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图片资料在骨科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中的应用

王彩萍;俞璐璐;刘开燕

关键词:骨科手术, 器械, 图片资料
摘要:观察图片资料在骨科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中的应用效果.对行外来器械内植物植入的骨科手术,术后器械准备护士收集手术工具,并将工具拍成照片制作成图片资料,粘贴到专用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本上,以方便骨科外来器械内植物拆除术术前手术工具的核对.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内容增加图片资料,可保证手术工具数量、配套准确.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换药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换药室管理中的应用体会.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指导下,各外科单元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病区换药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及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3月后,各病区换药室物品管理合格率、环境卫生合格率、使用后物品处置合格率均达预期目标.

    作者:叶铿;姜英华;王一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结29例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预防复发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操作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禁忌证评估,完善患者准备,正确选择通气参数;正压通气治疗中,防止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面部皮肤损伤,减少胃肠胀气;通气治疗后,做好患者一般护理及知识宣教;治疗间歇期,做好出院患者家庭护理和随访,以保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顺利进行.29例患者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无脑卒中复发的症状,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无新发缺血灶及梗死灶.

    作者:王招娣;羊炜霞;虞玉茹;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压疮防范管理程序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

    目的 规范压疮防范管理流程,提高压疮防护质量和管理成效.方法 2010年6月由计算机管理中心和临床护理资讯团队、医惠科技有限公司成员组成课题小组,开发研制“压疮防范管理程序软件”.设立压疮风险识别、压疮评估、防护指南、伤口会诊、质量监控和统计查询模块.软件应用期间,观察护士高危压疮风险评估、压疮评估和防范措施正确率,统计院内压疮发生率及24 h申报率和压疮治愈率.结果 压疮防范管理程序软件应用后,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压疮评估和防范措施落实的准确性都得到提升,分别提高至95.92%、96.57%和94.88%;院内压疮发生率下降至1.94%,24 h院内压疮申报率提高至91.25%,压疮治愈率提高至88.66%.结论 压疮防范管理程序软件促进了压疮防范管理流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压疮的防护质量和管理成效,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王华芬;许彩云;孙红玲;方良玉;陈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正常出院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院外延续护理,包括电话回访、信函沟通和上门访视.评价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用SF-36简明健康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统计出院6个月内失访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完全依从性出院时为33.16%,延续护理3个月为50.28%、6个月后为55.04%;患者F-36简明健康问卷总均分出院时为(81.01±4.45)分,延续护理3个月为(86.69±14.29)分、6个月后为(92.31±15.67)分;6个月内失访率10.10%、疾病复发率为38.86%.结论 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石斐;吴云;王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体会

    总结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体会.通过培训,对儿科病房新入院疑似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主动筛选和疑似隔离,入院后根据病情分室隔离,严格交接班,制定疾病治疗规范,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预防措施的监控.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2.5 d,均治愈出院;病房无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石海明;徐钟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DVT是妇产科手术近期并发症之一,其中良性子宫肌瘤经阴道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6%~7%,经腹子宫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12%~15%,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发生率12%~33%[2],剖宫产患者发生率约为0.61%~1.5%[3].由于DVT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因此,加强DVT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认识与掌握非常重要.现就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胡蝶;冯素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ICC护理问题实例图册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被普遍使用、推广,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由于化疗存在长期性,肿瘤化疗患者常带PICC导管出院,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未按时维护导管而致堵管、脱管、感染等发生[1].良好的遵医行为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2],患者遵医行为差与健康教育有直接关系.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3].目前,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多以单纯的口头说教灌输方式为主,虽然覆盖率100%,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足60%.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本院肿瘤内科对PICC患者采取讲解及看PICC护理问题实例图册相结合的宣教,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燕;丁羽芳;赵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热敏灸缓解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膀胱刺激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敏灸缓解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膀胱刺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小化随机法将59例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灌注化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灌注后40 min,在膀胱区行热敏灸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后30 min、24 h、5 d膀胱刺激症状严重程度及日夜间排尿次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灌注后30 min中重度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灌注后24 h、5 d中重度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日夜间排尿平均次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发生各有特点,缺乏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区热敏灸能减轻灌注药液对膀胱尿道黏膜的刺激,降低膀胱刺激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作者:来光华;朱连珠;朱八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护理

    总结1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有效牵引与固定,掌握持续膀胱冲洗的速度、压力和冲洗液温度,保持三腔气囊导尿管引流通畅,严密观察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过程中出血、膀胱痉挛、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做好三腔气囊导尿管拔管护理.135例导尿管留置1~7 d,平均住院时间11 d,痊愈出院.

    作者:潘裴彩;王小莲;盛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病房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报警设置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法抽查全院14个临床科室使用中的监护仪报警设置情况.结果 使用中的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合格率为18.2%~77.8%,ICU合格率高,存在报警关闭、报警未设置、报警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病房护士对心电监护报警设置思想上不够重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培训,以提高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合格率.

    作者:顾月群;杨敏;殷雅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溴环己胺醇雾化吸入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咳嗽困难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溴环己胺醇雾化吸入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咳嗽困难的效果.方法 将103例气管插管全麻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于术后患者出现喉痒刺激性咳嗽时给溴环己胺醇15 mg加等渗盐水10 ml进行雾化吸入,1次/d,5d为1个疗程;观察组术后第1天给溴环己胺醇15 mg加等渗盐水10 ml进行雾化吸入,1次/d,5d为1个疗程.术后第5天评估两组患者发生咳嗽困难情况.结果 术后第5天,观察组发生咳嗽困难18例,发生率34.62%,其中轻度11例、中度6例、重度1例;对照组发生咳嗽困难34例,发生率为66.67%,其中轻度15例、中度11例、重度8例,经比较,U=3.53,P=0.004.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行溴环己胺醇雾化吸入能有效减少和减轻咳嗽困难的发生.

    作者:庄静波;沈海娟;王运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精神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的体会

    总结社区精神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的体会.制定管理人员遴选标准,对入选护士进行培训后上岗.综合管理方法包括完善患者档案资料,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确定患者社区护理管理等级,分级分层管理,做好患者及监护人员的上门入户随访和集中访视.通过1年综合管理,患者的规范服用口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病情稳定,患者家属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陈文雯;白鹤;宋雅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辅助降温的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疗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辅助降温效果.方法 将12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及支持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疗法辅助降温,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法辅助降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72 h内体温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72 h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61.7%,两组比较,x2=34.702,P=0.000.结论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好.

    作者:解玲芳;胡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实践

    总结流产后关爱服务在7 373例门诊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设置咨询员岗位,制定流产后关爱服务内容和规范的流产后关爱服务流程,完善场地、设施与辅助工具,院内做好流产后关爱服务,出院后定期做好近期和远期随访,评估记录避孕落实、重复流产情况和服务满意度.7 373例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率98.5%,1年内重复流产率2.7%,对医护服务满意度98.2%.

    作者:蔡英如;吴晓杰;成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在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质性研究法及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斐专家咨询法,确立各级指标内涵、评价方法及其权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果 构建了一套包含急诊室和住院病房两部分内容的2项Ⅰ级指标、5项Ⅱ级指标、25项Ⅲ级指标的浙江省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范式.

    作者:沈丽芳;冯志仙;赵雪红;徐红;沈丽娜;徐巧君;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分析80例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主要原因:护士操作时,留置针固定不妥;患儿主动牵拉留置针;家长缺乏留置针维护知识,导致留置针维护不当.规范护士留置针操作,针对不同留置部位加强保护措施,做好家长留置针维护知识宣教,达到预防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目的.

    作者:陈红艳;毕东军;缪滔;蔡玉英;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细化管理在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精细化管理在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成立科压疮管理小组,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找准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针对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化评估环节、上报环节、记录环节、督察环节及奖惩制度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难免压疮的有效上报率95.74%高于实施前的73.81%,难免压疮发生率2.17%低于实施前的18.42%.

    作者:章静;金波;冯敏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话回访在山区服用华法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显示[1],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是目前唯一明确改善房颤所致栓塞的有效措施.但服用华法林在减少栓塞事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尤其是高龄患者,严重时甚至出现颅内及腹腔内出血,且出血多发生于服用华法林12周内[2].由于此时患者多已带药出院服用,且部分患者来自边远山区,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特点,因此,院外延伸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心内科对91例出院服用华法林山区患者给予电话回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玉;邓燕;夏丹;朱雅琴;盛苏萍;杜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家庭康复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7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失访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家庭康复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月末、3月末、6月末、12月末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P<0.01;随着时间的进程,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观察组显效和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评分都有不同程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邵华芳;孙余明;王念莲;张春光;楼建涛;黄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临安市2家综合性医院395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91份,经统计,391名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53.57±1.15)分;3个维度得分中职业自我概念(18.06±1.28)分、职业动力感(17.43±1.14)分、职业获益感(17.08±1.02)分;影响护士职业认同程度的主要因素是职务、工作年限、婚姻.结论 护士职业认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与职务、工作年限、婚姻相关.

    作者:方亚红;陈晓琴;贾仙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