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坤;周广军;朱小朝
本研究旨在探讨GCS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1].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49例.
作者:熊茂明;陆震;李贺;孟翔凌;耿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交变磁场对肝癌细胞和人肝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肝细胞L-02细胞,随机分成A1、A2组(即RPMI 1640对照组),B1、B2组(游离阿霉素),C1、C2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D1、D2组(阿霉素纳米粒),E1、E2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实验组每组含有0.5 mg/L或等量的阿霉素;除C1、C2组外,其他各组置交变磁场(频率为100 kHz、磁场强度为15 kA/m)中,作用30 min.通过细胞计数、Hoechst荧光染色、DNA蛋白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1)E1、E2组,HepG2和L-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强,DNA梯形带明显,细胞凋亡率分别达40.12%、45.3%;S期细胞分别为39.53%、53.46%,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2)L-02细胞的形态改变、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强于HepG2细胞(P<0.05).结论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交变磁场介导下,对HepG2和L-02细胞产生热化疗协同增效的作用.
作者:贺连香;张阳德;何剪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tat3/Survivn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20 mol/L)转染人结肠癌HT29细胞,噻唑蓝(MTY)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Survivin与bcl-2凋亡家族成员bcl-2、bcl-Xl于bax的表达.结果 Stat3反义寡核苷酸作用HT29细胞72 h后,G1期细胞比率由61.4%上升至75.6%,S期细胞比率由19.4%下降至8.6%,细胞增殖受抑制.凋亡细胞百分比由5.6%增加至22.1%,促进细胞凋亡.Stat3、p-Stag、Cychn D1与Survivin表达下降,bcl-2、bcl-Xl与bax变化不明显.结论 阻断Stat3通路可以抑制靶基因Survivin表达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作者:余力伟;马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雌性大鼠尿动力学研究的新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成年雌性大鼠尿动力学各项参数正常范围.方法 33只成年雌性大鼠乌拉坦腹腔麻醉,尿道内置入2根3 F输尿管导管,分别连接尿动力学检查仪压力传感器及微量注射泵,同时由肛门置入直肠测压气囊管与腹压传感器连接.应用尿动力学检查仪测定大鼠充盈期膀胱压力变化和静态尿道压力图的各项参数.结果 正常成年雌性大鼠尿动力学参数测定值如下:(1)充盈期膀胱压力参数:腹压漏尿点压(ALPP)、喷嚏漏尿点压(SLPP)、排尿压(VP)及膀胱大容量(MBV)分别为(28.06±5.85)、(23.00±5.96)、(25.39±6.23)cm H2O及(1.21±0.52)ml;(2)静态尿道压力图参数:大尿道压(MUP)、大尿道闭合压(MUCP)及功能性尿道长度(FUL)分别为(17.13±4.55)、(14.87±3.77)cm H2O及(14.23±2.64)mm.结论 这种新方法可方便地应用于雌性大鼠的尿动力学研究,更为接近临床所用的方法,因此更具可比性.
作者:胡卫锋;杜广辉;蔡丹;陈园;章慧平;袁晓奕;杨为民;叶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Zhao等[1]提出了心肌缺血后处理(IPo)的概念,即在全面恢复再灌注前反复短暂多次给予再灌、停灌处理对随后长时间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白育庭;闵清;黄翠萍;李奎;高卉;查文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们对外科急腹症患者外周血PCT进行检测,对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体温等炎症指标,探讨PCT在判断外科急腹症患者感染的临床意义[1,2].
作者:蔡磊;马志强;何小东;郑毅;张宁;王学晶;徐英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同系原位全小肠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为对照组、移植组、L-NIL治疗组,每组12只大鼠.对照组行十二指肠造瘘术,另两组均行同系原位全小肠移植及十二指肠造瘘术,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L-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于术后2 d,各组取6只获取肠段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炎性损伤程度,并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各组另6只行小肠传输实验,观测小肠传输功能.结果 移植组呈明显炎性损伤改变,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1.278±0.142)%,(56.33±5.16)%较对照组(0.066±0.016)%,(9.17±3.17%)上调(P<0.01),较对照组小肠传输延迟(P<0.01).L-NIL治疗组炎性损伤程度较移植组减轻,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0.588±0.096)%,(26.17±4.14)%较移植组下调(P<0.01),且小肠传输延迟有改善(P<0.01).结论 iNOS在术后早期移植肠炎症损伤及其引发的肠运动功能障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冯舟;朱理玮;王鹏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探讨Exon-13 2 bp处C/T SNP(rs9282655)和154 bp处C/T SNP(rs1801552)的等位基因和组合分布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相关性,以寻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有明确相关性的等位基因及单体型.
作者:郑涛;张旭;马鑫;李宏召;张军;傅斌;郎斌;许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们采用人大隐静脉组织块法原代联合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对其培养、扩增条件加以摸索,对细胞进行鉴定,获得TEHVs所需的种子细胞.
作者:杨岷後;成少飞;陈长志;朱亚彬;王学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淋巴结微转移对中下段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CK-2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共计661枚淋巴结检测微转移.结果 20例(35.7%)67枚(10.1%)淋巴结检出微转移.20例检出淋巴结微转移者中10例TNM分期提高:Ⅰ→ⅢA 3例,Ⅰ→ⅢC 2例,ⅡA→ⅢB 3例,ⅢA→ⅢC 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半数生存期为(36.90±3.37)个月(95%置信区间:30.29~43.51个月),明显短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的(48.72±2.25)个月(95%置信区间:44.30~53.14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较差.
作者:吴泽宇;万进;赵刚;杨珏;姚远;杜嘉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肝癌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脂质体方法将siRNA转染肝癌细胞PLC、Hep3B.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MIF mRNA和蛋白、MAPK信号分子的表达.噻唑蓝(MTY)比色法、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对重组基底膜(matrigel)穿透能力.结果 100 nmol/L的MIF siRNA使MIF mR-NA表达下调81.3%和89.1%,蛋白水平降低69.50%、72.31%,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细胞增殖率下降16.79%和47.14%(P均<0.05).穿透matrigel的细胞数为51.00±11.27和18.56±4.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磷酸化MAPK下调.结论 MIF siRNA有效抑制MIF表达及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部分通过抑制MAPK磷酸化起作用.
作者:李雯;夏金堂;汪谦;伍兆锋;毕熲;傅新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61*G/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T/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936*T/C基因功能多态性对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伴有和不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结直肠癌患者的EGF 61*G/A,TGF-β1-509*T/C,VEGF 936*T/C基因型.结果 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结直肠癌患者TGF-β1-509*T/T基因型比例(0.0%)低于无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1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VEGF 936*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比例(63.9%和80.6%)低于无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82.6%和9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5.753,P<0.05;等位基χ2=5.275,P<0.05).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结直肠癌患者EGF 61*G/G基因型比例(25.0%)低于无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35.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1,P>0.05).结论 TGF-β1-509*T/T基因型,VEGF 936*C/C基因型或936*C等位基因有助于减少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吴国洋;王效民;Michael Keese;Till Hasenberg;J(o)rg W.Sturm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2(MRP1,MRP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肺耐药相关蛋白(LR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胆囊癌和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18例胆囊癌和36例胆管癌的上述五个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胆囊癌MRPl、MRP2、GST-π、LRP、Topo Ⅱ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72.2%、72.2%、77.8%、61.1%、83.3%,在胆管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6.1%、80.6%、75.0%、69.4%、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1%、15.4%、23.1%、15.4%、30.8%(P<0.05).LRP的表达在胆管癌年龄>60岁组显著高于<60岁组(P<0.05).之外上述指标与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RP1和GST-π、MRP2在胆囊癌和胆管癌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MRP1、MRP2、LRP、GST-π、TopoⅡ在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胆囊癌和胆管癌的原发性多药耐药由多个因素共同诱导.
作者:刘厚宝;金赘杰;沈振斌;童赛雄;王炳生;纪元;侯英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胶原蛋白-硫酸肝素生物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以冷冻干燥法制备胶原蛋白-硫酸肝素生物支架,将支架埋植入大鼠体内,观察大鼠炎症、肝肾功能、免疫反应及支架体内降解情况.结果 实验组大鼠血清WBC、CRP、肝肾功能、体液免疫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口愈合良好;支架在大鼠体内有所吸收.结论 胶原蛋白-硫酸肝素生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唐洲平;陈兴泳;谢雪微;孟祥武;唐荣华;于加省;陈劲草;朱遂强;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在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40只Wister大鼠,观察不同休克时相点(1、2、4 h)VASP磷酸化和肠屏障功能变化(以小肠黏膜组织形态、血浆D-乳酸含量反映),及VASP磷酸化激动剂环磷腺苷(cAMP)对休克2 h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1)正常组VASP磷酸化水平很低(0.021 ±0.004),休克1 h时增高(0.145 ±0.011)(P<0.01),2 h后降低(0.108 ±0.010)(P<0.01);休克1 h肠屏障功能变化不明显,2 h后肠屏障功能显著降低.(2)VASP磷酸化激动剂cAMP可增强休克2 h小肠上皮组织VASP磷酸化(0.169 ±0.030)(P<0.01),减轻肠屏障功能损伤.结论 VASP磷酸化可能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晔;徐竞;刘建仓;张连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聚磷酸钙纤维(CPPF)磷酸钙骨水泥(CPC)、微小颗粒骨复合物体外降解特性及体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将CPPF、CPC、微小颗粒骨按质量比1∶4∶4制成复合人工骨,通过PH值、重量、抗压强度的变化,观察人工骨在pH7.4的37℃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降解性能.通过大体、X光片、组织学观察及力学测试来检测复合人工骨的体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 体外实验证实: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孔隙率为72.1%,CPC/颗粒骨孔隙率为58.2%;扫描电镜显示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的孔径为100~400 μm,CPC/颗粒骨为50~300 μm;两组样品溶液pH值在12周内基本维持恒定;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0~4周重量变化较小,4~8周下降较快,12周为初始重量50%,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在0~6周变化较小,6周后重量下降较快,12周时为初始重量70%;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初始抗压强度9.28 MPa,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初始抗压强度6.21 Mpa,两者有统计学意义.CPPF/CPC/颗粒骨强度在0~4周下降较慢,4周后下降较快,12周时为0.1,8 MPa,CPC/颗粒骨强度均匀下降,12周时为0.24 MPa.体内实验: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生物学性能有望成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作者:周磊;闰景龙;胡春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脱氧胞苷对膀胱癌WI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应.方法 用5-杂氮脱氧胞苷处理膀胱癌细胞株T24和BIU87,RT-PCR检测WIF-1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WIF-1蛋白表达变化,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变化,MTT法检测5-杂氮脱氧胞苷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5-杂氮脱氧胞苷处理72 h后,WIF-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且恢复为启动子未甲基化状态,膀胱癌细胞增殖明显抑制,FCM法检测T24和BIU87的凋亡率分别为(18.2±2.6)%和(17.3±2.7)%.结论 DNA甲基化是导致WIF-1不表达的重要原因,5-杂氮脱氧胞苷可以通过逆转WIF-1甲基化状态而恢复WIF-1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5-杂氮脱氧胞苷有望成为膀胱癌的有效辅助化疗药.
作者:傅斌;郎斌;徐华;马鑫;张军;许凯;艾星;王保军;周辉霞;张国玺;王超;史涛坪;居正华;张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已有转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盛新华;范乃军;高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们通过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体系中加入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的方法体外模拟梗死心肌细胞微环境,观察梗死心肌微环境对MSCs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
作者:赵金超;顾春虎;易定华;魏旭峰;王云雅;王云;陈瑜;康晓军;王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结肠癌RKO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s)家族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甲基化可逆性特征.方法 应用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DNMTs)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肠癌细胞,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T-A克隆及DNA测序法分析RKO细胞CKIs家族抑癌基因p15ink4b、p16ink4a/CDKN2、p21/cip、p27/kip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未经5-Aza-CdR作用的肠癌RKO细胞,其p15ink4b、p16ink4a/CDKN2基因组DNA胞嘧啶(C)保持不变,这提示在其单链DNA中胞嘧啶呈甲基化状态;而经5-Aza-CdR作用的肠癌RKO细胞,其p15ink4b、p16ink4a/CDKN2、p21/cip和p27/kip基因组DNA胞嘧啶均已变为胸腺嘧啶,表明在DNA单链中胞嘧啶已呈去甲基化状态.结论 肠癌RKO细胞周期INK4家族(p15ink4b和p16ink4a/CDKN2)基因的启动子区处于异常的高甲基化状态,而KIP/CIP家族(p21/cip和p27/kip)基因未处于高甲基化状态;5-Aza-CdR能较好地逆转肿瘤细胞INK4家族基因DNA高甲基化状态.
作者:方晓明;姜朝晖;彭佳萍;孙立峰;郑树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