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单纯性视网膜病30例

吴毓敏;董瑞鸿;郭选贤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治疗糖尿病, 单纯性,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西药常规治疗, 微血管并发症, 活血通络方, 益气养阴, 眼病, 失明, 疗效, 基础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全部糖尿病患者中有DR者达50%以上,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在失明的糖尿病患者中85%左右是因DR引起.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DR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下颈椎失稳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下颈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愿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牵引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针刺加牵引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与牵引综合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总疗效评价、症状体征积分和影像学检测.结果 针刺组、牵引组、针刺加牵引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67%、73.33%、90.00%;针刺加牵引组治疗颈椎失稳症总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X线改变均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 针刺配合牵引是治疗下颈椎失稳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谭开强;张冲;王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青叶牵正散治疗贝尔麻痹50例

    贝尔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2003年2月~2007年2月,我们采用青叶牵正散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义;魏绪华;杭传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从期刊引证关系分析中医类期刊的特点

    利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统计<中医杂志>在2005年的被引证情况,分析该杂志发表文献的老化速度和使用寿命,以及不同学科期刊间的相互影响.表明<中医杂志>的文献老化速度较慢,使用寿命长.中医中药类期刊与现代医学类期刊之间、图书与期刊之间存在一定的学术影响.期刊的影响力指标随着计算方式和数据来源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刘树春;何素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步针罐疗法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变化,为各种原因导致椎间隙变窄、压迫和刺激脊神经根所致.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现有临床研究多采用单一疗法作为干预措施,对于综合疗法治疗此病的文献报道较少.本中心自2007年7~12月期间,采用三步针罐疗法与正骨推拿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凯;蒋戈利;邢军;刘玉珍;刘文红;董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单味中药凤尾草颗粒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ⅢA型)87例

    从1999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应用自制的单味中药凤尾草颗粒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87例,并与41例服前列康片组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玉喜;薛波新;向贵;王益;刘兆伟;汪意青;邵雪峰;张国庆;颜纯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从体质深化中医感染病学研究的思考

    在剖析历代医家对体质论述的基础上,联系现代感染性疾病防治实际,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病变、证候表现、转归和治疗等方面探讨体质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提出感染性疾病体质研究的思路和设想,指出体质研究对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都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并从体质与发病因素、体质与邪气的从化、邪气侵犯和伏藏部位、证候表现的特异性、邪气的传变、疾病的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冯全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花蛇舌草善治急性肾炎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其功效清热解毒消痈,利尿通淋.临床常用治疗热毒疮痈,肠痈及热淋等证.笔者以大剂量白花蛇舌草为主药治疗急性肾炎疗效颇佳,且疗程短,无副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贵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李文瑞诊治少阴病热化证经验

    李文瑞教授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伤寒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李师认为,少阴病热化证系热伤肾阴,热邪内郁,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之阴虚火旺证.症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现结合病案将李师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魏玲玲;黄飞;李秋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芪麻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98例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活习惯改变与不合理用药,急慢性咳嗽增多.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较为常见,该病常因认识不足,没有得到合理治疗而导致迁延不愈,笔者用自拟芪麻汤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药治疗概况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指由于热量摄入远远大于消耗与利用,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进而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目前公认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1].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开展的两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中国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2].现就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肖红;赵卫国;王响;杨凤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花蛇舌草治疗湿疹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心、肺、脾、肝经,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我们临床上用其治疗湿疹收到很好的疗效,举例如下.例1:张某某,男,59岁,因服食鱼虾,出现周身瘙痒3、天来诊,现周身瘙痒剧烈,双肘部和大腿内侧呈片状丘疹,有白色浆疱,淡黄色液体渗出,伴口干喜饮,夜间诸症加重,无法入睡,平素喜烟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急性湿疹,证属湿热夹风蕴发肌肤.治以清热利湿祛风.处方:白花蛇舌草60g,金银花20g,连翘20g,薏苡仁20g,防风20g,陈皮15g,土茯苓10g,生地黄20g,大青叶30g,甘草10g,每日1剂.服用3剂后,症状明显缓解,渗出处已渐结痂,夜间可入睡;继服上方3剂,自觉偶有瘙痒,周身乏力,原方加墨旱莲15g,当归15g,继服6剂,诸症痊愈.

    作者:曹爽;刘春波;吕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怎样选用外治法治疗流行性感冒

    答: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外治,对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介绍几方,供选用.1纳鼻疗法:雄黄90g,金银花60g,硼砂、白芷、苍术各15g,冰片、樟脑、薄荷各9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涂抹于鼻孔内,作吸气动作,每日2次,早晚各1次,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

    作者:黄成汉;胡献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治疗老年人关节病合并高血压病及慢性胃炎有哪些宜忌

    答:老年人患关节痛临床较多见,40~60岁约占25%,60岁以上可达70%,女性占多数.又有20%左右患者合并高血压病,30%伴有慢性胃炎.就关节痛发病特点,在病理上机体功能衰减,内损重于外邪,而合并病病理又相互抵牾,因而在治疗上则相互牵制,速效难收,疗程较长,在用方用药方面应注意有宜有忌.

    作者:雍履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解郁丸治疗失眠症34例

    失眠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足状况,是一种影响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长期失眠可引起焦虑,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可产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和躯体依赖性.为进一步探讨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我们用解郁丸治疗失眠症34例,并与抗失眠焦虑药艾司唑仑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陆平;徐兴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花蛇舌草降酶、降尿酸效佳

    我们在观察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中发现本品治疗脂肪肝伴发肝损害,高尿酸血症效果可靠.兹介绍如下.例1:杨某,男,42岁.1年前,查体发现中一重度脂肪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7 I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78 I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138 IU/L.1年后复查,仍在此范围内波动(排除其他原因肝损害).身体肥胖,喜食肥甘厚味,嗜好烟酒,多静少动.身高172cm,体重96kg,腹围104cm,皮下可触及多个脂肪瘤.

    作者:张子臻;李刚;郭中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对肺癌A549/DDP耐药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对肺癌耐药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及流式细胞法,分析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分别与顺铂(DDP)和维拉帕米(VRP)合用后A549/DDP耐药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均能明显增加A549/DDP耐药细胞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P<O.05).结论 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能使A549/DDP耐药细胞阻滞于G0/G1期,协同增强DDP和VRP阻止A549/DDP耐药细胞DNA的合成,抑制肺癌耐药细胞的分裂增殖.

    作者:曹勇;钟安朴;陈璐;李亮;许林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溃疡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7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溃疡汤与西药三联疗法相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及其对Hp的根除作用.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西药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均每日2次,连服1周,然后单服奥美拉唑,连服3周;治疗组70例,口服溃疡汤4周,同时口服上述西药,服法同对照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Hp,并对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 胃镜下疗效、Hp清除率、症状改善及治疗后1年复发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溃疡汤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能够提高Hp根除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蒋旭荻;张勤;胡兆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

    脑梗死后发生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其中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及其损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抗炎治疗也成为当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通过干预炎症反应的各个环节可减少神经元凋亡,对临床更有效地防治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我们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立田;张微微;黄勇华;李娟;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李宝珍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

    李宝珍老师业医30余年,先后师从王士相和李少川两位儿科大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我们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 小儿脾胃疾病,首重调护

    作者:赵久龄;金红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调和气机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64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调和气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性胃轻瘫(I=)Gt,)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胃动力、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T2DM 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72例,在选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一致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调和气机中药和氯波比利治疗.检测血浆胃动素、胃动力及血糖水平.结果 胃、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Ⅰ相时间明显延长,Ⅲ相时间明显缩短,Ⅱ相时间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63%、96.88%,对照组分别为52.78%、84.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浆胃动素和血糖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MMC时相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和气机中药治疗T2DM DGP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空腹血糖及血浆胃动素,明显增强胃动力的作用.

    作者:吕文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