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CM7、Her-2、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意义

康楠;刘智红;莫日根

关键词:乳腺癌, MCM7、Her-2、VEGF,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乳腺腺瘤、瘤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CM7、Her-2、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MCM7、Her-2、VEGF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乳腺癌、15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瘤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MCM7、Her-2、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CM7、Her-2、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30.0%和67.1%,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1),且在乳腺癌组织中三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MCM7、VEGF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Her-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MCM7、Her-2、VEGF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其阳性表达情况可为乳腺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体会

    牙源性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临床上需手术切除治疗,但其手术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如果治疗不彻底,较易复发,因此,首次治疗的方法尤其重要.本文就近年来笔者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方法及防止复发的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21~68岁;其中根尖周囊肿56例、含牙囊肿30例、牙源性角化囊肿4例、始基囊肿6例,囊肿位于上颌骨52例、位于下颌骨44例,与上颌窦穿通者20例.本组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

    作者:黄先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予饮食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予多烯磷脂酰胆碱456 mg,3次/日口服;阿托伐他汀片10 mg,1次/日睡前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中ALT、AST、TBIL均降至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C、TG、LDL-C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临床总有效率达97%.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等指标.

    作者:肖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诊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我院急诊ICU应用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且被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23例患者为观察时象,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从患者气管插管内吸取痰液标本,送实验室培养后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7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68.6%),排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大肠埃希菌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株、肺炎克雷白菌3株、其他革兰阴性菌3株;革兰阳性菌17株(占24.3%),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溶血葡萄球菌2株、其他革兰阳性菌3株;真菌5株(占7.1%).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完全耐药.结论 急诊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临床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者:罗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慢性乙肝由于具有传染性及病程长、治疗时间久、预后差等特点,致使相当多的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而过重的抑郁、焦虑等心理负担不仅是慢性乙肝复发的诱因之一,而且动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严重影响疾病的转归和患者的康复.因此,加强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干预极为重要,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则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不良心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乡镇卫生院护士急救技能考试成绩分析

    为适应乡镇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需要,新余市渝水区卫生局于2010年12月对管辖的28个乡镇卫生院的护士进行了急救技能抽考,通过考试发现了乡镇卫生院护士在急救技能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本文就考试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1 流行病学资料参加急救技能考试的为新余市渝水区卫生局所辖28个乡镇卫生院的护士,按各卫生院护士人数的30%共抽取护士35名,年龄21~46岁,其中大专学历4名、中专学历3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23名.

    作者:李蔚;陈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诊输液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急诊输液室在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为急诊患者提供治疗的主要场所之一;了解急诊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减少医护患纠纷的发生[1].本文就急诊输液室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护理对策论述如下.

    作者:王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术后化疗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损伤,因此,为保证完成全程化疗及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必须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近年来我科对3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护理并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6例,年龄32~72岁、平均45岁.

    作者:梁香萍;赵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介入导管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与防护

    介入导管室存在的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可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加强介入导管室的职业安全防护十分重要.本文就介入导管室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1 生物性危害与防护生物性危害:主要包括术中使用的注射针头、刀片、剪刀、缝针等锐器造成的锐器损伤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引发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

    作者:杨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123例观察与护理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常见,且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样.近年来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心律失常123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孕妇均平安通过妊娠及分娩过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妇女123例,年龄24~38岁、平均28.3岁,妊娠11~36周、平均33周,初产妇87例、经产妇36例;临床表现有心悸31例、气短18例、疲乏无力6例、头昏2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82例、房性早搏21例、室性早搏1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心房纤颤1例、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1例;合并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3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7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缺铁性贫血5例、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路仁莲;齐文健;于彦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我国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促进我国医学科学进步和提高临床医生工作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院按照卫生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意义及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方面简述如下.

    作者:顾洪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刀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伸直性僵硬3例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很多[1],临床处理也较为棘手.近年来,我院对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伸直性僵硬患者采用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出现伸直性僵硬的患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65、68和70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无明显内外翻,关节周围轻度肿胀,皮肤温度正常;中立位0°法膝关节屈曲平均15 °受限;滕前正中切口已愈合,股四头肌萎缩,髌上囊处压痛(+)、质硬,内外侧髁处压痛(+),髌骨下及髌尖、髌韧带双侧、髌韧带胫骨结节止点处均有压痛.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未见假体周围放射性透亮线和周围异位骨化.

    作者:张友忠;周勇忠;杨贵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用药配液中心在临床中的意义与作用

    我院配液中心自2009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采用现代化全封闭配液模式,负责全院静脉用药的配制,充分发挥了配药师、专职护士和技术人员在配液中心的组合作用,其不仅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过程、加强了对药物使用环节的控制、减轻了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也保障了协同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使医院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为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静脉用药配液中心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杨生莲;孙康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体会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心脏起搏和传导障碍性疾病主要方法.而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精心护理则是确保起搏器安全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9~84岁,术前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阻滞等,临床表现有晕厥、头昏、胸闷、乏力等症状;均在导管室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经精心观察护理均未发生感染和电极移位,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良好,均痊愈出院.

    作者:杨福珍;董贵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保持献血队伍持续稳定的措施及体会

    随着我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得到飞速发展;然而近年来,由于临床用血量的不断增加,血液供应紧张日趋明显.为了应对这种现状,我站从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三个环节入手,不仅注重献血前的宣传动员和献血者招募工作,更注重献血中对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及献血后的随访、奖励、用血优惠报销等工作,从而保证了我站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持了献血队伍的持续稳定.

    作者:马波;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中产钳应用体会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的常用的方法,而娩出胎头则是剖宫产术中的关键步骤.我院于2010年开始在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并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取头困难和并发症的发生.现就其临床应用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行头位剖宫产的产妇400例,年龄22~38岁,孕周35+6~42+5周,其中初产妇380例、经产妇20例.

    作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是一种相当少见的子宫间叶性肿瘤,其可表现为良性(间质结节)或恶性(间质肉瘤),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或肉瘤.本文就1991-2012年在我科做病理诊断的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991-2012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15例,年龄30~70岁、平均43岁,患者多因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或体检时偶然发现子宫及盆腔包块而行手术治疗,其中1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1例因肿瘤突入阴道内且呈鱼肉样质地而诊断为子宫肉瘤.

    作者:郭勇献;高彦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剂量氟西汀联合匹维溴胺治疗合并抑郁症的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指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排黏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IBS病因复杂,症状多样,治疗上包括应用解痉止泻药、促胃肠道动力剂、肠道菌群调节剂等,但疗效均不满意.近年来,我院依据IBS患者多有异常心理因素,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特点,应用小剂量氟西汀联合匹维溴胺治疗合并抑郁症的IBS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鸿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手术室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近年来消毒学领域出现的一项新的物理灭菌技术,主要用于各种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灭菌.我院于2010年引进了PS-100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主要用于手术室的腹腔镜的消毒灭菌.现将使用心得、注意事项及灭菌失败的原因等经验体会报告如下.1 灭菌原理与临床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原理是将高浓度(60%)的过氧化氢注入灭菌器的灭菌舱内后所产生的带电粒子以等离子状态存在,其中含有的紫外线光子和自由基可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发生反应,导致微生物迅速死亡,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1].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主要用于各种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灭菌,如腔镜器械及镜头、电刀、电凝及导线、手术设备的动力电池、电钻、电锯等,各种橡胶、塑料、硅胶制品,部分不耐高温高压的金属及玻璃物品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1年鞍山地区碘盐检测复核结果及复合率偏低原因分析

    近年来,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本地区的基层疾控单位对辖区居民食用碘盐情况进行了采样检测,同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还对基层疾控各单位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核检测和质量控制.本文就2011年鞍山地区碘盐检测复核结果及复合率偏低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随之而来的脑卒中后自理缺陷、肢体残疾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却不断增多,其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生活,而且还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存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需求[1].近年来,我们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并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桂荣;江容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