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标识带系于手腕与足踝的稳固比较

竺建辉;陈海娟

关键词:新生儿, 手腕, 足踝, 标识带
摘要:产科病房的新生儿为了便于识别,出生后在手腕系上标识带.临床通常使用带有一次性安全扣的软塑料标识带,但固定后常常脱落,影响识别、查对工作,是产科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1,2].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3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组,2006年1月至11月3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对治疗、护理、检查项目、住院天数等不作统一规定.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适用于子宫肌瘤腔镜手术后患者.

    作者:姜亚平;戴文英;严丽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11位曾发生给药差错的年轻护士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年轻护士在发生给药差错后,会出现紧张、不安、自责、委屈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结论 年轻护士易发生给药差错,发生后存在较多心理反应,护理管理层应采取相应措施,重在预防差错的发生,发生差错后予无惩罚处理.

    作者:季晓英;连淑玲;邱晓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结11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重视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吻合口漏,加强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胃肠减压护理,重视营养支持及控制感染等.经治疗和护理,11例均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李玉珍;金团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视频脑电监护在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视频脑电监护.实施视频脑电监护前要完善各项准备,取得患者配合,准确放置及固定电极,认真观察,及时去除伪差,确保脑电监护顺利进行.

    作者:桑丽清;倪斐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5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105名护士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护士工作压力源旱正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护士工作压力源(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不足外)旱负相关(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前三位是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不同科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存在差异,急诊室及ICU的护士倦怠程度较重,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轻.结论 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存在相关性.

    作者:林淑俐;黄小斐;周仁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我国护理成本核算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成本核算越来越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虽然与医疗同处于一个经营实体中,但由于两者服务方式的差异,两者的成本核算必然也存在差异,因此护理成本应独立于医疗成本进行核算.

    作者:陈月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衰竭患者肝储备功能检测的护理

    总结应用肝脏储备功能分析系统检测肝衰竭患者肝储备功能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检测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检测准备工作,检测时合理安置鼻探头,准确推注药物.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检测顺利完成.

    作者:王雪丽;陈红;徐敏芬;叶俊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30例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出现低氧血症,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保证大脑供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随时急诊手术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重视营养支持,早期实施康复护理,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价,死亡6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4例,中残9例,良好7例.

    作者:徐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为了降低护理风险,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采用了配药标识、摆药标识、特殊标识,使静脉用药环节程序化,有效地规范了护士的给药操作行为,防范了用药差错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王亦素;林海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颈内静脉置管异位9例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结分析了9例颈内静脉置管异位的原因和对策.颈内静脉置管异位与患者个体因素、操作者技能水平、操作者的个人习惯以及医院管理因素有关.操作者重视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操作中认真选择穿刺部位,穿刺成功后及时行X线检查确认,能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淑萍;余元明;杨方英;方伟红;陈建华;项冬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我国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而社区卫生人才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持久、深入、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者:饶艳华;曹梅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电话回访出院产妇中的应用

    产妇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作为医院健康教育的延伸,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1].近年来基层市级医院住院产妇大幅度增加,而家庭访视人员相对较少,导致对出院产妇访视不及时.

    作者:姚云行;吴小红;王娟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的依从性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膀胱癌术后患者34例为对照组,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膀胱癌术后患者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实施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进行自我效能、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为(34.23±2.35)分、对照组为(30.69±2.39)分,经比较,t=6.24,P<0.05;患者的膀胱灌注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x2CHM=11.02,P<0.01,膀胱灌注完成数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53%,x2CHM=15.76,P<0.01;膀胱癌复发率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4%,x2CHM=4.614,P<0.05.结论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以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褚爱桂;徐芃;鲍文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接触电离辐射护士接受防护培训及实施防护措施现状的调查

    目的 调查接触电离辐射护士接受防护培训及实施防护措施的现状.方法 自行设计电离辐射损伤防护问卷,对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0名护士中仅2人接受过防护知识的培训,无1人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25人出现电离辐射伤症状.结论 护理人员对电离辐射的自我防护较差,护理管理层对护士应加强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

    作者:彭永红;赵杭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自动清洗机2种清洗器械方法的效果比较及分析

    目的 寻求快速、有效的污染器械清洗流程和方法,提高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器械的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污染器械清洗分成A组(多酶液预先浸泡+清洗机清洗)和B组(直接清洗机清洗),并将清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r2=70.69,P<0.01.结论 污染器械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前,用1;200多酶液浸泡5 min,能明显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曹国芳;毛雅琴;邵小君;邵彩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颈内静脉血栓2例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1],但PICC置管有并发深静脉血栓风险,常见部位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等.

    作者:朱伟珍;雷聪云;周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颅骨修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颅骨修补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工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护理工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颅骨修补术患者可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护理.

    作者:余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协助早期诊断;加强意识障碍、头痛、血压改变、视觉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治疗与护理,6例患者恢复到病前水平,1例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作者:魏慧;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07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加集体点评训练,半月后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新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对集体点评训练的满意度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体点评训练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

    作者:周悠燕;周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