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聪燕;孙小军;王晓箐
总结9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母胎监护,重视营养支持,对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适时行剖宫产术,术后做好管道护理、保持有效引流.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胎死宫内,8例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
作者:王仙;徐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13例压疮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认真做好入舱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卫生宣教,入舱后分别做好升压、稳压、减压各阶段的护理,出舱后加强病情观察及书写护理记录,是确保高压氧治疗有效、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徐新南;赵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寻求快速、有效的污染器械清洗流程和方法,提高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器械的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污染器械清洗分成A组(多酶液预先浸泡+清洗机清洗)和B组(直接清洗机清洗),并将清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r2=70.69,P<0.01.结论 污染器械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前,用1;200多酶液浸泡5 min,能明显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曹国芳;毛雅琴;邵小君;邵彩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膀胱癌术后患者34例为对照组,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膀胱癌术后患者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实施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进行自我效能、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为(34.23±2.35)分、对照组为(30.69±2.39)分,经比较,t=6.24,P<0.05;患者的膀胱灌注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x2CHM=11.02,P<0.01,膀胱灌注完成数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53%,x2CHM=15.76,P<0.01;膀胱癌复发率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4%,x2CHM=4.614,P<0.05.结论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以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褚爱桂;徐芃;鲍文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重症监护室患者易发生腹泻,腹泻原因与肠内营养、肠道感染、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应用胃肠动力药物等相关.对发生腹泻的患者,区别发生的原因,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
作者:魏淑瑛;李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重症监护病房躁动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躁动不安,若肢体约束不当,可用自己活动的双手意外拔管或抓伤皮肤等.为控制患者手的活动,本院自制棉布手套,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俞莉;蔡小妮;陈晓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07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加集体点评训练,半月后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新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对集体点评训练的满意度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体点评训练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
作者:周悠燕;周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组织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科窜团队意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叶妙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9例移位明显的骶骨骨折伴腰盆分离及神经损伤患者行骶管减压及髂腰联合固定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密切关注患者神经损伤情况,重视防压疮护理及营养支持;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体位护理,注意患肢和神经损伤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功能锻炼.1例足下垂、下肢感觉减退并伴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8例恢复良好.
作者:李志英;王晓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2008年5月12日至5月25日,笔者有幸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的糖尿中心参加为期2周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感触良多.现将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糖尿中心及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工作简单介绍,供护理同仁借鉴.
作者:殷雪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接触电离辐射护士接受防护培训及实施防护措施的现状.方法 自行设计电离辐射损伤防护问卷,对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0名护士中仅2人接受过防护知识的培训,无1人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25人出现电离辐射伤症状.结论 护理人员对电离辐射的自我防护较差,护理管理层对护士应加强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
作者:彭永红;赵杭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深入了解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11位曾发生给药差错的年轻护士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年轻护士在发生给药差错后,会出现紧张、不安、自责、委屈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结论 年轻护士易发生给药差错,发生后存在较多心理反应,护理管理层应采取相应措施,重在预防差错的发生,发生差错后予无惩罚处理.
作者:季晓英;连淑玲;邱晓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23例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观察及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详细的出院指导.胆道支架置人成功率100%,术后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4例.一次成功率95.7%,支架通畅平均121 d.
作者:林正燕;诸葛玮玮;陈晓宇;黄崇敏;王蓓;夏致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产科病房的新生儿为了便于识别,出生后在手腕系上标识带.临床通常使用带有一次性安全扣的软塑料标识带,但固定后常常脱落,影响识别、查对工作,是产科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1,2].
作者:竺建辉;陈海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6例颈髓损伤伴心脏疾病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后行手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准备,加强病情观察;术后重视体位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重视临时心脏起搏器、颈部创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及神经系统评估,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5例治愈出院,1例因手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呼吸衰谒而死亡.
作者:林野;郑文娴;吕畅;王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了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动脉管腔狭小,病变常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1],及时外科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脑梗死危险,改善脑血供,提高生命质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将颈内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而使血管再通的手术[2].
作者:徐颖;钱维明;蒋丹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产妇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作为医院健康教育的延伸,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1].近年来基层市级医院住院产妇大幅度增加,而家庭访视人员相对较少,导致对出院产妇访视不及时.
作者:姚云行;吴小红;王娟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维生素K1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所需物质,维生素K1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引起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临床常用于各种手术后出血预防、消化道出血等治疗.
作者:朱利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颅骨修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颅骨修补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工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护理工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颅骨修补术患者可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护理.
作者:余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