1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刘少琴;付淑珍;吴林丽;曾志红;季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选入云手组与常规康复组各66例,常规康复组依据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云手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再加入太极云手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运动轨迹长度与外周面积.结果 治疗后平衡功能评定、肢体功能评定、患者的运动轨迹长度与外周面积比较,云手组均优于常规康复组.结论 采用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伊仙琼;朱文宗;金永喜;刘薇;施锦雪;郑雪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便利抽样的33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87.13±15.36)分,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工作应激总分为(572.58±36.74)分,工作应激水平较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与护理工作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517,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均处于较高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压力管理培训,促进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的持续发展,以塑造其优秀护理职业素养.
作者:金艳艳;陈海燕;胡雪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领域的质性研究文献质量.方法 检索2002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有关质性研究的文献,分析纳入文献质量,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结果 经分析发现,我国护理质性研究论文在抽样方法、资料收集及分析、伦理审查和提高严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且研究者对质性研究存在认识误区.结论 我国护理质性研究文献存在较多不足,多数护理研究者对质性研究认识较模糊,需进—步提升其认识,以切实推进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发展.
作者:陈婷婷;周云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伤残接受度(acceptance of disability)是指个体对自己伤残状态的接受程度,是个体价值观、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伤残接受度作为新的视角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由于创伤、疾病后引起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导致的残障,会使患者表现出对个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否定、贬低自身健康水平和能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探讨伤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芷;童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睡眠剥夺联合水合氯醛应用于婴幼儿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镇静效果及置管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睡眠剥夺的护理干预联合10%水合氯醛灌肠后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10%水合氯醛灌肠后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时的镇静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送管困难发生率、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 对照组镇静显效、有效例数为20例、14例,观察组分别为32例、12例,两组比较Z=-2.928,P=0.003;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38例,送管困难10例,导管异位颈内静脉10例,观察组分别为44例、2例和3例,两组比较P均<0.05;对照组操作时间(31.98±5.72)min,观察组操作时间(29.09±4.47)min,两组比较,t=2.68,P=0.009.结论 睡眠剥夺联合水合氯醛应用于婴幼儿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可提高镇静效果,提升置管效果.
作者:庄志云;谢丽琴;陈开珠;张宝羡;蔡淑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1例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腿痛趾动综合征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保障患者安全,严防走失和自杀,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规范排铜治疗护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有效控制腿痛趾动综合征发作时的疼痛程度,落实防跌护理;严密观察及防范术后出血,针对血栓形成实施物理和药物预防措施,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15d后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童郑玲;沈鸣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