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永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经验

任荣政;鞠立霞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周永明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异常增生的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和髓外组织,并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轻链.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定量辨证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汤证系统分析与综合,说明《伤寒论》中定量辨证思想贯穿于伤寒辨治体系的各个方面,张仲景不仅对同一经的证候作了量的区分,而且对不同经的证候间进行了量的分析,同时还对处方用药、服药方法、人体正气强弱等进行了量化辨证.

    作者:温淑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杨少山治疗老年病经验

    杨少山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6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老年杂病、脾胃病等.笔者有幸随杨师侍诊多年,现将其论治老年病临床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逍遥丸治疗产后抑郁症40例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西医治疗多以心理治疗为主加用三环类药物,我院采用逍遥丸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王治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王治强主任医师是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擅治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疑难杂症,亦擅长治疗妇科杂症.现将老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王昃睿;罗新民;王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迪君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黄迪君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40载,知识渊博,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证,临证屡起沉疴.

    作者:张全爱;刁灿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辅助T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的影响.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标本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 RA患者组血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痹痛定胶囊治疗后RA患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痹痛定胶囊可通过抑制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而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示痹痛定胶囊可调节RA患者体内Th1/Th2细胞的激活状况.

    作者:张荒生;王进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周围性面瘫的辨证选穴与辨病分期治疗

    从科学的层面来看,针灸及早地介入治疗,更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面神经在面部分布浅表,发病后面神经水肿且脆性增高,急性期患侧面部深刺激、强刺激均不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反而会造成面神经的断裂.

    作者:许荣正;王美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潜在病机在方剂组方配伍中的作用

    潜在病机常隐含有疾病发展演变的某些信息,临床处方时对潜在病机的恰当处理,既体现了方剂组方配伍的严谨性,又能更好地做到病证的全面辨治,这既有利于完善方剂组方配伍的规律,也会推进临床对病证病机的深入研究.

    作者:王洪海;谢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调谢胶囊治疗脂肪肝52例

    笔者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运用自拟调谢胶囊治疗脂肪肝52例,并与西药凯西莱、维生素E治疗的39例进行对照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镇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七皂苷单体不同配伍对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三七皂苷不同单体及单体间两两配伍对人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三七皂苷单体及不同单体配伍处理内皮细胞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测定人单核细胞系THP-1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黏附,并用ELISA法测定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在HUVECs的表达水平.结果 ox-LDL显著增强THP-1与HUVECs的黏附,内皮细胞经单体Rg1、Rb1处理后,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及ICAM-1在HUVECs的表达(P<0.05),Rg1:Rb1、Rg1:R1、Rb1:R1配伍组对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能显著下调ICAM-1的表达(P<0.01).结论 (1)三七皂苷单体Rg1、Rb1为抑制黏附的有效单体,单体Rg1、Rb1、R1之间存在某种协同作用,对ox-LDL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发挥更显著抑制作用.(2)单体Rg1、Rb1及有效单体配伍组合可能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抑制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翠瑶;李晓辉;何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床如何区别应用人参、党参和太子参

    答:人参、党参、太子参都是临床常用的补益药,它们的功能主治不同,用量用法、所含化学成分也不同,如人参的根主要含人参皂苷,党参的根主要含蒲公英萜醇乙酸脂和木栓酮等,太子参的根主要含糖果糖氨酸等.

    作者:李淑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何立群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经验

    何立群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笔者自跟随何教授临证以来,深深体会到中医药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唐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43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出现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作者:郭会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矽肺慢炎灵中药液治疗煤工尘肺病合并慢性迁延性肺炎21例

    煤工尘肺病是煤矿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造成的以肺纤维化为病理损害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

    作者:陈玉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怎样内外合治胆囊炎、胆石症

    答:慢性胆囊炎约70%有胆囊结石存在.由于感染炎症反复发作,轻者在胆囊壁有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重者瘢痕形成,胆囊萎缩,正常结构破坏,并与肝床紧密粘连,失去了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

    作者:胡献国;黄成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火针禁忌之我见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材质的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作者:程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腑清下汤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屏障保护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腑清下汤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肠黏膜防御屏障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干预作用.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患病早期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清下汤,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TNF-α、IL-6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2在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通腑清下汤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AP时的急性炎性反应,降低TNF-α、内毒素等水平,从而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AP的缓解和康复.

    作者:王友清;叶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滋阴泻火、清热燥湿中药对雌性大鼠肥胖和性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滋阴泻火、清热燥湿中药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减重效果及性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建立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灌喂中药,观察其体重、耐疲劳能力、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发育情况.结果 灌喂中药后,可以使大鼠体重明显减轻,但不影响其身长和负重游泳时间,并可以使其血脂、肝脏脂肪变发生率降低;中药还可以使血中雌二醇水平、同期黄体出现率降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表达下降.结论 滋阴泻火、清热燥湿中药对雌性大鼠有明显的减重作用,使肝脂肪变的发生率降低,未见副作用,可能与该类中药调整其性腺轴、抑制肥胖时性成熟提前倾向有关.

    作者:崔红;杨爱君;叶卉初;崔雁;李贵;李宇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减知柏地黄汤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激素水平的影响

    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其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占女童性早熟的80%~90%,男孩性早熟的40%.

    作者:徐雯;邱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46例

    我们于2003年4月~2006年9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昕;贾勇波;包中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