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30例临床体会

胡孟泉

关键词: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植入, 技术, 顽疾, 人工, 疗效, 患者, 服务
摘要: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工心脏起搏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为人类战胜心脏顽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熟悉和掌握该项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院近年来植入心脏起搏器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需要施行人工气腹,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目前以选择全身麻醉为主,但某些情况下也可选择硬膜外麻醉.

    作者:邓江云;张峰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

    剖宫产术后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几年来的临床经验,分析归纳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杜明文;马吉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又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是一种凶险的危重症,治疗十分棘手,病死率高达1.36%~50%以上[1,2],早期手术治疗,结果并不理想,现多主张非手术治疗[3~5].近年研究证实:炎性介质介导的瀑布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由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是SAP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扬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螺纹金属桩树脂核和铸造金属桩核烤瓷桩冠修复的随访观察

    桩冠修复是临床较常采用的一种修复严重缺损牙齿和残根、残冠的较理想的修复体,还可修复畸形牙、错位牙等.笔者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和螺纹金属桩树脂核烤瓷桩冠修复严重缺损牙齿和残根、残冠,经5年临床追踪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玉萍;彭湘;高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胫骨平台骨折31例手术治疗分析

    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我院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1例,根据Schatzker分型法分型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手术治疗,优良率达85.7%.报告如下.

    作者:沈洪;朱昌明;冯克亮;李德刚;范士革;王学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腹主动脉瘤是凶险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因瘤体破裂导致病人死亡.我院血管外科2002-2004年间共施行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5例.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徐莉;李志荣;白丽萍;王媛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次手术探讨

    目的: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4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胆肠吻合口狭窄6例;肝胆管狭窄2例;肝左外叶结石复发4例;胆管炎反复发作1例;肠袢粘连梗阻1例.再手术时原吻合口扩大再吻合6例;肝门部胆管整形吻合2例;肝左外叶切除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例;肠袢粘连松解1例.14例随访6月至3年,2例偶有右上腹疼痛、发热,经抗炎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吻合口狭窄结石梗阻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作者:马文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临床较为常见,常因得不到有效的诊治导致手部内在肌不可逆萎缩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手的功能.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35例,效果满意.

    作者:颉和平;顾凯明;郭景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肺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

    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局部和(或)全身放疗不良反应也增加.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与患者是否配合密切相关.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对180例(男134例,女46例,年龄40~72岁)肺癌放疗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肺癌及放疗知识的认识,积极配合放疗,均顺利完成了整个疗程.

    作者:熊珍喜;杨丽华;王正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药物治疗早期异位妊娠69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高分辨阴道B超的发展和HCG检查敏感性的提高,使得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得以实现,因此对异位妊娠的治疗从传统的手术治疗逐渐演变到保守性手术、显微手术及破裂前确诊的非手术治疗.从而使药物治疗成为可能.我院采用药物治疗早期异位妊娠6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DSA后持续性脑血管痉挛偏瘫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突发头痛并呕吐半小时于2003年10月7日入院.经头颅CT、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出血吸收,住院第27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左右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手术操作顺利持续1.5 h,共用造影剂碘帕醇(Iopammiro)80 ml.造影诊断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作者:朱高平;阙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术后心律失常50例诊治分析

    临床上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常引起高度重视,一般需要积极治疗.但有些心律失常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暂时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免用药不适当引起新的心律失常.现将我院50例术后心律失常的诊治情况做以分析及探讨.

    作者:张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30例临床体会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工心脏起搏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为人类战胜心脏顽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熟悉和掌握该项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院近年来植入心脏起搏器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胡孟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氯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致意识障碍1例

    2004年2月,我科收治氯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致意识障碍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辉;姜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肾衰33例临床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诊治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将我院1998-2004年诊治的33例60岁以上老年CRF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铁萍;张普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室造影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左室重构发生的评价

    急性心肌梗塞后,部分病人可出现左室形态及功能上的改变.这些变化包括梗塞部位的扩展及非梗塞部位的肥大,称为左室重构.它与心肌梗塞后室壁瘤的发生和恢复期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系作者于北京阜外医院进修期间所做的工作,旨在探讨左室造影对评价心肌梗塞病人左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梁轶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高血压66例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以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高血压症状就是其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高血压症状多发生在少尿期,但我们对66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高血压症状在少尿期以后的病程中也不少见,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天丽;于兰;毕林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2004年1月至12月,我们使用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性脑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琼英;黄霞娟;张桃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

    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受到了医务工作者乃至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适应<条例>实施的新形势,满足患者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贯彻<条例>和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方面有如下做法和体会.

    作者:李旭;李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辛伐他丁与吉非罗齐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辛伐他丁与吉非罗齐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丁组(n=33,20 mg/d)、吉非罗齐组(n=32,900 mg/d)和联合治疗组(n=35,辛伐他丁10 mg/d和吉非罗齐450 mg/d)疗程均为6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指标的变化、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血脂变化显著,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甘油三酯(TG)均下降,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均<0.01).脂异常防治建议的目标,联合治疗组TC、LDL-C、TG的达标率分别为51.4%、48.6%、57.1%,三项指标全部达标者为46.7%,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文提示小剂量辛伐他丁与吉非罗齐联合可以更全面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较单药治疗更为有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何立明;袁丽娟;倪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