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王明;蔡旗旗;陈红萍;金杰;张盛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当今国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我国大部分本科生却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讨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新方案是培养国际化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教学课题.急诊医学研究的是急危重症,富于挑战性.急诊医学可激发医学本科生自信和求知欲,基于急诊医学方向的课题进行培养,可能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依托急诊医学方向的教师课题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了初步探索.本文拟分析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依托急诊医学方向的教师课题进行临床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以本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依托教师课题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方案为基础,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基础科研训练、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依托教师课题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等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为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李芳;文静;嫡娥姆;赵群远;张笑;陈安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瘦素与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水平以及其在正常育龄妇女卵巢组织中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内异组,并选取同期行子宫切除术的32例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人员的血样、腹腔液(PF)以及卵巢组织,内异组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取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OE)并吸取囊肿液(EF)以及腹膜活检组织(PI),然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瘦素水平以及免疫印迹法测定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瘦素受体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明显(P<0.05),但是瘦素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瘦素和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I中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OE中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以及PF中的水平.内异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OE和PI中瘦素与瘦素受体表达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F中瘦素水平与PI中瘦素以及瘦素受表达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EF中瘦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OE中瘦素以及瘦素受体表达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结论 瘦素通过与瘦素受体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玲;陈俊;张翔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肩胛骨骨折患者应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纳入自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由于肩胛骨骨折手术患者26例,由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切口,行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术后2~3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周摆臂锻炼,辅以被动外展活动,术后4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获7~2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未发现神经损伤、神经卡压、钢板松动、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其他并发症,无肩关节畸形.术后均采用Hardegger等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14例,良8例,可4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4.6%.结论 运用肩胛骨外侧缘手术入路治疗不稳定的肩胛骨折,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患者创伤及出血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谢箐;王正安;刘师良;陈其荣;赵增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离院后实施延续管理对患者血压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青年患者13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加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延续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d、60d、90d后血压及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延续管理干预后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管理可以稳定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旭锋;魏叶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起源于横纹肌组织或原始间叶细胞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包括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2].本病好发于儿童,成人少见.发病部位以头颈部、躯干、四肢及泌尿生殖道为主.本院收治1 例发生于老年女性腋下的横纹肌肉瘤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杨孟妮;楼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定义为由于脂肪组织的脂质异常或过度积累而损害健康的病理状态[1],并将身体质量指数(BMI)定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欧美人 BMI ≥ 30kg/ ㎡,中国人 BMI ≥ 28kg/ ㎡).大样本人群调查显示 BMI 与身体脂肪含量、病死率(全因或心血管)显著相关[2].但仅选取BMI 评价肥胖病存在诸多不足,譬如不同种族在稍高 BMI 水平(25 ≤ BMI ≤ 28kg/m2)的糖尿病、心血管风险存在较大差异[3].为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肥胖病,西方医学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肥胖表型的概念(见表 1).这一体系范围广泛,涵盖了肥胖不同阶段的各种表现,利于我们探索肥胖发病机制,适用于评价疾病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及肥胖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在国外研究中广泛应用[4].
作者:葛林璞;刘晓倩;姚新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00例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1:1比例选择同期无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产前检查、体重指数和产次、一级家属子痫发生、流动人口.结论 高血压病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因素较多,应加强系统产前检查,指导孕期保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提供心理支持等措施减少其发生.
作者:吴香竹;王凤英;姚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6-羟基多巴胺(6-OHDA)毁损双侧间脑A11核团对SD大鼠行为表现的影响,探讨此方法建立不安腿综合征(RLS)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21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3只,假手术组9只,毁损组9只,麻醉后对大鼠双侧间脑A11做定向注射,空白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注射0.1%维生素c生理盐水,毁损组注射0.2%6-OHDA(含0.1%维生素c的生理盐水),1周后录制视频,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包括站立、爬笼、睡眠次数和时间.视频录制完成后,麻醉后处死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间脑A11核团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统计分析A11毁损率.结果 毁损组毁损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大鼠站立、爬笼、睡眠次数和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OHDA定向毁损双侧间脑A11对SD大鼠行为表现无显著影响,是否能作为RLS动物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实验.
作者:程静;章正祥;陈强;邵敏峰;周会霞;唐毅华;侯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后预后特点.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CAD)患者共670例,根据年龄分为PCAD组319例和老年CAD组351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P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对其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CAD家族史、吸烟史等作相关分析,随访观察患者介入术后预后特点.结果 PCAD组中吸烟史、CAD家族史病例数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老年CAD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发病率低于老年CAD组.PCA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Gensini冠脉积分老年组明显高于PCAD组.术后随访情况,PCAD组行PCI术228例(71.5%),老年CAD对照组209例(59.5%),两组间PCI术后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预后情况有明显差异.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是PCAD组低于老年CAD组.结论 吸烟、CAD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PCA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介入治疗术后预后相对优于老年CAD患者.
作者:周亮;叶显华;鲁明;王宁夫;黄进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将浓缩细胞生长因子(CGF)与颗粒脂肪复合行老化的面部充填移植,观察该治疗方法对面部轮廓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CGF复合自体颗粒脂肪行面部增容移植,观察和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要求行面部轮廓年轻化治疗的33例女性求术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综合评判法对皱纹变化、面部轮廓丰满度和并发症等数据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治疗后除3例有受区轻微瘀血和1例明显肿胀外,所有求术者只有轻微肿胀和一过性轻微疼痛.面部皱纹和面部轮廓明显改善,获得了一个相对年轻的外观,随访3~6个月,有2例出现治疗区细小皱纹复发,3例鼻唇沟改善不明显.5例双侧面部凹陷者脂肪充填部位丰满度已达患者要求,但有轻微不对称需再次充填以调整面部对称性.2例充填部脂肪吸收明显需要二次抽脂注射.3例局部摸着有不平感外,其余充填区移植脂肪稳定,面部未见明显脂肪吸收,年轻化效果理想.综合评判法(Fuzzy评判法)显示该治疗方法有效.结论 CGF有助于脂肪存活和减少脂肪吸收.CGF复合自体颗粒脂肪行面部增容移植可获得更明显的面部轮廓年轻化效果.
作者:赵启明;王昕;陈小平;张伟强;林金德;汪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局部涂刮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住院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对照组予以餐前漱口和棉签擦拭法口腔护理,观察组予以聚维酮碘局部涂刮.对比在治疗干预后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或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40例)中扁桃体脓点消除时间、扁桃体红肿消退时间、咽部疼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38例,脱失2例)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维酮碘局部涂刮能够刮除脓点内的脓液及周围粘性分泌物,消除炎性反应,明显缩短了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退时间,缩短了病程时间.
作者:陆露梦;伍慧丽;俞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四项传染性疾病感染检测的临床应用,以便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在术中做好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3728例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28例标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7.11%;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率0.80%;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率1.9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0.21%.男性组感染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阳性率相对女性组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的乙肝、丙肝、梅毒螺旋体感染率相对于少年组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对患者感染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一方面为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赢得了时间,另一方面是保护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作者:陈丹霞;李泽泳;刁志宏;陈令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HC可视喉镜在急诊抢救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6例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行经HC可视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术的患者作为可视组,共198例;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年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行经口气管插管术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共168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操作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患者的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可视组患者插管时间(18.28±4.6)s,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8.29±6.8)s,可视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85.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可视组咽喉部水肿、出血发生率为2.5%,牙齿损伤脱落发生率为1.5%,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7.1%和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视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常规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51,P=0.0028).结论 与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HC可视喉镜在急诊抢救室应用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盛鹰;程英平;王树云;王静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管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产妇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早期预判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2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产妇未并发血栓性静脉5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h的临床资料,评估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构建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D-D)、同型半管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及白细胞(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D、Hcy、hs-CRP、Fib及WBC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33、0.814、0.689、0.683,计算所对应诊断准确度高的临界值分别为1.45μg/ml、15.51μmol/L、17.33mg/L、4.44g/L和11.95×109/L,敏感度分别为87.5%、74.0%、75.1%、62.5%、57.3%,特异度分别为76.4%、84.3%、82.1%、70.2%和72.3%.结论 血清D-D、Hcy及hs-CRP产后24h异常升高对产妇产褥期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较大的早期预判价值.
作者:王燕;蔡永健;柴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吗啡缓释片联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进行治疗,疗程2周,观察癌性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所需的时间和每日有效剂量,爆发痛发生次数及短效吗啡的用量,N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癌痛得到有效控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吗啡缓释片每日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周内爆发痛发生次数与吗啡即释片观察组也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 吗啡缓释片联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痛能增加疗效,减少吗啡缓释片每日有效剂量,缩短癌痛有效控制的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屠德敬;王敏文;刘盛军;顾长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超声筛查高危新生儿泌尿道畸形及随访结果.方法 对宁波市宁海县及奉化市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父母同意接受超声筛查的高危新生儿2742例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并随访.结果 本次筛查中阳性人数155例(男108例,女47例),发病率为5.65%.155例阳性患儿中肾积水147例,肾缺如2例,异位肾2例,肾囊性病变3例,肾发育不良1例,其中肾积水的比例大,占94.84%.本次筛查患儿大多为生理性肾积水,预后良好,尚无患儿需要手术干预.结论 在高危新生儿的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中,先天性肾脏和泌尿道畸形(CAKUT)发病率为5.65%,常见的CAKUT为肾积水,以轻中度多见,大多预后良好.CAKUT患儿随访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作者:宗冬梅;孙琦;张琦;孙建新;康国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检查中,应用宫腔镜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对照组93例患者术前行单纯分段诊刮术,观察组101例患者术前行宫腔镜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95%,对照组宫颈受累的诊断准确性为88.2%;观察组分别为98.02%和96.0%.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检查中应用宫腔镜下活检以及分段诊刮术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晶;朱淼华;周晓明;王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CRG)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对14例经手术切除的颞骨GCRG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GCRG行CT及MRI检查.CT检查示软组织肿块影,邻近骨质呈溶骨性、膨胀性破坏.MRI检查示病变呈长T1、短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理学诊断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至4年,其中有1例出现复发,再次手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颞骨GCRG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出正确诊断,术后需长期随访.
作者:邢海龙;蔡剑鸣;马露;崔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前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及术后合并肺炎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集准备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早期肺癌(TNM58.45±5.43Ⅰ/Ⅱ期)患者共365例,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总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水平,根据总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105例(<10ng/ml)、维生素D缺乏组124例(10~20ng/ml),维生素D不足组78例(20~30ng/ml)及维生素D充足组58例(≥30ng/ml),维生素缺乏比例高达62.57%.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8+、CD4+/CD8+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水平,从而判断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对观察对象进行跟踪至出院,并记录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各维生素D水平组年龄、手术部位及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间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总维生素D及维生素D3组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递减趋势,维生素D2水平组内及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CD8+、CD4+/CD8+及Treg细胞水平组内及部分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CD4+(%)为(46.36±4.38)%,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的(58.45±5.43)%.术后肺炎发生率自严重缺乏至充足呈递减趋势,PTrend=0.003,组内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前血清维生素D水平越低免疫功能越差,术后并发肺炎风险越高.
作者:王维杰;张光辉;励新健;胡文涛;谢小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围术期创伤应激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行视频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鼻骨复位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此时间段的41名体检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12h、1d、3d、5d及7d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及其他创伤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至术后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其他创伤应激指标水平均先升后降,且观察组术前,术后12h、1d、3d的血清应激激素及其他创伤应激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前,术后12h、1d、3d、5d的炎性应激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围术期创伤应激的不良波动较大,应根据其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给予监测及充分的干预.
作者:汪文轩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