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性静脉炎相关护理因素分析

章巧庆;叶蔚蔚;张彬娥;何立梅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静脉炎, 护理, 相关因素, 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性静脉炎发生的相关护理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动静脉内瘘性静脉炎60例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吸烟率、内瘘侧肢体输液发生率、术侧肢体受压率、内瘘提前使用率、舒张压、透析龄、体质量指数、干体质量、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糖尿病患病率、穿刺失败率、血肿发生率、定点压迫力度过大、透析后包扎过紧和压迫止血时间>30min发生率、进针角度过大或过小发生率、收缩压、超滤率、低分子肝素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血清白蛋白及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刺失败、血肿发生、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和超滤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静脉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性静脉炎发生与超滤率、护理因素关系密切,应严格控制超滤率,加强护理规范化操作,预防内瘘性静脉炎发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被动运动联合医用弹力绷带在老年截石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下肢被动运动+医用弹力绷带在老年截石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老年截石位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于麻醉后加用弹力绷带,并在术后进行下肢被动训练,比较两组术后放平下肢前(T1)、放平下肢时(T2)、放平下肢1min(T3)、放平下肢5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3、T4时段的DBP、SBP、MAP均高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被动运动联合医用弹力绷带能纠正老年截石位手术患者的血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GF复合自体颗粒脂肪行面部轮廓年轻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 将浓缩细胞生长因子(CGF)与颗粒脂肪复合行老化的面部充填移植,观察该治疗方法对面部轮廓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CGF复合自体颗粒脂肪行面部增容移植,观察和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要求行面部轮廓年轻化治疗的33例女性求术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综合评判法对皱纹变化、面部轮廓丰满度和并发症等数据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治疗后除3例有受区轻微瘀血和1例明显肿胀外,所有求术者只有轻微肿胀和一过性轻微疼痛.面部皱纹和面部轮廓明显改善,获得了一个相对年轻的外观,随访3~6个月,有2例出现治疗区细小皱纹复发,3例鼻唇沟改善不明显.5例双侧面部凹陷者脂肪充填部位丰满度已达患者要求,但有轻微不对称需再次充填以调整面部对称性.2例充填部脂肪吸收明显需要二次抽脂注射.3例局部摸着有不平感外,其余充填区移植脂肪稳定,面部未见明显脂肪吸收,年轻化效果理想.综合评判法(Fuzzy评判法)显示该治疗方法有效.结论 CGF有助于脂肪存活和减少脂肪吸收.CGF复合自体颗粒脂肪行面部增容移植可获得更明显的面部轮廓年轻化效果.

    作者:赵启明;王昕;陈小平;张伟强;林金德;汪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术后预后随访分析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后预后特点.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CAD)患者共670例,根据年龄分为PCAD组319例和老年CAD组351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P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对其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CAD家族史、吸烟史等作相关分析,随访观察患者介入术后预后特点.结果 PCAD组中吸烟史、CAD家族史病例数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老年CAD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发病率低于老年CAD组.PCA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Gensini冠脉积分老年组明显高于PCAD组.术后随访情况,PCAD组行PCI术228例(71.5%),老年CAD对照组209例(59.5%),两组间PCI术后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预后情况有明显差异.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是PCAD组低于老年CAD组.结论 吸烟、CAD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PCA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介入治疗术后预后相对优于老年CAD患者.

    作者:周亮;叶显华;鲁明;王宁夫;黄进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与血液脑脊液EV71-IgM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与血、脑脊液EV71-IgM抗体的相关性,为早期识别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1日至7月31日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收治的31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脑脊液EV71-IgM抗体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1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重型264例(83.3%),危重型53例(16.7%).危重型组与重型组在年龄、体重、脑脊液氯含量及肢体抖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的血清EV71阳性率(84.9%)高于重型组患儿(7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的脑脊液EV71阳性率(50.9%)略低于重型组(53.8%),差异亦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大部分重症病例由EV71感染引起,与血清及脑脊液EV71-IgM抗体阳性率无相关性,但年龄越小、体重越轻、脑脊液氯含量减少及肢体抖动明显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越容易向危重型发展.

    作者:林晓燕;陈雪夏;林先耀;宋闻;李云芳;赵仕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从肥胖表型角度评价《黄帝内经》肥胖分型的临床价值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定义为由于脂肪组织的脂质异常或过度积累而损害健康的病理状态[1],并将身体质量指数(BMI)定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欧美人 BMI ≥ 30kg/ ㎡,中国人 BMI ≥ 28kg/ ㎡).大样本人群调查显示 BMI 与身体脂肪含量、病死率(全因或心血管)显著相关[2].但仅选取BMI 评价肥胖病存在诸多不足,譬如不同种族在稍高 BMI 水平(25 ≤ BMI ≤ 28kg/m2)的糖尿病、心血管风险存在较大差异[3].为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肥胖病,西方医学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肥胖表型的概念(见表 1).这一体系范围广泛,涵盖了肥胖不同阶段的各种表现,利于我们探索肥胖发病机制,适用于评价疾病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及肥胖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在国外研究中广泛应用[4].

    作者:葛林璞;刘晓倩;姚新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依托教师课题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探索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当今国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我国大部分本科生却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讨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新方案是培养国际化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教学课题.急诊医学研究的是急危重症,富于挑战性.急诊医学可激发医学本科生自信和求知欲,基于急诊医学方向的课题进行培养,可能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依托急诊医学方向的教师课题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了初步探索.本文拟分析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依托急诊医学方向的教师课题进行临床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以本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依托教师课题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方案为基础,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基础科研训练、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依托教师课题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等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为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李芳;文静;嫡娥姆;赵群远;张笑;陈安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D-D Hcy及hs-CRP对产妇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预判

    目的 探讨血清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管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产妇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早期预判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2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产妇未并发血栓性静脉5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h的临床资料,评估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构建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D-D)、同型半管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及白细胞(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D、Hcy、hs-CRP、Fib及WBC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33、0.814、0.689、0.683,计算所对应诊断准确度高的临界值分别为1.45μg/ml、15.51μmol/L、17.33mg/L、4.44g/L和11.95×109/L,敏感度分别为87.5%、74.0%、75.1%、62.5%、57.3%,特异度分别为76.4%、84.3%、82.1%、70.2%和72.3%.结论 血清D-D、Hcy及hs-CRP产后24h异常升高对产妇产褥期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较大的早期预判价值.

    作者:王燕;蔡永健;柴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的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的优劣性.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320例,分别计算CHADS2评分(总分0~6分)和CHA2DS2VASc评分(总分0~9分),并根据评分分为低(0分)、中(1分)、高危(≥2分)三组,比较两种评分在相同危险组间的差异.结果 320例入选患者中260例(81.30%)未采取抗凝/抗血小板聚凝措施,45例(14.10%)平素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卒中,15例(4.70%)平素服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CHADS2评分组低危患者28例(8.80%),中危患者95例(29.71%),高危患者197例(61.60%);CHA2DS2VASc评分组低危患者6例(1.90%),中危患者24例(7.50%),高危患者290例(90.60%),χ2检验提示两种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0).一致性检验示两种方法一致性差(Kappa=0.208).结论 CHA2DS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优于CHADS2评分,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案的实施.

    作者:金星星;林海燕;高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男性相关参数与精子顶体酶活性关系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男性相关参数对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首先,比较不同年龄组的精子顶体酶活性.其次,比较不同活力的精子对顶体酶活性的影响.之后,比较不同形态的精子的顶体酶活性.后利用ANOVA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顶体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PR<10组与100.05).形态<4%组与4%~15%组、>15%三组顶体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4%~15%、>15%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年龄对精子顶体酶活性影响较小,而精子活力和精子形态对顶体酶活性呈现正相关.

    作者:陆文昊;陈雪君;杨欢利;诸溢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预注小剂量甲氧明防治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

    目的 观察静脉预注小剂量甲氧明防治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预注甲氧明组(M组)和补救静脉注射甲氧明组(N组),每组各30例.甲氧明预先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5mg/ml.采取L2-3或L3-4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成功,注入局部麻醉药即刻,M组缓慢(30s)静脉注射甲氧明1 mg,N组注入麻醉药后即刻不给予甲氧明,当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幅度>15%或SBP<90mmhg时给予静注甲氧明1mg.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及麻醉后15 min(T3)、手术结束时(T4)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T1~T3时两组的SBP、DBP均显著下降,且T1、T2时点M组患者的SBP、DBP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的HR与T0比较有所下降,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4时点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心悸发生率明显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预注小剂量甲氧明能有效防治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术中循环稳定.

    作者:赵东芳;杜艳梅;张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羊藿巴戟口服液联合舍曲林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成药羊藿巴戟口服液与舍曲林联合用药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早泄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A组即观察组(羊藿巴戟口服液+舍曲林)和B组即对照组(舍曲林),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羊藿巴戟口服液10ml/次,每天早中晚三次口服,联合舍曲林50mg/次,1次/d,口服,持续治疗8周对照组服用舍曲林50mg,1次/d,持续治疗8周.治疗期间尽量增加性交次数.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内射精时间(IELT)、CIPE-5评分、性生活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IELT由(1.69±0.635)min延长至(4.85±0.502)min,对照组的IETL由(1.77±0.690)min延长至(4.77±0.494)min,两组均能均能提高IELT,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IPE-5评分由(24.92±4.401)分提高至(37.2±6.263)分,对照组治疗后CIPE-5评分由(25.26±4.242)分提高至(35.66±7.690)分,两组均提高CIPE-5评分,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生活满意度得分均由2分左右提高至3.5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5%,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过程未见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失眠、焦虑等不良反应.结论 羊藿巴戟口服液与舍曲林联合治疗早泄有效且安全.

    作者:陈家瑜;李玉兵;任小刚;江少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LSH术后盆底功能及性生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LSH)术后近期盆底功能及性生活状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因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LSH的32例患者进行问卷随访观察,调查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及1h尿垫试验、女性性生活质量调查表(SLQQ)、男性配偶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术后随访1~3年,32例患者盆腔器官脱垂6例(6/32,18.8%),尿失禁13例(13/32,40.6%),盆地功能障碍症状主要集中在排尿症状(咳嗽漏尿12例、点滴漏尿5例、尿频6例、尿急3例、尿痛2例)、排便症状(便秘15例、便急3例、无法排尽大便5例)及其他症状(小腹疼痛1例);27例患者SLQQ总分(85.21±16.57)分,95%CI(78.21~92.21),生理因素、情感因素、性伴侣因素分值与SLQQ总分呈高度相关,且强度生理因素>性伴侣因素>情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例患者男性配偶中54.1%的患者男性配偶不满意自己目前的性生活.结论 LSH可能对患者盆底功能及伴侣性生活质量存在不良影响.

    作者:邓丹;俞小平;陈洁;董慧萍;袁林红;朱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物聚合物纳米微粒对人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 制备包覆双氰青蒿素(DHA)的纳米微粒,探讨DHA的生物聚合物纳米微粒的理化性质以及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四种纳米微粒:几丁聚糖-海藻酸钠-双氰青蒿素(Chitosan-alginate-DHA)、几丁聚糖-氢氧化钠-双氰青蒿素(Chitosan-NaOH-DHA)、明胶-双氰青蒿素(Gelatin-DHA)和透明质酸-双氰青蒿素(HA-DHA)纳米微粒.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粒的形貌并测量粒径大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纳米微粒包覆DHA的包覆率.MTT细胞活性检测:未包覆DHA的纳米微粒放置浓度及种类的筛选;包覆DHA纳米微粒的细胞活性测试.进行Annexin V-FITC染色以及PI染色,使用荧光显微镜定性分析HA-DHA纳米微粒对A549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 TEM结果显示,Chitosan-alginate-DHA、Chitosan-NaOH-DH、Gelatin-DHA和HA-DHA粒径大小为5~40 nm.由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四种纳米微粒包覆DHA的包覆率分别为18%、21%、13%和35%.根据MTT细胞活性检测结果,筛选放置10μl HA纳米微粒,HA-DHA纳米微粒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活性(P<0.01).由荧光染色观察到,相比直接加入DHA,HA-DHA纳米微粒能够增强对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HA-DHA纳米微粒对A549细胞凋亡有增强作用.

    作者:孙倩;杨丽君;周欢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台州三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台州属于组合式城市,人员流动量大,医疗发展水平城区间差距较大.由于气候、环境等多种原因,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病率较高,目前仍缺少对本市三区 CAP 的微生物学的整体特征性分布情况的调查及分析,个体及基层医院水平的差异导致治疗 CAP 时仅能凭借临床经验进行治疗,因此目前的治疗现况并不乐观.而病原学证据及致病菌的药敏结果是 CAP 抗感染治疗的关键[1].本研究通过对本市三区 CAP 进行微生物学分析,了解本地区 CAP 微生物学分布特点及区域内 CAP 病原体结构及耐药性,对不具备做病原检查条件的社区乡镇医疗机构的 CAP 治疗具有临床指导作用,对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沈王明;蔡旗旗;陈红萍;金杰;张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孕期体重管理联合减痛法对妊娠结局及产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孕期体重管理联合减痛法对妊娠结局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6例产妇,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体重管理联合减痛法)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产程变化.结果 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阴道分娩会阴Ⅰ度裂伤率均较对照组高,且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及阴道分娩会阴Ⅱ度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h内,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比较: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重管理联合减痛法对妊娠结局及产程具有一定影响,能促使产程缩短、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下降、产后出血减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余利红;沈国梅;徐霞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宁波部分地区高危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及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超声筛查高危新生儿泌尿道畸形及随访结果.方法 对宁波市宁海县及奉化市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父母同意接受超声筛查的高危新生儿2742例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并随访.结果 本次筛查中阳性人数155例(男108例,女47例),发病率为5.65%.155例阳性患儿中肾积水147例,肾缺如2例,异位肾2例,肾囊性病变3例,肾发育不良1例,其中肾积水的比例大,占94.84%.本次筛查患儿大多为生理性肾积水,预后良好,尚无患儿需要手术干预.结论 在高危新生儿的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中,先天性肾脏和泌尿道畸形(CAKUT)发病率为5.65%,常见的CAKUT为肾积水,以轻中度多见,大多预后良好.CAKUT患儿随访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作者:宗冬梅;孙琦;张琦;孙建新;康国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尿道16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经尿道16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尿道16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 31例经尿道16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在手术护理密切配合下均顺利完成,包膜前列腺穿孔及电切综合等并发症,术后排尿通畅.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PH的方法,熟练的手术配合,完善的物品准备,PVP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加快了手术的进程,保障了手术安全,为顺利完成PVP手术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作者:谢珠红;金燕;吴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AART治疗HIV/AIDS 204例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

    目的 分析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方法 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艾滋病患者204例,均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探讨其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结果 204例患者,胃肠道反应76%,骨髓抑制11.7%,肝损害及皮疹各7.8%,脂肪异常分布4.9%.结论 HAART治疗艾滋病不良反应较多,需密切监测和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抗病毒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房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肌玉红膏对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肌玉红膏对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创面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面部圆形皮肤肿瘤环切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配合生肌玉红膏外涂.评估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进行回访.结果 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B组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术后回访患者满意度比较上,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环切法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面部圆形或近圆形皮肤肿瘤具有组织损伤小、创面愈合快、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抒;朱金土;卞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纳络酮在院前急救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对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纳络酮在院前急救酒精时毒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院前急救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联合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转归时间、动脉血气分析、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显效、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治疗后1h pH值、动脉血气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1h、2h血清β-内啡肽水平逐渐降低,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h、2h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纳洛酮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中能有效提高急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谋勇;王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