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赵金超;顾春虎;易定华;魏旭峰;王云雅;王云;陈瑜;康晓军;王进

关键词:梗死心肌, 心肌组织, 裂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微环境, 细胞诱导分化, 体外模拟, 培养体系, 方法
摘要:我们通过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体系中加入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的方法体外模拟梗死心肌细胞微环境,观察梗死心肌微环境对MSCs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去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差异.方法 取大鼠坐骨神经39条,分别用甘油(A组)、叠氮钠(B组)、三硝基甲苯(C组)萃取,每组13条.观察萃取神经结构.用A、B、C三组神经支架修复1.5 cm长的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另设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每组10只,术后12周比较五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萃取后A组90%细胞、B、C100%细胞消失,纤维性支架结构A组95%完整;而B、C组仅30%.修复后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电生理A、B、C三组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相当(P>0.05),与D、E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油、叠氮钠、三硝基甲苯等萃取神经可较好地修复坐骨神经缺损,但甘油处理神经为简单.

    作者:卫爱林;陶海鹰;刘世清;彭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多孔碳酸钙陶瓷Ames试验

    目的 对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进行Ames试验以评价其潜在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浸提法制备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生理盐水浸提液.采用标准平板掺入法,计数TA97、TA98、TA100、TA102在4个不同浓度浸提液下,37℃培养48 h后的回复菌落数,测试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MR=实验组回变菌落数Rt/阴性对照组回变菌落数Rc).结果 阳性对照组各菌株回变菌落平均数均超过其相应阴性对照组回变菌落平均数的二倍以上(MRp>2),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浸提液各剂量组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MR均小于2.结论 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不会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提示其无潜在致突变性.

    作者:魏任雄;谭金海;程晋鹏;熊健;徐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瓣膜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原代联合培养的验研究

    我们采用人大隐静脉组织块法原代联合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对其培养、扩增条件加以摸索,对细胞进行鉴定,获得TEHVs所需的种子细胞.

    作者:杨岷後;成少飞;陈长志;朱亚彬;王学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在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在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40只Wister大鼠,观察不同休克时相点(1、2、4 h)VASP磷酸化和肠屏障功能变化(以小肠黏膜组织形态、血浆D-乳酸含量反映),及VASP磷酸化激动剂环磷腺苷(cAMP)对休克2 h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1)正常组VASP磷酸化水平很低(0.021 ±0.004),休克1 h时增高(0.145 ±0.011)(P<0.01),2 h后降低(0.108 ±0.010)(P<0.01);休克1 h肠屏障功能变化不明显,2 h后肠屏障功能显著降低.(2)VASP磷酸化激动剂cAMP可增强休克2 h小肠上皮组织VASP磷酸化(0.169 ±0.030)(P<0.01),减轻肠屏障功能损伤.结论 VASP磷酸化可能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晔;徐竞;刘建仓;张连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天津地区家族性乳腺癌中CHEK2基因突变的研究

    有研究表明,在BRCA1/BRCA2突い变检测阴性的家族性乳腺癌中,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EK2)基因第10外显子上的c.1100delC移码突变可能和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相关[1].

    作者:王忱;史玉荣;宁连胜;牛瑞芳;郝希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Stat3信号转导通路调控Survivin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Stat3/Survivn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20 mol/L)转染人结肠癌HT29细胞,噻唑蓝(MTY)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Survivin与bcl-2凋亡家族成员bcl-2、bcl-Xl于bax的表达.结果 Stat3反义寡核苷酸作用HT29细胞72 h后,G1期细胞比率由61.4%上升至75.6%,S期细胞比率由19.4%下降至8.6%,细胞增殖受抑制.凋亡细胞百分比由5.6%增加至22.1%,促进细胞凋亡.Stat3、p-Stag、Cychn D1与Survivin表达下降,bcl-2、bcl-Xl与bax变化不明显.结论 阻断Stat3通路可以抑制靶基因Survivin表达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作者:余力伟;马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肠癌RKO细胞周期依赖性激抑制因子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人结肠癌RKO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s)家族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甲基化可逆性特征.方法 应用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DNMTs)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肠癌细胞,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T-A克隆及DNA测序法分析RKO细胞CKIs家族抑癌基因p15ink4b、p16ink4a/CDKN2、p21/cip、p27/kip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未经5-Aza-CdR作用的肠癌RKO细胞,其p15ink4b、p16ink4a/CDKN2基因组DNA胞嘧啶(C)保持不变,这提示在其单链DNA中胞嘧啶呈甲基化状态;而经5-Aza-CdR作用的肠癌RKO细胞,其p15ink4b、p16ink4a/CDKN2、p21/cip和p27/kip基因组DNA胞嘧啶均已变为胸腺嘧啶,表明在DNA单链中胞嘧啶已呈去甲基化状态.结论 肠癌RKO细胞周期INK4家族(p15ink4b和p16ink4a/CDKN2)基因的启动子区处于异常的高甲基化状态,而KIP/CIP家族(p21/cip和p27/kip)基因未处于高甲基化状态;5-Aza-CdR能较好地逆转肿瘤细胞INK4家族基因DNA高甲基化状态.

    作者:方晓明;姜朝晖;彭佳萍;孙立峰;郑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DNA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甲基化与纯合性缺失的研究

    为探讨启动子高甲基化与纯合性缺失对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分期分级的关系,我们对45例TCCB患者外周血循环DNA进行DAPK甲基化程度及纯合性缺失情况分析.

    作者:许凯;张旭;张军;傅斌;郎斌;吴振启;艾星;史涛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MK886联合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的治疗作用研究

    我们以裸鼠为载体,选用环氧化酶-2(COX-2)、5-脂氧合酶(5-LOX)均高表达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旨在研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5-LOX活化蛋白(FLAP)抑制剂MK886的抑瘤效果及其协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2].

    作者:时坤;周广军;朱小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胚胎肝细胞移植治疗小鼠肝纤维化

    目的 观察移植胚胎肝细胞减轻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孕14 d的BALB/C小鼠胚胎肝细胞移植到雌性BALB/C小鼠肝脏,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3个月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浓度及肝脏羟基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域蛋白(SRY)表达来确定移植的胚胎肝细胞在肝内的增殖分化.结果 移植胚胎肝细胞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HA和LN的水平(P<0.01).胚胎肝细胞移植组肝脏Hyp含量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移植组肝脏α-SM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胚胎肝细胞移植及诱导肝纤维化3个月后,胚胎肝细胞能增殖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占肝脏的30%~50%.结论 在诱导肝纤维化过程中,移植胚胎肝细胞有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高增殖分化的能力,并有效地减轻肝损害和肝纤维化.

    作者:郑进方;吴昌雄;陈劲松;张震生;肖占祥;邢贻雷;周开伦;梁力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GRIM-19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GRIM-19 mRNA与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GRIM-19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测序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RIM-19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GRIM-19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GRIM-19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GRIM-19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其表达降低及失活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龚龙波;罗学来;王晶;刘双又;龚建平;胡俊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已有转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盛新华;范乃军;高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对非血栓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对非血栓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发病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数据库,记录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在非血栓性下肢CVI中的发生率、静脉造影特征及其主要的治疗方式.结果 1594例CVI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中136例诊断为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占左下肢非血栓性CVI的17%(136/817).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症的特异性较高.39例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患者经髂静脉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并同时行浅静脉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是导致左下肢CVI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治疗左下肢CVI时,应重视左髂静脉压迫的处理.

    作者:陆信武;李维敏;黄英;陆民;黄新天;刘晓兵;殷敏毅;蒋米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利用干细胞来产生胰岛素生成细胞可用于移植,通过基因修饰造血干细胞来防治T1D.

    作者:吕平;刘芳;闫雷;彭涛;刘涛;姚忠;王春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杂氮脱氧胞苷逆转膀胱癌细胞WIF-1基因转录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脱氧胞苷对膀胱癌WI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应.方法 用5-杂氮脱氧胞苷处理膀胱癌细胞株T24和BIU87,RT-PCR检测WIF-1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WIF-1蛋白表达变化,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变化,MTT法检测5-杂氮脱氧胞苷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5-杂氮脱氧胞苷处理72 h后,WIF-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且恢复为启动子未甲基化状态,膀胱癌细胞增殖明显抑制,FCM法检测T24和BIU87的凋亡率分别为(18.2±2.6)%和(17.3±2.7)%.结论 DNA甲基化是导致WIF-1不表达的重要原因,5-杂氮脱氧胞苷可以通过逆转WIF-1甲基化状态而恢复WIF-1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5-杂氮脱氧胞苷有望成为膀胱癌的有效辅助化疗药.

    作者:傅斌;郎斌;徐华;马鑫;张军;许凯;艾星;王保军;周辉霞;张国玺;王超;史涛坪;居正华;张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嘌呤氧化脱氢酶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黄嘌呤氧化脱氢酶(XOD)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同系移植组和异系移植组两组.采用左肾原位移植术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1、4、7 d切取受体左肾,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应用比色法检测移植肾组织中XOD和活性氧(ROS)的活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XOD的表达.结果 异系移植组术后第4、7天呈现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该组各时间点的XOD活力、ROS水平、Banff总分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同系移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系移植组移植肾XOD活力、ROS水平、Banff总分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751,P<0.01).XOD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和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中.结论 XOD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梁东彦;岳中瑾;包军胜;史庭凯;伍莲生;付生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与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61*G/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T/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936*T/C基因功能多态性对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伴有和不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结直肠癌患者的EGF 61*G/A,TGF-β1-509*T/C,VEGF 936*T/C基因型.结果 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结直肠癌患者TGF-β1-509*T/T基因型比例(0.0%)低于无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1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VEGF 936*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比例(63.9%和80.6%)低于无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82.6%和9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5.753,P<0.05;等位基χ2=5.275,P<0.05).伴有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结直肠癌患者EGF 61*G/G基因型比例(25.0%)低于无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35.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1,P>0.05).结论 TGF-β1-509*T/T基因型,VEGF 936*C/C基因型或936*C等位基因有助于减少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吴国洋;王效民;Michael Keese;Till Hasenberg;J(o)rg W.Sturm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鼠脾移植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效果

    目的 比较异位脾移植和原位脾移植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异位脾移植和原位脾移植模型6周后,二期行同源心脏移植,比较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和移植5d后的排斥反应强度.以单纯心脏移植组和心脏移植+环孢菌素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心脏移植+环孢菌素组>原位脾移植组>异位脾移植组>单纯心脏移植组(P<0.05).术后第7天排斥反应强度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测定:心脏移植+环孢菌素组<原位脾移植组<异位脾移植组<单纯心脏移植组(P<0.05).结论 由于脾脏的生理功能与门静脉系统的回流特点有关,较之于异位脾移植,原位脾移植能更为有效地诱导受体特异性免疫耐受状态.

    作者:徐力善;陆朝阳;尹大龙;姚大勇;刘连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下段直肠癌预后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目的 观察淋巴结微转移对中下段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CK-2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共计661枚淋巴结检测微转移.结果 20例(35.7%)67枚(10.1%)淋巴结检出微转移.20例检出淋巴结微转移者中10例TNM分期提高:Ⅰ→ⅢA 3例,Ⅰ→ⅢC 2例,ⅡA→ⅢB 3例,ⅢA→ⅢC 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半数生存期为(36.90±3.37)个月(95%置信区间:30.29~43.51个月),明显短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的(48.72±2.25)个月(95%置信区间:44.30~53.14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较差.

    作者:吴泽宇;万进;赵刚;杨珏;姚远;杜嘉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释放对单个核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的变化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观察MODS发生、发展中HMGB1释放的规律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小鼠MODS模型,用Westernblot法检测病程不同阶段血清HMGB1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HC-Ⅱ类分子,IAb)的表达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CD4+/CD8+).结果 在酵母多糖所致小鼠MODS模型中,当血清HMGB1含量升高时,外周血单核细胞IAb表达量及CD4+/CD8+比值下降;当血清HMGB1含量回复接近正常时,单核细胞IAb表达量及CIM4+/CD8+比值也趋于恢复正常.结论 在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MGB1可能通过影响血中单个核细胞MHC-Ⅱ类分子(IAb)表达及T淋巴细胞的活性参与免疫调节过程,导致免疫失衡或免疫抑制.

    作者:吕艺;陆江阳;赵敏;李志宏;杨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