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鸣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了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动脉管腔狭小,病变常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1],及时外科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脑梗死危险,改善脑血供,提高生命质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将颈内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而使血管再通的手术[2].
作者:徐颖;钱维明;蒋丹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了降低护理风险,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采用了配药标识、摆药标识、特殊标识,使静脉用药环节程序化,有效地规范了护士的给药操作行为,防范了用药差错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王亦素;林海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呼吸、循环功能状态紊乱导致的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在危重病、多器官受损患者较为常见,往往需要频繁地同时检测血气分析和血生化.
作者:叶虹;孙君芳;丁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11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重视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吻合口漏,加强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胃肠减压护理,重视营养支持及控制感染等.经治疗和护理,11例均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李玉珍;金团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30例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出现低氧血症,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保证大脑供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随时急诊手术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重视营养支持,早期实施康复护理,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价,死亡6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4例,中残9例,良好7例.
作者:徐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维生素K1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所需物质,维生素K1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引起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临床常用于各种手术后出血预防、消化道出血等治疗.
作者:朱利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07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加集体点评训练,半月后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新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对集体点评训练的满意度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体点评训练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
作者:周悠燕;周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卫生宣教,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漏气以保证通气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30例经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病情稳定后出院,平均住院18.1 d.
作者:孙燕燕;许骁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外科学、生物材料学的迅速发展,各类缝合器在手术中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缝合器使用时将缝合器的夹头对准两层需切开缝合的片状组织,用力按下手柄,缝合与切开都一次完成[1].
作者:楼敏;汤红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6例颈髓损伤伴心脏疾病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后行手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准备,加强病情观察;术后重视体位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重视临时心脏起搏器、颈部创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及神经系统评估,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5例治愈出院,1例因手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呼吸衰谒而死亡.
作者:林野;郑文娴;吕畅;王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18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异位部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异位部位易发生在颈内静脉、右心房、胸壁外侧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针对不同异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延长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
作者:朱慧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深入了解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11位曾发生给药差错的年轻护士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年轻护士在发生给药差错后,会出现紧张、不安、自责、委屈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结论 年轻护士易发生给药差错,发生后存在较多心理反应,护理管理层应采取相应措施,重在预防差错的发生,发生差错后予无惩罚处理.
作者:季晓英;连淑玲;邱晓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5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105名护士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护士工作压力源旱正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护士工作压力源(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不足外)旱负相关(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前三位是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不同科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存在差异,急诊室及ICU的护士倦怠程度较重,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轻.结论 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存在相关性.
作者:林淑俐;黄小斐;周仁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规范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查对工作,明确责任,减少医患纠纷,设计了手术患者术前准备项目表,明确术前准备交接内容和流程.项目表的实施使术前查对工作制度化,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减少了因术前准备不完善而致手术延缓或暂停而造成的医患纠纷;明确了责任,减少了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同时也减少了相互间的矛盾.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重症监护室患者易发生腹泻,腹泻原因与肠内营养、肠道感染、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应用胃肠动力药物等相关.对发生腹泻的患者,区别发生的原因,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
作者:魏淑瑛;李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5例经股动脉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准备,治疗后严密观察尿液颜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体位护理、穿刺侧下肢护理及对症护理,重视出院指导.5例患者栓塞治疗后血尿即刻好转,未发现护理并发症,治愈出院.
作者:董红华;陶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128例诊断性肺泡灌洗术患者的护理.认为充分的高频雾化吸入麻醉是完成灌洗术的前提,细致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操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术中严密观察和熟练配合是技术核心,术后工作的延伸与重视是有创检查术后必不可少的护理内容.
作者:吕聪燕;孙小军;王晓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血痂是术中或术后皮肤黏膜出血,在皮肤黏膜表面生成的凝固块,对于美容手术患者,血痂形成过多,消除时间过迟,将影响切口愈合,导致瘢痕增生明显,从而影响美容效果,而且,血痂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积于伤口区易发生感染[1].
作者:陈爱军;谢菁;孙东杰;张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2008年5月12日至5月25日,笔者有幸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的糖尿中心参加为期2周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感触良多.现将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糖尿中心及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工作简单介绍,供护理同仁借鉴.
作者:殷雪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18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术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腹泻主要原因为药物因素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的使用,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护理重点是注意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合理的饮食指导、疗效的密切观察、加强肛周护理、预防水电解紊乱,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鸣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